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2021-03-02武海青
武海青
摘 要:结合甘肃省临夏县马铃薯种植现状,对当地常见马铃薯病害发生与防治措施作了简要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意见及建议,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1)01-006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 S435.32 文献标志码: B
1 甘肃省临夏县马铃薯种植现状
甘肃省土层深厚、气候冷凉、光照充分、海拔高、温差大,是优质马铃薯主产区之一。近年来,临夏县把马铃薯种植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积极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引进新品种,大力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并通过政策引导、大户带动、农户参与、积极发展订单种植,逐步走上科学化、订单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道路,使全县马铃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区域布局不断优化,产业化水平明显提高,实现脱毒种薯的全覆盖。目前,临夏县共成立马铃薯种植合作社83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马铃薯4 640 hm2,为农民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1]。
临夏县马铃薯主产区降水偏多,气象条件有利于各类病害发生。为有效控制病害流行,应以马铃薯主产区和各病害早发区、重发区为重点进行有效防控,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大力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严防马铃薯病害大面积暴发流行。2020年临夏县路盘乡积极联系临夏县农业农村局,调运优质马铃薯种子357 500 kg,以产业合作社为带动,计划集中连片种植优质马铃薯约333.3 hm2,在全乡5个村打造优质洋芋种植产业基地,为助推产业发展、提升群众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临夏县的井沟、民主、路盘、红台、先锋、土桥、桥寺、南塬等13个乡镇的83个合作社,免费发放1 333 hm2示范种植的马铃薯种子2 860 t。通过合作社的带动,使种植户思想认识有所提高,耕作方式有所转变,在产业结构调整上有所改变,以此增加群众的收入[2]。目前,临夏县的马铃薯播种面积已达到3 333 hm2以上,总产鲜薯达10万t以上,所产马铃薯块大而整齐,淀粉含量高,风味独特。生产的马铃薯除了本县食用外,大部分外销加工,对满足市场供给和丰富蔬菜市场起着重要作用。通过相关防范政策实施,区内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30%以上,为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
2 生长特点
马铃薯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种植时通常以薯块作种,薯块由萌芽播种到新生薯块采收、储藏,期间经过发芽期、幼苗期、发棵期、结薯期、休眠期5个生长时期。
(1)马铃薯发芽期:此阶段萌芽的营养均源自于种薯,因此,在种植时应创造适宜条件,做好土壤消毒,合理水肥管理,促进根茎叶快速分化与生长。
(2)马铃薯幼苗期:从出苗后到主茎期,第一叶序环生长完成。这时期的幼苗匍匐茎和茎叶均在快速生长,应确保水肥充足。
(3)马铃薯发棵期:从幼苗团棵到主茎,完成主茎的第3段生长。该阶段是向块茎生长的重要时间,应控制好温度和日照时间,增施磷、钾肥。
(4)马铃薯结薯期:马铃薯由主茎顶叶展平到茎叶变黄为结薯期,此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
(5)马铃薯休眠期:马铃薯开花结束后。
3 常见马铃薯病害发生与防控技术措施
影响马铃薯生长的病害主要有细菌性病害、真菌性病害、病毒病和生理性病害4种。
3.1 细菌性病害
细菌性病害是由于细菌侵染引发的,在作物表面有创伤口时容易侵入,或植株長势较弱时容易被侵染,使病部软腐、黏滑,发病后,伴有硫化氢的臭气。
3.1.1 环腐病的发生
马铃薯环腐病发生后,侵染作物输导组织,导致马铃薯块茎维管束腐烂,在开花现蕾后,作物地上部分叶片逐渐萎蔫,叶片出现内侧卷曲现象,直至黄化枯死。
防治措施:①物理防治。选用小而整齐的优质脱毒马铃薯品种,其具有早熟、高产、稳产,综合抗病性较强,更具有结薯集中、薯块大、产量高、商品性好的特点,最大限度地保证出苗率和生长整齐,提高防病能力。如陇薯3号、陇薯7号、陇薯10号、青薯9号等。或在施足农家肥的基础上,重施磷、钾肥,轻施氮肥,提高抗性。②药物防治。播种前,用敌克松可溶性粉剂加适量干细土拌种,或用甲基托布津悬浮剂浸种。发病初期,可用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硫酸链霉素喷施,或用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和络氨铜水剂喷雾防治[3]。
3.1.2 软腐病的发生
软腐病一般发生在生长后期,若田间积水严重、通气性差,利于软腐病原体繁殖发生。一般情况下,病原体软腐细菌一般会在土壤、病残体茎块上越冬,染病后,马铃薯气孔凹陷,呈棕褐色、水浸状,造成二次侵染。
防治措施:①物理防治。结合当地市场需求,选用产量高、抗病性强的脱毒马铃薯品种;及时拔除病株,为减少侵染源,可对土壤消毒;培养壮苗,避免连作,减少菌源;或选择排水性能良好、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块进行种植,减少田间积水;保证肥料充足,加强植株的抗病害能力;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②药物防治。用高锰酸钾、诺氟沙星、生物制剂中生霉素和农用链霉素、叶枯唑等均能起到良好防治效果。
3.2 真菌性病害
3.2.1 晚疫病的发生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较广泛,各个时期均可发生,特别是在开花前后的凉爽、潮湿气候条件下容易感染。染病后,块茎表面会出现紫褐色深浅不一的病斑。
防治措施:①物理防治。种子处理是关键,应做好选取、单收、单存、单藏种薯等工作。此外,做好土壤处理,例如,适量增加有机肥耕翻、合理灌溉等;合理轮作,也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如水旱轮作。②药物防治。以7 d为周期,喷洒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3.2.2 早疫病的发生
马铃薯早疫病病原菌属半知菌类,通过风力传播,一般在缺肥、缺水、高温的情况下发病,发病后,叶边缘组织为枯黄褪色的病斑,并逐渐演变成黑色、不平整、不规则的同心圆形状。
防治措施:①物理防治。种薯在切块和拌种过程中,刀子必须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消毒,以免在切带病马铃薯时,把病毒带到无病种薯上;清洁田园,拔除病株,烧毁处理。保证水肥供应,适当增施磷、钾肥,深沟高畦,小水勤浇,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濕度。此外,为了减少第2年侵染率,在收获后,应做好深耕灭茬工作。②药物防治。在播种过程中,沟施土壤消毒,如甲基托布津、苯来特、五氯硝基苯、溴甲烷、福尔马林等,苗期生长过程中,选用保护性杀菌剂百菌清或杀毒矾可湿性粉剂喷施防治。但应注意的是,甲基托布津、苯来特施用时,容易被土壤吸附降低药效,五氯硝基苯在土壤杀菌作用性方面较强,但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溴甲烷、福尔马林等土壤消毒剂,对有益微生物有杀灭或抑制作用,还会影响土壤肥力。
4 马铃薯综合防治措施与具体建议
4.1 提高马铃薯病害应急防治、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的社会化服务
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为主,组织和购买完备的农药、施药器械,鼓励使用2020年甘肃省农业农村厅推荐的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农药,开展统防统治,或通过植保无人机和自走式喷雾机等高效植保器械,开展病虫害专业化防治。
4.2 合理利用补助补贴资金
采取物化补助为主、资金补助为辅的方式,由县区统一组织招标,补助资金的10%用于统防统治技术指导费和作业费,另外90%用于购买农药和施药器械。鼓励扶持有资质和诚信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开展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开展病虫防控的燃油、雇工补助由县级农业部门根据考核验收结果发放。鼓励各地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开展承包防治,切实提高防治水平和防治效率。
4.3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施用化肥
播种时,采用有机化肥和无机化肥相结合的方式,有机化肥以氮、磷、钾肥为主。追肥与底肥相结合,以底肥为主要的化肥原料。农户结合当地地域特点、气候等因素,在齐苗期和现蕾期进行追肥,基于马铃薯喜钾肥的特点,适当在这个时期多施钾肥,增加草木灰的用量,促进其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提高其抗逆性。
4.4 加强田间管理
降雨多发季节,若田间积水和湿度较大,均会引发病害侵袭。种植时,应高畦种植,及时查苗、补苗,发现种植区域内的病害植株,及时拔除,及时销毁、掩埋,并在土壤周围撒生石灰消毒,以防产生二次侵染。注意在施肥、起垄、播种、覆膜、覆土这几个环节的病虫防治与科学管理。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马铃薯种植是临夏县脱贫攻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要将病害防治作为关键工作来抓,其防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马铃薯收获产量和经济效益。应提高马铃薯病害应急防治、统防统治、绿色防控的社会化服务,充分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科学选种,合理施肥,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利用补助补贴资金,促进马铃薯增产、农民增收,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动力,提高贫困群众参与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助推全县脱贫攻坚进程。
参考文献:
[ 1 ] 夏密林.马铃薯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措施[J].中国果菜,2018,38(11):84-86.
[ 2 ] 张冬梅.马铃薯生产中的病害发生与综合防治措施[J].吉林蔬菜,2018(9):34-35.
[ 3 ] 王金凤,刘雪娇,冯宇亮.北方马铃薯常见病害及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21):15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