创新驱动战略下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2021-03-02汪川
摘要:科技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但也面临着发展瓶颈和一系列制度难题。本文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企业为例,在北京市创新调查数据基础上,指出目前科技创新的问题表现在科技创新质量不高、企业创新活动不均衡以及企业创新应用性弱等方面。究其原因,企业创新活动的背后仍存在体制机制性因素。为此,应优化企业创新的制度环境,通过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提升企业家的创新意识,以财政和金融政策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并通过相关领域对外开放以实现创新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创新驱动战略 科技创新 企业研发
作者简介:
汪川,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
引 言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变为目前的中高速增长。在经济增速下滑的背后,传统的要素驱动增长模式动力不足,未来的经济增长越来越离不开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不仅是支撑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还是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要手段。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创业服务基础设施和市场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
就科技创新的情况来看,2012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实现了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提升。在投资方面,近年来,高铁、宽带、核电、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发展迅速,新技术的投资已经成为投资热点;在消费方面,移动互联网带动的信息消费发展势头明显,健康、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消费潜力十分广阔;在出口方面,虽然出口增速出现明显回落,但我国已在多晶硅、光伏、风电等多个新兴产业形成核心竞争力。从长期来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在文献方面,发展经济学和增长理论较早对科技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Schumpeter(1912)的《经济发展概论》就分析了创新及其经济影响。Solow(1957)以新古典模型分析了各个要素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并认为除了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之外,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地位。在Solow之后,经济增长理论开始重视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以Lucas(1988)和 Romer(1990)等文献为代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不仅内生了科技创新活动,同时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在国内研究方面,李强(2006)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了科技活动的效率效果,并以此测度我国科技投入产出的绩效水平和发展变化趋势。崔鑫生(2008)综述了国内外利用专利计量作为测度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指标,实证分析了国内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创新政策方面,白俊红等(2009)认为,有效的政府支持可以降低企业研发活动风险,鼓励企业创新,但过多不当的支持也有可能对企业自身研发投入产生挤出效应,损害公平竞争环境。冯根福等(2017)提出,外部金融环境、创新的金融支持制度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
本文以中关村园区企业为例,根据北京市创新调查数据,分析了北京市范围内中关村园区企业的创新活动特点,指出目前我国科技创新的问题表现在科技创新质量不高、企业创新活动不均衡以及企业创新应用性弱等方面。
在数据方面,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市统计局的创新调查数据,该创新调查是基于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工作,对北京市范围内中关村园区从事科技创新的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企业进行汇总。内容上,该调查不仅包含企业创新主要指标、企业基本信息情况、企业创新基本情况、产品和工艺创新情况、产品或工艺创新活动类型及创新费用情况、产品或工艺创新信息来源情况、产品或工艺创新合作情况、产品或工艺创新的阻碍因素情况、知识产权及相关情况、组织和营销创新情况,还包括对企业家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涉及企业家基本情况、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情况、创新成功影响因素情况、创新激励措施及效果情况、政策对创新的影响情况、企业创新战略目标情况等。本文在对北京市创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中关村园区的企业科技创新行为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一、科技创新的现状和特点:中关村园区的情况
中关村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可以看作是我国科技创新历程的缩影。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关村完成了功能定位从“技工贸”向“自主创新”的变迁,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等八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探索,并大力发展电子信息行业、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主导和特色产业。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中关村园区经济规模呈现高速增长趋势。1991年到2016年,中关村企业营业收入从37亿元增加到46048亿元,年均增长33%。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关村园区内企业的科技创新表现出创新投入产出增长迅速、创新效率较高和多样化创新的特点。
第一,创新投入和产出迅速成长。在创新投入方面,2018年示范区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912.5亿元,同比增长18.9%,增速高于全国约7个百分点。在创新产出方面,2018年中关村园区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为5.1万件和2.1万件,占北京市企业申请和授权量的60%以上;专利合作协定(PCT)专利申请量达4596件,同比增长25.8%。
第二,创新效率较高。从全国比较来看,2018年中关村园区百亿元增加值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是全国的3.9倍、6.6倍,两项均达到全市的1.6倍。
第三,创新方式多样化。企业创新方式多样化是中关村园区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其創新不仅表现为产品创新,同时还表现为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如表1所示,根据北京市企业创新调查数据,中关村园区的工业企业中同时实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的企业占比达22.0%;同时实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企业则占全部企业数量的33.9%。而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在建筑业及服务业企业中表现的更为广泛,分别占全部企业数量的50.8%和33.9%。
二、科技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
企业研发和科技创新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潜在的发展瓶颈,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科技活动质量不高、研发活动不均衡、研发活动辐射力较低等方面。
(一)企业研发活动质量不高
虽然在研发投入和研发成果的数量上表现突出,但在研发活动的质量上,中关村园区科技企业呈现出明显的不足。
第一,重管理组织和营销创新,技术和工艺创新表现较弱。纵观技术创新、工艺创新、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四个方面,实现技术创新和工艺创新对企业的要求较高,实现难度较大;而组织创新和营销创新成本较低,更容易实现。而从创新调查结果来看,中关村园区无论是工业企业还是建筑业、服务业企业,其创新更多体现于组织和管理创新,技术、工艺和营销创新明显低于组织创新。以建筑业来看,同时实现产品和工艺创新的企业占所属行业企业数量的12.9%,明显低于组织创新占比48.6%水平。服务业的情况更为明显,产品和工艺创新占所属行业企业数量的9.5%,显著低于组织创新占比30.1%的水平。即使对工业企业而言,同时有产品和工艺创新也仅占所属行业企业数量的33.9%,仍不及组织创新占比50.8%的水平。
第二,研发行为偏重培训,缺乏内部研发和外部研发活动。分行业来看,中关村园区工业企业的研发内容多为获得机器设备和软件,而非自主研发。建筑业企业的研发活动更多地表现为接受培训,而内部和外部研发的企业占比则明显偏低(接受培训的企业占所属行业企业数量为35.7%,明显高于内部研发企业占比的28.57%和外部研发企业占比的12.86%)。在服务业,内外部研发行为的企业比例更低,分别占所属行业企业数量12.4%和4.98%。
第三,研发活动多为实验性研发,基础性研究不足。从研发人员来看,中关村工业园区企业的研发人员大多为试验发展人员,从事基础和应用性研究的人员过少,工业企业中基础和应用性研究人员仅占全部研究人员的0.6%。
(二)研发活动不均衡
企业研发活动不均衡是中关村科技企业发展面临的另一个瓶颈。
第一,产业层面上,工业和建筑业研发活动集中,服务业研发活动差异较大。分产业来看,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研发企业数量占比分别为78%、61.4%和37.9%,可以看到,企业研发活动集中于工业和建筑业,服务业相对研发活动较低。就服务业本身来看,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信息和软件行业,无论从研发人员和资金投入还是研发成果上,服务业企业的研发活动大多集中在信息和软件行业,其他领域企业(如交通运输、环境和公共设施行业以及传统商业企业)的创新活动较弱。
第二,在企业性质上,研发活动集中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研发不足。根据北京市企业创新调查数据,中关村园区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当中,70.1%研发人员和59.0%的研发资金集中于大企业,而国有控股企业的研发人员和资金投入更是占了57.6%和61.4%的多半部分,而私人控股企业的研发人员和资金投入仅占8.9%和15.2%。而从研发成果来看,私人控股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专利发明和有效发明专利中占比分别为4.1%、2.1%和2.9%,远远低于国有控股企业的水平。
第三,产学研合作方面,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不足。总体来看,中关村园区企业进行合作创新的比重占比为17.78%。其中,工业的合作创新比例为52.54%,远高于建筑业和服务业的32.86%和15.9%。相比之下,企业与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企业比重更低,分别为5.12%和4.16%。其中,服务业无论在总体合作创新上还是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上都占比很低,总体合作创新的服务业企业占比为15.9%,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创新的服务业企业比例分别为4.13%和3.34%。
(三)研发技术的通用性较弱和创新的辐射力不足
除了研发活动质量低和研发活动不均衡之外,中关村园区企业的科技创新还表现出研发技术的通用性较弱和创新辐射力不足等问题。
第一,创新活动受专有性限制,通用性较弱。就中关村园区企业的研发活动而言,无论是在工业、建筑业还是服务业,企业研发活动大都针对具体产品,每一项技术都为特定产品而开发,容易出现因产品种类不同而导致的技术割裂现象,企业的科技创新表现出较强的专有性和较差的通用性。技术通用性弱带来的重要影响就是企业很难通过之前的研发活动带来全方位的成本节约和研发效率提升,继而导致研发企业很难通过研发活动形成竞争优势,其产品和市场地位也就更容易被超越。
第二,创新的外溢性和辐射力不足。科技创新之所以对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在于研发是企业打造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的重要手段,更在于研发活动本身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外溢性,即企业的每一次研发活动都以之前的研发活动为基础,企业的每一项研发都为其他研发项目提供了经验和成果上的支撑,从而企业的研发活动将为企业创造出长期的竞争优势。然而,就中关村园区企业的研发活动而言,企业科技创新活动表现出较弱的通用性,由此带来的重要影响就是企业很难通过之前的研发活动带来成本的节约和研发效率的提升,行业内的其他企业也很难从某企业的研发活动中受益,从而影响了研发活动的产业聚集。不仅如此,企业的研发成果的应用范围仅局限在自身企业,并不能得到其他企业和市场的认可,这也意味着几乎每家企业的研发活动都局限在自身,研发行为存在重复浪费的问题。
第三,基础性研究薄弱限制了创新的通用性和辐射力。就中关村园区企业的研发情况来看,企业创新活动更偏重应用型的具体项目,基础性创新不足限制了创新活动的辐射力。以工业企业为例,2018年基础性研发活动仅占当年工业企业研发资金投入的0.3%。由于基礎性研发活动往往是针对通用性技术,因此,正是由于对基础性研究的忽视导致了企业研发活动的通用性弱,并降低了创新的辐射力。
(四)创新政策落实存在障碍
创新政策对于企业的创新活动意义重大,但从政策落实情况来看,存在着政策落地难、政策认同度低以及享受政策优惠成本高等问题。
就北京市企业创新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表2显示,无论是产业扶持政策、税费减免政策、金融支持政策还是知识产权保护政策,认为政策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为“低”和“无”的企业比重均在50%以上,这意味着企业对创新政策影响的认同度较低。就具体政策而言,税收减免政策,尤其是科技开发用品免征进口税收政策的认同度最低,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企业认为免征进口税收政策影响有限的比例分别为67.39%、86.05%和76.98%。同样地,企业对研发活动专用设备加速折旧政策以及技术转让收入免征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认同度也较低,整体分别有69.93%和69.8%的企业认为这两类政策的作用很小。
就影响创新政策落实的因素来看,表3显示,不具备享受政策资格和不知道此项政策构成了影响政策落实的最主要因素。此外,手续办理繁琐也会对政策落实造成负面影响,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会大大增加企业享受政策的成本并削弱其积极性。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完善科技创新的制度环境
首先,完善专利保护等法律制度环境。科技创新离不开良好的法律制度环境的保障,如果其创新成果不能得到法律制度的保护,将使企业的创新动力大打折扣。为此,应完善企业科技创新的法律制度环境,相关政府部門制定切实措施,进一步促进科技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使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及时取得专利保护,形成市场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专利保护不充分、不及时而造成的高新技术的流失。
其次,着力改善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环境。在创新政策制定中,应提高政策的现实针对性,适度扩大政策的适用范围,最大限度提高政策的受益面。同时,应加强政策宣传,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和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将政策宣传到每个企业,让企业充分了解政策。更为重要的是,应积极简化政策办理的形式和程序,探索为企业建立一站式的政策窗口并开发相应的网上服务系统。
最后,打造技术创新交流平台。企业的科技研发活动不仅是从新产品、新工艺设想产生的活动,还是研究开发、工程化到商业化的生产销售活动,更是信息交流和扩散的信息传播活动。但就中关村园区的企业创新来看,创新信息往往局限于单个企业内部,既缺乏行业内部的创新信息交流,也缺乏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信息交流。为此,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和大数据等多种搭建创新信息平台建设,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市场信息。除此之外,创新平台还可以充当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中介,通过促进产学研合作节约企业的研发成本、提高企业研发活动的效率。
(二)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财政金融扶持力度
从中关村园区的企业创新情况来看,目前有创新活动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资金短缺。与大型企业相比,这些企业一般规模较小,承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而在现行政策体系下,无论是争取政府经费支持还是银行贷款都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要提高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绩效,就需要在财政和金融方面对企业提供支持,尤其应该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首先,应努力降低企业的税收负担。政府应积极落实企业税收减免的相关政策,帮助企业减少创新风险,使得企业切实感到增加R&D投资能够受益,从而增强企业创新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应考虑到企业申请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的成本,通过简化申请税收优惠的形式、协调部门间的审批流程,切实降低科技企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时所付出的成本。
其次,通过政府资金支持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投入。面对研发资金短缺和企业研发活动的不均衡,政府可以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支持和科技计划等方式引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促进企业研发的投入。
最后,为解决科技企业的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应建立企业融资的多元化渠道。从中关村园区企业的情况来看,企业的创新经费来源绝大多数来自企业内部资金,尤其对于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企业而言,由于缺少抵押品,企业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将贷款用于研发活动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对此,应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渠道,积极引入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来源。政府可以通过为风险投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激励风投和私募基金为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三)产学研结合,建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
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在科技企业创新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就需要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方面积极努力。
首先,重视研发人员贡献,建立长期回报机制。人才约束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最主要制约因素,而对于创新型企业,这集中表现在创新人才的缺乏以及研发人员工资待遇不高、生活保障不足等方面。针对人才约束的问题,应对研发人员建立起专业技术序列,以此鼓励企业员工从事研发创新工作。更为重要的是,应建立起企业与研发人员之间的长期回报机制,以业绩分成和股权激励等形式鼓励重大研发活动。
其次,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作用,加强产学研深度结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成为培养科技型创新人才的基地,为科技型企业输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为此,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应鼓励其中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科研人员以社会兼职等多种形式流向创新型企业,或通过技术专利转让和创办高新技术企业等形式进行成果转化。此外,在政策上,政府应对创新型企业的研发予以一定政策倾斜,通过积分落户措施及就医就学的政策吸引鼓励科技企业留住创新研发人员。在资金方面,还可以通过设立相应的产学研合作基金等方式,重点资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创新程度高的合作项目,鼓励产学研之间的长期合作与合作基地的建立。
(四)扩大相关领域的对外开放,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
外资企业在我国技术引进和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从目前中关村园区的情况来看,外资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呈现出机构数量少、科研投入低,但技术水平和科研产出较高的特征。究其原因,是因为外资企业主要借助跨国母公司拥有的强大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只需要投入相对低的创新经费把海外公司的现有产品技术稍加改动就可以适合中国市场的需求。
首先,应高度重视和发挥外资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以此提升企业创新的质量。虽然近年来我国在移动通信、高铁等领域实现了技术飞跃,但也要看到在相关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领域,仍与国外前沿有不小距离。因此,应高度重视发挥外资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尤其应鼓励外资企业利用海外集团的技术优势进行基础性、原创性研究,以此带动国内整体研发和创新活动水平的提升。
其次,应引导外资企业的创新活动向高端发展,利用外资企业优化现有产业结构。从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虽然外资企业在高技术产业中占据了一定比重,但也主要集中在组装生产以及加工贸易为主的产业,而在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和技术更新快的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较低,外资企业研发活动并不明显。因此,在政策上应鼓励外资在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中积极开展创新研发活动,利用外资有效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并通过科研项目的共同开发、加强向优秀外资企业学习以及吸引国外专业人才等多种形式促进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加强研发合作。
参考文献:
1.白俊红、江可申、李婧:《应用随机前沿模型评测中国区域研发创新效率》,《管理世界》2009年第10期。
2.崔鑫生:《专利表征的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文献综述》,《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冯根福、刘虹、冯照桢、温军:《股票流动性会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吗?》,《金融研究》2017年第3期。
4.李强:《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我国科技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模型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06年第4期。
5.Lucas,Robert.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
6.Romer,Paul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
7.Schumpeter,J.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12.
8.Solow,Robert.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
責任编辑:谷 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