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茶园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及其示范探讨
2021-03-02陈世春盛忠雷江宏燕王晓庆邓敏李中林
陈世春 盛忠雷 江宏燕 王晓庆 邓敏 李中林
摘 要 茶园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以茶树病虫害监测预警为基础,有机结合物理、生物、农业和化学等防治技术,有效降低茶园化学农药的施用,保证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在重庆巴南、南川、永川、秀山、江津和荣昌6个茶区进行应用,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年均减少1次,农药制剂减施量超过40.28%,产值提升超过3.15%,节本增收超过179.85元/667 m2。
关键词 茶园;化学农药;减施增效;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B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1.011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重庆多个区县将茶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目前,茶园有害生物的防治多以化学农药的施用为主,化学农药使用不当极易造成茶叶农残超标,危害饮用者的身体健康,且杀死大量天敌和非靶标昆虫,破坏茶园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此外,还会引起害虫产生农药抗性,从而可能导致原生害虫或其他害虫的暴发猖獗。2015年,国家明确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来治理农业污染,其中“两减”目标要求将减少化肥农药施用总量,要求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茶园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以茶树病虫害监测预警为基础,以物理、生物、农业等防治技术为主,以化学农药应急,有效降低茶园化学农药的施用,保证茶叶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以达到降低防治成本、增加茶叶生产效益的目的。
1 茶园化学农药减施增效单项技术筛选
1.1 病虫害监测技术
2017—2019年,针对重庆茶园主要靶标害虫茶小绿叶蝉进行了连续3年的田间监测,结果显示茶小绿叶蝉在重庆茶园1年有2个发生高峰(见图1),其中第1峰为最高峰,发生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是防治茶小绿叶蝉的关键时期。叶蝉第1峰发生的具体时期和发生量均与当年气候、防治技术、田间管理措施密切相关。例如:2017年巴南区二圣镇茶园于4月修剪,导致叶蝉发生高峰推迟到6月下旬,百叶虫口数也相对较低,2018年和2019年叶蝉第1峰发生时间为5月中下旬,是因为修剪时间为5月下旬,修剪前虫量高,茶树修剪后进入重庆夏季高温期,使虫量保持较低水平。茶小绿叶蝉在重庆茶园第2峰多发生于9月,其发生情况受当年气温和降水影响较大,若9月连续下雨,气温持续较低,小绿叶蝉将不会出现第2高峰。
1.2 天敌友好型色板技术
天敌友好型色板对比试验于2018年5月和10月2次进行,以茶小绿叶蝉为调查对象,以天敌友好型色板为处理,数字化色板为对照,处理和对照各重复8次,间距8 m以上,在田间悬挂好粘板高于茶丛20 cm,24 h后统计色板上叶蝉的数量,2 d或3 d后统计天敌昆虫和蜜蜂的数量。表1结果显示:1)天敌友好型色板和数字化色板对叶蝉的诱捕在夏季虫口较大時效果相当,在虫口较小的秋季则具有显著性差异,数字化色板诱捕数量多于天敌友好型色板;2)二者对天敌总量的诱捕情况在夏、秋2次试验中均表现为天敌友好型色板诱捕数显著小于数字化色板。
1.3 天敌友好型色板技术
天敌友好型杀虫灯(TPSC5Z型LED风吸式杀虫灯)与常规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对比试验于2015年6—11月进行,每月上旬和下旬连续每次连续开灯3 d,每次连续调查3 d,每日调查时统计时将杀虫灯下端的虫网更换后带回实验室,统计网内诱杀的茶树害虫与天敌,包括昆虫的种类和数量。诱杀效果(表2)显示,天敌友好型杀虫灯单日捕获的害虫数目(10 517头)远大于常规频振式杀虫灯(3 273头),其单日最高捕获虫量为2 137头,其中叶蝉1 983头(92.98%),捕获昆虫中总益害比低于常规频振式杀虫灯。
天敌友好型杀虫灯与频振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对比试验于2017年5—10月进行,每7天调查杀虫灯周围20 m内茶小绿叶蝉虫口数,以未安装杀虫灯的茶园为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天敌友好型杀虫灯对茶小绿叶蝉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图2),可有效降低茶小绿叶蝉高峰期虫口,其高峰期虫量(20.3头/百叶)远低于频振灯区域(36.8头/百叶)和空白区(42.2头/百叶)。
1.4 植物源农药
植物源农药筛选试验于2017年6月进行,田间叶蝉虫口高于15头/百叶时,选用3种植物源农药(茶皂素、印楝素、苦参碱),2种化学农药(唑虫酰胺、虫螨腈)作为对照药剂。植物源农药筛选试验结果显示(表3),茶皂素对叶蝉控制效果高于印楝素和苦参碱,并与苦参碱达到显著性差异,但不及化学农药唑虫酰胺、虫螨腈的防治效果。茶皂素与其他植物源农药的防效相比,可以作为有机茶园在应急中选用的药剂。从防治成本来看,茶皂素防治成本最低,每667 m2仅用11元,化学农药中唑虫酰胺的成本低于虫螨腈,这2种药剂具有较好的性价比。
2 茶园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集成
2.1 监测预警
生产季节定期监测茶园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2.2 农业防治
2.2.1 适时采剪
每年5—6月是茶小绿叶蝉、茶棍蓟马和茶叶害螨的高发期,全年采摘的茶园及时采摘1次或轻修1次,名优茶茶园在春茶后及时修剪,减轻茶小绿叶蝉、茶棍蓟马和螨类等害虫的为害。
2.2.2 茶园深耕
每年秋末10月中下旬,结合施用基肥时进行茶园深耕,耕作深度为20~30 cm,以减少土壤中茶丽纹象甲等土壤越冬害虫的虫量。
2.2.3 冬季封园
12月前喷施石硫合剂150~200倍液进行冬季封园,降低越冬虫源和病源。
2.3 物理防治
2.3.1 杀虫灯诱杀
选用针对茶园害虫的窄波LED杀虫灯,按每1~1.5 hm2茶园安装1盏,安装高度为灯管高于茶蓬面60 cm,即3—10月开灯,诱杀趋光性强的茶小绿叶蝉、油桐尺蠖、木橑尺蠖、茶毛虫等害虫,并及时清理已诱捕的害虫。
2.3.2 色板诱杀
5月,在茶小绿叶蝉、粉虱、蓟马等害虫的成虫高发期,选用全降解的天敌友好型色板(蓟马选用蓝色诱虫板或黄色诱虫板),每667 m2悬挂20~25张,粘虫板下端悬挂高于茶蓬面20 cm,悬挂1~2周,以减少误伤天敌。
2.4 生物防治
2.4.1 生物源杀虫剂防控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植物源农药主要是茶皂素、除虫菌素、鱼藤酮、苦参碱等,必须在害虫若虫低龄期适时施用,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茶小绿叶蝉等害虫若虫的高发期施用。
2.4.2 性信息素诱杀
在茶毛虫等鳞翅目害虫成虫羽化初期,在高于茶蓬面20 cm处,每667 m2悬挂3个对应害虫的性信息素诱捕器诱杀雄成虫,每3个月更换诱芯1次,及時更换粘虫板。
2.4.3 天敌保护
合理搭配种植茶树伴生植物,不利于茶树害虫或病原菌发生的驱避植物、诱集植物、屏障植物和指示植物,茶树害虫天敌的蜜源植物、载体植物和栖境植物,创造控制害虫暴发、适宜天敌繁衍的茶园生态环境。
2.5 化学防治
按靶标有害生物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实行轮换用药。
3 应用效果
重庆茶园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模式于2017—2018年试验后,2019年应用于重庆巴南、南川、永川、秀山、江津和荣昌6个茶区,从表4和表5可以看出,茶园化学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实施后,各茶园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均减少1次,农药制剂减施量高于40.28%,且巴南茶园高达100%。同时各茶区均制作生化茶样和成品茶样送农业农村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检测,均无农药残留检出,有效保证了茶区茶叶质量安全。节本增效方面,从表5可以看出,茶鲜叶产量除永川茶区基本持平外均有提升,产值均获提升至少3.15%,节本增收至少179.85元/667 m2。
(责任编辑:敬廷桃)
收稿日期:2020-09-24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西南地区(渝川贵)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6YFD0200906);重庆市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2020〔7〕号);农业农村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专项(CARS-19)。
作者简介:陈世春(1987—),女,四川富顺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茶树病虫害防控研究。E-mail:chensc0318@sina.com。
*为通信作者,E-mail:37836859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