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史上的珍贵第一(一)

2021-03-02

文萃报·周二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海员陈独秀朱德

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中产生了许多有重要影响的“第一”。沧海拾珠,重温这些“第一”,从不同侧面,人们能更真切地认识、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发展中显现的伟大创造性。

朱德:中共党史上的第一个秘密党员

谁是中共党史上的第一个秘密党员呢?答案很令人意外,是从旧军阀阵营中走过来,后历任红军、八路军、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朱老总,他也是我党隐蔽战线最早的“卧底英雄”。朱德曾考入云南讲武堂,在讲武堂中,朱德参加了反清革命的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云南讲武堂毕业后,朱德在滇军中由少尉排长干起,在讨袁和军阀混战中一直升至少将旅长,名震川滇。与别的将领不同的是,朱德对黩武争权深感厌倦,在家中广泛接纳青年军官及学生,并读过《新青年》等进步杂志。

1922年7月初,时任北京《民报》主笔的孙炳文将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的情况介绍给朱德。这年8月中旬,孙炳文陪同朱德来到上海,帮助朱德寻找共产党组织。几天之后,朱德跟随孙炳文悄悄走进上海闸北一所简陋的小屋,即中国共产党党中央的处所,见到了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朱德坦诚地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并满腔热情地提出了入党的申请。但陈独秀认为像朱德这样从旧军队过来的人申请入党,还需要考察,所以,没有立即答应朱德的入党要求。

然而,朱德并没有放弃。1922年9月,朱德到德国留学后,找到了周恩来并提出入党申请,周恩来也没有立即答应他的入党要求。在同朱德作了彻夜长谈,听朱德介绍了自己的身份、经历及对共产党的认识之后,周恩来对他有了深入了解。两个月之后,周恩来和张申府一起介绍朱德入党。陳独秀认为朱德经受住了党的考验,又有周恩来和张申府的介绍,所以他代表党中央批准了朱德的入党申请。

但朱德的党籍对外是保密的,这是陈独秀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考虑到朱德的党籍对外保密更有利于革命,所以,对朱德采取了“秘密党员”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李启汉:“坐狱最早最苦的同志”

李启汉又名李森,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早期工人运动领袖。1898年出生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五四运动时,他在长沙参加反帝斗争,1920年随毛泽东开展“驱张运动”。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爆发,李启汉受党的派遣,赴香港、广州等地,鼓励海员紧密团结,坚持战斗。1927年4月15日,李启汉在广州“四一五”反革命政变中被捕,英勇就义。

1922年初,香港海员在中华海员工会联合总会领导下,为改善待遇举行大罢工。1月下旬,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接到香港海员工会要求对罢工给予协助的电报,李启汉代表劳动组合书记部组织各界人士进行了各种援助活动。李启汉积极活跃于工人中间,开展广泛的工人运动,帝国主义租界当局恨透了这位“扰乱治安”者,一直派人秘密跟踪监视他。李启汉没有被跟踪、拘捕所吓倒。1922年3月间,他帮助日华纱厂工人组织了工会,号召工人加强团结,并指出“香港罢工的胜利足以证明团结的好处。”4月24日,李启汉领导了有700多名邮务职工参加的邮务工人大罢工。

1922年5月,李启汉前往广州参加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大会结束后,他立即回上海帮助组织中华海员工会上海支部,同时发动上海各工会团体支援浦东日华纱厂的第二次罢工。帝国主义租界当局对李启汉再也不能容忍了,法租界巡捕房遂于1922年6月1日将他逮捕。李启汉在洋牢里关了三个月,又被帝国主义租界引渡给上海当局,打算对他永久监禁。他被钉上脚镣手铐,投进龙华军事监狱。对于这样一位风华正茂、年仅24岁的青年革命家,邓中夏在《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中称他为中国工人运动中“坐狱最早最苦的同志”。

缪伯英:我党第一位女党员

缪伯英,一个载入党史的名字。她的生命只有30个春秋,但她用生命书写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女党员的壮丽春秋。1899年10月21日,缪伯英出生在湖南长沙县的一个书香门第。

不满20岁的缪伯英,奔赴北京读书,开始走上了新的历程。缪伯英到北京不久,就结识了正在北京大学文科政治系学习的何孟雄。在何孟雄的介绍下,缪伯英经常去北大聆听李大钊的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女权运动史等课程,成了李大钊的忠实学生。1920年9月,李大钊等人在北京成立了共产主义早期组织北京共产党小组。接着,又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缪伯英是最早入团的成员之一,参加了10月间在北大学生会办公室举行的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大会。为了充实力量,北京共产党小组从青年团员中吸收了缪伯英、何孟雄、邓中夏等5人入党。缪伯英成为当时北京地区唯一的女共产党员,也是我党最早的一名女党员。

入党之后,缪伯英一直战斗在工人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的第一线,在白色恐怖下,夜以继日地为党工作。1921年8月,缪伯英与何孟雄结婚。婚后,他们一面读书,一面从事革命运动。1927年10月,党组织调何孟雄、缪伯英到上海工作。1929年10月,缪伯英突发伤寒,溘然辞世,时年30岁。3个月后,她的丈夫何孟雄被国民党杀害于上海龙华刑场。

李中:中国共产党第一位工人党员

李中,原名李声澥,字印霞,1898年9月26日出生于湖南双峰县石牛乡采桑村的一个书香世家。1913年秋,李中报考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同乡蔡和森一同被录取,并在这里与毛泽东、罗学瓒等结识。李中还协助毛泽东开设了工人夜校。当时,由一师学友会开设的工人夜校分甲乙两班,李中是乙班的管理员,每周二四六晚上,他都坚持到夜校组织工人学习。在与工人阶层的接触中,李中亲眼目睹了他们身处社会最底层的辛酸苦楚,由此迸发出的深切情感也让他在今后岁月里,与这个阶层血脉相连。

“五四”运动后不久,陈独秀从北京来到上海,李中多次到陈独秀所住的渔阳里二号拜访,不久便与其同住。1920年,他在陈独秀的引导下,离开古玩商店进入江南造船厂,一面做钳工,一面从事工人运动。是年秋,他在该厂筹建机器工会的同时,又发起组织“沪滨工读互助团”,在工人中很有声望。不久,被第一批吸收为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成为最早的一名“工人党员”。入党后,他积极为上海共产党发起创办的工人刊物《劳动界》组稿、撰稿,宣传马克思主义。9月26日,他署名“海军钳工李中”,在该刊第七册发表了《一个工人的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观点。文中说:“将来的社会,要使它变成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它变成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它变成工人的世界。”这篇宣言一直被史学界作为工人阶级觉醒的先声而广为引用。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正式成立,李中赞成党的政治主张,转为中共正式党员。入党后,李中更加积极地投入上海的工人运动事业。

(综合《学习时报》、新湖南新闻客户端、《新湘评论》等)

猜你喜欢

海员陈独秀朱德
不必要花的钱
卖梦店
如果让我许一个愿望
谁是诚实的人
盼 望
海事知识小学堂
陈独秀之妻:我生君已老
HOW TO REANIMATE A SAGE
陈独秀的收与不收
陈独秀三拒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