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牵引结合旋转复位治疗小儿急性期寰枢关节错位43例疗效观察
2021-03-02
长兴县人民医院 浙江 长兴 313100
笔者近年来采用手法牵引后予颈椎旋转扳法治疗小儿急性期寰枢关节错位4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86例均为2016年8月至2019年6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寰枢关节错位患儿,均符合《中国整脊学》《中医整脊常见病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9例,女14例;年龄4~12岁。对照组43例,男31例,女12例;年龄3~1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①手法牵引:让患儿两腿分开反坐于一低矮靠背椅上,双腿夹紧。术者站在其身后,双手十指交叉托住患儿下颌部,两掌心相向用力以适当力度固定下颌,并使患儿头枕部贴靠在术者腹部,同时术者身体略前倾,使患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倾约10°~30°,然后术者双上肢慢慢发力,持续将患儿头颈部向上牵引,牵引的力量大致为患儿体重的1/10至1/5,时间约为5~10分钟,以术者感觉患儿颈部肌肉明显放松为宜。②手法整复:术者站其身后,将患儿头部前屈15°~30°,并将其头部向活动受限一侧旋转到45°左右,用患侧相对侧的一手以拇指指尖按压因寰枢关节错位而偏离正常位置的下关节突的骨性凸起,拇指指腹顶住患儿疼痛最敏感点,同时另一手掌心托住患儿下颌,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别置于两侧对向夹紧以固定下颌,然后将头部向患侧慢慢旋转,当术者感觉转动的阻力已经达到极限时,按住患处痛点的拇指将偏移的下关节突顶向对侧,托住下巴的另一手五指同时加力将患者头部继续向患侧转动,双手协调,瞬间发力,此时常可听见寰枢关节复位滑动的弹响,按住下关节突处的拇指处亦会后滑动感。操作后若患儿颈部疼痛基本消失、颈椎向患侧旋转幅度明显改善,说明寰枢关节错位已基本复位成功。复位操作于患儿急性期首诊,为降低颈椎损伤的风险性,旋转复位法以首次为宜。
2.2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坐位枕颌带牵引结合中频电脉冲理疗。用翔宇医疗YZ-4豪华电动牵引床治疗,使用枕颌吊带法行坐位牵引,头额面前倾10°~15°,根据年龄、性别、体质量等因素来决定牵引重量,从6~10kg开始,根据患者的反应酌情增加1kg,最大牵引力酌情增加到人体体质量的15%~20%,采用持续牵引方法,牵引时间30min。牵引后予中频电脉冲颈部痛点治疗20分钟。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治愈:头晕、头痛、枕部痛主要症状消失,局部无压痛;X线片示寰椎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等宽,颈椎曲度正常。显效:头晕、头痛、枕部痛等症状明显减轻,X线片示寰椎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基本相等。好转:主要症状有改善,X线片示寰椎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距离不等宽,颈椎曲度好转。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改善,X线示寰枢关节错位无改善,颈椎曲度无改变。
3.2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4 体会
小儿寰枢关节错位是临床常见病,笔者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小儿寰枢关节的十字韧带和翼状韧带未发育完全有很大关系。笔者认为,手法牵引相对于常规的机械牵引,能根据患儿的反应及时地调整牵引的角度和力量的大小,从而更加迅速、有效的缓解颈部肌肉的痉挛、减轻颈部疼痛。手法牵引后再用颈椎旋转扳法对错位的寰枢关节进行复位,治愈率和总有效率相对于常规的机械牵引、理疗有显著的提高。此外,在本研究中,手法牵引联合旋转复位法的急性期介入不仅能即时显效,其疼痛复发率也明显较低,这对降低再次复位的可能性、风险性、就医次数具有重要意义,拥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