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消费上新
2021-03-02毛烁
毛烁
有声博物馆、有声图书馆、有声课程、自己设计牛仔裤……
数字技术正重构传统消费,
随着数字消费应用渠道的日益完善,消费内容的多元化以及移动端的快速发展,
数字消费已经成为人们习以為常的消费方式。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变革加速演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5G等为代表的数字产业蓬勃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生活和生产方式,引起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方位变革。
现阶段,人们的消费方式、消费观念、消费内容已经和从前大相径庭。随着数字化应用渠道的日益完善、多元化以及移动端的快速发展,“数字消费”已经成为人们习以为常的消费方式。
在商业中追寻时间价值
一百三十九年前,在法国第一届世界博览会上,一本题为《500年以后的人类》的漫画深受大众的青睐。彼时,在漫画中出现的“新兴”事物,如今已成为现实。100多年过去了,在人类在幻想中,有图像、有文字、有形色各异的奇思妙想,但却唯独在音频的领域上“万籁俱寂”。
随着5G、AI技术的发展,音频正在渗透居家、出行、亲子等场景,同时也改变着大众的生活方式,喜马拉雅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在商业模式中追求变革。
去年,受疫情影响,“宅家”成为用户的生活常态,线上娱乐及在线学习需求增加,在线音频平台的流量也随之上升。另一方面,受线下活动的限制,越来越多机构和个人加入到音频生态经济体中。喜马拉雅大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期间喜马拉雅日均播放量同比2019年春节大幅增长,有声书、音乐类等娱乐休闲内容播放量增长显著。
数据显示,仅2020年1月至3月,喜马拉雅有声阅读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63%,总收听时长增长100%。知识付费的增长在去年喜马拉雅123狂欢节期间也体现得较为明显。2020年喜马拉雅123狂欢节,知识付费总额超10.8亿。
当下,所有商业行为都在试图突破一件事,那就是寻找何为企业的变量。发展的变量是映射整个社会未来趋势的重要因素,企业想为用户、合作伙伴,甚至社会带来价值,就必须把精力放在变量上。
喜马拉雅不仅是音频内容平台,也是创作者创业平台。近几年,喜马拉雅不断丰富内容品类,目前已经增至393类,不同兴趣、不同年龄段的用户,都能在喜马拉雅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由于内容付费相关内涵不断外展,音频行业市场越做越大,故而喜马拉雅平台吸引了许多人投身音频内容创业。经过多年探索完善,喜马拉雅已形成一整套有特色的、多元化的主播生态体系。2020年1月16日,喜马拉雅主播人数已超过1000万。其中,也包括一批残疾人主播。目前,有超过8000名残疾人在喜马拉雅做主播,年收入最高的近百万元,专辑播放量最大的超过8亿。
喜马拉雅还在物联网生态圈的有重要延伸。通过技术革新、产品研发、精细化运营为用户提供在家、通勤等全场景音频内容服务。2018年12月,喜马拉雅推出智能音箱小雅Nano;2019年3月,喜马拉雅再度推出会员智能音箱小雅Nano多彩版;2020年8月,喜马拉雅发布首款智能屏硬件产品“小雅AI图书馆”,可根据用户的收听习惯推荐适合的内容。随着信息时代人们对知识获取和深度思考需求的提升,知识付费行业内容和商业化获得较快发展。2020年,在新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付费发展趋势向上,机遇更加诱人的同时,行业竞争也尤为考验玩家实力。而喜马拉雅狂欢节的成绩体现出,在一众内容消费平台中,其依然有非常强大的号召力。
作为最早推出知识付费内容的在线音频平台,喜马拉雅的布局一方面代表着整个在线音频行业在内容生态建设上的头部表现,同时也在各个行业做有针对性的内容建设。据喜马拉雅方面介绍,喜马拉雅有声图书馆是中国邮政依托国内知名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的海量有声内容建立的,是一个创新型数字阅读空间,拥有海量的电子有声书、有声课程,其中精选的图书品类包括党建、财经、国学,育儿等,可全方位满足党员、员工的学习需求。只需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直接收听据介绍,2020年国际博物馆日,喜马拉雅联合了50多家博物馆,汇聚故宫博物院、敦煌博物馆等众多博物馆,用好声音讲述国宝故事。
此外,喜马拉雅已有央视新闻、南方都市报等众多媒体机构入驻,从新闻的互动性、时效性方面提供助力,让传统媒体的制作能力和喜马拉雅智能设备的分发能力相结合,为传播行业提供新模式。在教育、扶贫方面,喜马拉雅汇集了1100位老师从一年级到高三的全部教学课程,对其进行进行音频化的技术处理,最终做成终端产品,以便为贫困地区的学校及参与扶贫工程的企业提供内容支持,以最便宜的方式,把稀缺的教育资源带给有需要的人。
各领域的开拓让喜马拉雅探寻到让主播实现商业化、让用户的时间变得更有价值的复利效应。用户原本碎片化、极易浪费掉的时间,由于喜马拉雅平台的存在,产生知识和正能量,更好地陪伴用户。而喜马拉雅在商业中苦苦追寻的变量,便是提供给用户的时间价值。
消费品行业的数字化升级实践
在以内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互联网平台在需求侧的改革方面,需要创造能够满足消费者消费升级需求的高价值的产品。尽管消费品行业置身于诸多不确定性的传统的渠道、市场中,但仍然有很多企业发展迅速。这些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创造更高价值,满足特定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紧跟消费者升级提升技术附加值,继而更好的适应整个市场的变化。所以,数字升级2.0时代,应该依据数字要素,结合整体制造业的使能技术,创造高附加值、高价值的产品和服务。
山东海思堡集团总裁王丹琦认为,目前制造业的转型已经进入到2.0时代,是从传统的制造业转型过渡到数字化升级的过程。在制造业2.0时代,企业要改变供给能力,在过去传统的大规模制造能力基础上增加柔性能力、个性能力以及依靠工业互联网赋能的满足能力。
作为服装智能制造领域的领跑者,海思堡2016年就已全面建成了全球牛仔智能个性化定制供应商平台,新上智能个性化定制吊挂流水线。通过海思堡订制平台,实现顾客网上自主下单、系统自动排版、自动裁剪、MES系统驱动各作业单元进行服装生产制造。也因此,海思堡打破了传统外贸壁垒,走上“柔性化小批量生产与个性化定制”之路,逐步形成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掌控了牛仔服装版型、款式、工艺、洗水、消费者人体数据等工业大数据。原来一个月只生产两三个款式,现在,每件产品都做到“独一无二”。“定制”模式成为其核心业务。在王丹琦看来,面对市场环境的诸多变化,消费品行业应该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数据、感知需求从而更好的服务用户。伴随着消费升级浪潮的席卷,年轻群体作为消费主力,他们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价格”已经不再是影响消费行为的最主要指标,消费者更加在意的是产品品质及其设计内涵。这一消费需求的变化,正在“倒逼”服装生产商和服务商改变传统的模式,逐渐走向以消费者为导向的生产模式。
据悉,海思堡旗下的山东尚牛智能制造与传统制衣生产企业车间不同,海思堡智能车间内,每一名工人操作台上有一台显示屏,工人刷卡,消费者通过网络个性化定制的信息就会显示出来,消费者的私人定制服装将从这里完成。平台实现了14个子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前端设计和后端生产的集成,开展大数据驱动的生产。用户可以通过尚牛网、必要商城等平台,按自己创意或要求直接定制个性化牛仔服装。下单后,车间会进行智能排版、自动剪裁。通过嫁接资源,重构生产关系,让消费者享受和参与整个智能制造的过程。王丹琦坦言,海思堡基于万物互联的特性进行技术实现,在供给侧进行改革,开发互联网应用技术,以需求为导向,提供新的供给能力,创造新的需求。目前,海思堡已经完成智能设计、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服务和智能产品整个的全生命周期智能链条的价值开发。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数字新消费出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