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并购执行阶段财务风险研究

2021-03-02杨思晨

关键词:跨国并购财务风险

杨思晨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市场逐步开放,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推进也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试图通过海外并购的方式扩大其国际市场份额,以此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即便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想要完成海外并购依旧是困难重重,因此,系统分析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加以控制变成重中之重。论文对跨国并购现状进行概述,随后重点分析在执行阶段所存在的几点财务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建议。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has continued to grow at a high speed, and the domestic market has gradually opened up. The country's promo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has also made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try to expand their international market share through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However, even with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ies, it is still difficult to complete oversea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Therefore,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the existing financial risks has become a top priori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then focuses on analyzing some financial risks existing in the execution stage,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suggestions.

【关键词】跨国并购;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Keywords】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financial risk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中图分类号】F279.2;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2-0080-02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市场也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根据EMIS企业并购数据库统计,截至2020年上半年,中国企业累计跨境并购项目共计2347例,有披露的跨境并购规模累计8969.4亿美元。对美欧日等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累计跨境并购项目数量及并购金额占比超过50%。发达经济体制度化水平高、营商环境好、当地需求市场大,且国内企业存在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引入等需求,因此一直是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首选目的地。

2 跨国并购现状

2020年2月美国的《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IRRMA)正式生效,该条例不仅将审查范围扩大并延长审查时间,还建立新的审查程序,扩大了CFIUS(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的审查权限。2019年4月欧盟的《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框架条例》生效,该条例是欧盟层面建立的第一次以安全或公共秩序为基础的外资审查法律框架,这导致外国直接投资的审查基础更为严格,审查网络也会更加的严密。该条例也表明欧盟外资政策和规则未来一段时间将处于保守阶段。通过上述条例政策可以看出外部环境的严峻,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活动中将面临更为艰难的挑战。同时中国正处于新旧动能切换期,中国经济GDP同比增速由2018年的6.6%下降至2019年的6.1%。随着2019年经济增速放缓,中国境内企业基本面走弱,影响跨境并购能力。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全球性影响,跨国并购正面临多重挑战。

在中國对外直接投资势头减弱的大环境下,我国2019年10月《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正式发布,支持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恢复配套融资,多渠道支持上市公司置入资产改善现金流、发挥协同效应。我国并购政策的松绑,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产生积极影响。2015年5月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制造业未来向机器人领域等智能制造方向发展,而并购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此同时,“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为中企2019年在沿线的并购奠定了一定基础,其本身取得的进展进一步加速了中企“走出去”的进程,通过并购获取海外资源、技术与市场正在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发展的常态化手段之一。

在该背景下,制造业跨国并购依旧势头凶猛,如何在紧缩的国际环境下完成并购,并获取其先进技术、资源及海外市场的布局,则显得尤为重要。在整个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贯穿始终,也是并购风险的集中体现。

3 跨国并购执行阶段存在的财务风险

3.1 融资渠道单一

在企业并购中资金支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跨国并购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因此融资渠道的选择不可忽视。在以往的并购中由于国内经验不足,多数企业会选择单一的融资渠道,这不仅限制了融资方式的选择,也可能提高了企业的融资风险及之后的偿债风险。单一的融资渠道可能会使企业产生融资超前、融资滞后及融资不足等风险,融资方式的选择也会改变企业原有的资本结构,例如,用自有资金进行融资,会给现金流带来压力,影响企业的日常经营。借贷融资是常见的融资手段,其所产生的高额利息会大大增加企业融资成本。股权融资给未来的经营带来巨大压力,若没有达到预期收益,股价下跌可能导致股票被大量抛售,同样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危机。

3.2 支付方式固定

支付方式的选择方面,现金支付是以往企业广泛使用的方式之一,它加快了并购活动的进程,同时也不会分散并购企业的控制权,具有快捷、直接和简便的特点。但在跨国并购的交易中往往会涉及大量资金,企业的流动资金未必能够支持整个交易过程,尤其是在跨国并购中汇率的变动也可能带来支付成本增加的风险。股权支付能避免流动资金不足,同时可以降低企业交易税,对于需要大额资金的并购交易来说是一很大优势。但也会增加并购企业的股份总量,对原有股东权益产生稀释,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甚至控制权,进而影响并购方未来的发展。最后的杠杆支付是指利用少量资本控制被并购企业,虽然优势明显但该方式对企业的财务能力要求较高,风险也相对较大。

3.3 汇率波动较大

跨国并购中并购双方需要跨国完成交易,从对目标企业的选择估价到并购执行阶段再到交易完成,中间可能会间隔几个月甚至更久,极有可能支付时的汇率与签订协议时的汇率不同,长期的交易会带来更多不可预计的风险。同时交易双方所处的国家不同、大环境不同,如美国在政策上的阶段性保守和我国对跨国并购的支持,经济、政治等差异都会影响汇率的变动,从而对并购成本产生影响,加大跨国并购风险。

4 跨国并购执行阶段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4.1 融资渠道多元化

跨国并购企业应选择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这是降低财务风险的有效举措之一。企业在融资前应全面分析其资本结构和财务状况,如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权益乘数及偿债能力等指标,结合不同融资渠道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例如,银行贷款,虽然相比于其他方式融资成本较低、简单有效,但同时也具备信贷门槛较高、短期、间接等特点,增加了企业偿债风险及未来继续融资的困难。企业应该根据优序融资理论,先以内部融资、快捷融资及简便融资为主要融资方式,再通过外部融资、复杂融资或缓慢融资加以补充。内部融资是使用企业的自有资金,可以快速到账并降低融资成本,但往往这部分资金无法支撑整个并购活动,并会对企业现金流带来压力,甚至影响企业正常经营。还需要通过外部融资进行补充并分散风险。外部融资也有几个方式的选择,如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等。企业需要通过不同渠道的特点、融资期限、融资费用及自身的资本结构等选择最适合的融资组合。

4.2 灵活选择支付方式

不同的支付方式都有其不同的特点,随着并购活动的增加、经验的丰富,混合支付方式被更多的企业选择,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跨国并购。如对现金、股权等支付方式进行灵活的组合,不仅能防止支付过多现金由此产生的现金流压力,也能避免股权稀释、削弱控制权。企业可以根据其发展战略选择不同占比的支付组合,例如,未来若以技术开发产品经营为主,就需要大量资金做支持,在支付方式上就不能以现金支付为主。因此,企业应该全面分析其资产结构、经营状况及发展战略等,灵活地选择支付方式,进而最大程度地规避支付风险。

4.3 降低汇率风险

跨国并购企业应该积极地采取防控措施,寻找有效的金融工具来应对可能产生的汇率风险。例如,购买外汇期权或签订远期外汇买卖合同,该合同规定一定时期内固定币种之间的买卖汇率,从而减少汇率风险。购买外汇期权则是企业购进看涨或看跌期权,如购买看涨期权,可以在外币汇率上涨时行使该权利,以约定价格买进外币,从而抵消汇率上涨带来的损失,避免汇率上涨使并购成本增加。除此以外,企业应该录用专业人士分析汇率波动并加强汇率风险的防范意识,有效地识别汇率风险并加以控制。

5 结语

随着《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的推进,跨国并购尤其是对于制造业而言,已然是获取先进技术、开拓市场、扩大企业规模的一种重要手段。我国的跨国并购经验也越来越丰富,相信通过更加有效、全面地对并购中财务風险分析、控制,建立更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中国企业会更大更强,走向更远的舞台。

【参考文献】

【1】刘文姣.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9(32):14-15.

【2】侯林芳.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评估与控制研究——以三一重工并购普茨迈斯特为例[J].会计之友,2016(13):60-64.

【3】刘炳茹,吴君民.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J].财会通讯,2016(20):101-103.

【4】陈静.企业跨国并购财务风险控制探讨[J].财会通讯,2016(26):121-123.

猜你喜欢

跨国并购财务风险
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制造企业跨国并购财务决策
跨文化因素对企业并购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