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视域下通识课程“音乐与X:倾听生命的回响”的教学探索
2021-03-02王旭青
王旭青
(杭州师范大学 艺术教育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1121)
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社会分工的愈加细化,“科学”与“人文”分离,人们越来越容易被限制在狭小的尖端领域里,失去本应有的宏观性,这不利于创造潜能的更好发挥。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对当今大学里的“科学主义”倾向表示担忧。(1)参见金耀基:《重思大学之道》,载《探索与争鸣》,2013年第9期;金耀基:《人文教育在现代大学中的位序》,载《中国大学教学》,2003年第11期。他坚信,“对人本身,对人间社会的理解与掌握,对美、善的品味与体认,对信仰、价值的承诺与执着,这些都不是科学、理性的知识所能担当,更不能垄断的。这些恰恰是人文知识、人文教育能够提供的。……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位序是不言可喻的”。[1]他呼吁“现代大学要给大学生一个全面的教育,让大学生全面发展”。[2]诚然,当今世界一些新兴学科的萌芽与生长,科学前沿问题的重大突破,乃至优势学科的新增长,几乎都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以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来“调适”固守狭窄领域的尖端化教育是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识教育呼唤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强调人应该是宽广的,其最终目的是让受教育者获得多元的知识、多维的实践观和跨学科的整合能力,以达成“全人教育”的理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完美的人格,即儒家学说所追求的成贤成圣。音乐因其感化作用常成为古代先贤们教化人心、移风易俗的工具。从原始社会的巫术仪式到现代科技为媒介的声响,音乐无所不在,都是对生命意义的直观表达,倾听音乐就是倾听生命的回响。《礼记·乐记》中对于音乐的效用和人文精神有这样的论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也,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伪也。”文中的“情深”“气盛”“和顺积中”是创作完成前的内心世界;中间的三个“而”字,意指神秘复杂的灵感或“心志”转化为创作的过程;“文明”“化神”“英华发外”则道出了创作的作品所隐含的丰厚的文化价值。这段话也表明优秀的作品至少具有三大特征:彰显人文精神;化腐朽为神奇;将内心意境升华为美好艺术。《礼记·乐记》所强调的音乐蕴含人文精神,是音乐在通识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早期印证。音乐是我们理解世界的一个“缩影”。人们可以通过音乐这一艺术性表达方式来感受复杂现实世界中的种种情感。在当前国内高校,音乐通识教育已然成为人文教育通识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高校开设了多门音乐艺术类通识课程,如中外音乐史、音乐与文化、音乐与人生、音乐与自然、音乐与数学、音乐与健康等,这几乎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这些课程内容亦各有侧重。但以跨学科视角将音乐与其他学科广泛关联,进行整体性思考与探究,却很鲜见。
2016年12月,笔者到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院任教,学科归属为艺术学理论学科。恰如笔者在一本书的自序中所谈到的,这里的同事从事艺术学理论研究,有艺术、哲学、文学、文艺学、美学、美术史和文化创意等多学科的背景。在这样一个团队中从事艺术人文研究,会对以往习以为常的问题有一些新的感悟与思考,也愈发感到,有关音乐的概念与问题不应局限于特定的学科门类之内,而应该放到更大的学术史框架中来看。当然,于笔者而言,落脚点或场域仍应回到音乐理论本身。
因而,考虑到跨学科理念的发展趋势和可操作性,音乐在人文艺术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并结合个人的所属学科情况,笔者开设了本科通识课程“音乐与X:倾听生命的回响”(以下简称“音乐与X”),而在这之前,所担任的都是音乐类专业课程。这个看似纯属个人教学生涯上的一件小事,但深究起来,似乎并不是完全个人化的行为。它其实是个人与所属学科、跨学科发展交汇之下的一个结果。
一、课程规划宗旨与理念
通识教育的核心定位是建立人的主体性思维,培养具备“博雅”素养的现代公民,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与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之关系,也就是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基于这一定位,课程“音乐与X”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授课时长为一学期,周学时为2课时,共32课时。课程类别为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2)杭州师范大学传承“人格为先、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突显“人文学堂,艺术校园”办学特色。本科通识课程分为八大类别: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创新精神与创业实务、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信息技术与现代生活、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以及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课程选修者有乐器学习经历或学习过基本乐理者优先。课程宗旨是基于跨学科视角,从音乐本体出发,围绕音乐与自然、文学、数学、哲学等多门学科(以X指代)的密切关系,将中西方音乐现象、声音现象、音乐创作和音乐思想加以联结,把音乐史与科学发展史、艺术史、社会发展史、美学等融为一体,呈现音乐文化之“奇妙景观”。
课程规划理念主要体现为“宽、高、精”:
(一)“宽专业面向”:惠及一般,服务人人
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面向人人”。课程“音乐与X”在2020至2021学年第一学期开设时,实际选修学生数为79人,其中男生24人,女生55人。从修课学生的专业背景来看,分别来自人文学院(4人)、外国语学院(3人)、教育学院(5人)、法学院(4人)、公共管理学院(7人)、经济管理学院(10人)、阿里巴巴商学院(10人)、文化创意学院(3人)、理学院(9人)、医学院(8人)、杭州国际服务工程学院(6人)、材料化学化工学院(3人)、音乐学院(1人)、美术学院(1人)、体育与健康学院(5人)。多专业背景的优势是可以更有效地开展跨学科交流,对跨学科思维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课程在内容安排上,努力照顾到修课学生的专业背景,帮助其尽可能多地获取相关知识与能力。在教学实施中也尽可能更好地、更完善地服务学生,努力让每个个体以多样的方式参与各个教学环节中。
(二)“高学术含量”:“通”比“专”更强调专业性
尽管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广为认同,但将通识教育仅仅等同于“浅显的”专业教育的认识依然较为普遍。针对这一现象,杜卫在谈及高校美育实施时曾提出,“应加强专业性,令学生在高强度学习中体会挑战和超越的乐趣,使其能投入其中”。[3]从课程“音乐与X”修课学生的年龄来看,均为大一、大二年级,年龄段为18—20岁,心智发展较为成熟,且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这一阶段是他们自我主导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浅显的”“低层次的”学科知识显然难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因而,课程注重学术含量,适度体现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引导学生深度投入学习中,“只有在学生投入之后,具备通识视野的美育才能真正发挥其育人价值”。[3]
(三)“精文本分析”:以音乐本体为中心的深度审美体验
音乐通识课教学中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聆听作品,介绍相关创作背景,以及作曲家音乐创作概况和整体风格等。这种感性体验固然重要,但其仅仅停留在作品“外围”层面,无法窥探到音乐作品的深层内核。事实上,不从音乐本体出发,就难以真正理解一部作品的动机从萌发,到展开,再到高潮,最后逐渐消逝的动态发展过程,也难以捕捉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与结构逻辑,亦难以探究作曲家的创作观念与其形式语言之间究竟是契合还是冲突,更难以期望听者在体验音乐后能产生独特的审美体验或个性化的音乐理解。因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课程努力引导学生从理解音乐本体技法要义出发,理性探究音乐创作的真正“奥秘”,培养他们探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而转移到培养审美批判性思维,切实提高艺术审美判断力,以实现“人文精神”与“艺术品格”之追求。
二、课程内容安排
课程“音乐与X”属于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课程,其内容跨度较大,涵盖面较广。为避免知识过于碎片化,课程框架设计上尽可能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做到经纬交错:“识音临乐”——以音乐原理与基本问题、中外作曲家创作观念及其作品为经;“论理思乐”——以跨学科视野下的音乐现象、声音现象、音乐史、音乐思想史为纬。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绪论“跨学科趋势、音乐史与人类社会史”、上篇“音乐与生命”、中篇“音乐与世界秩序、未来社会”、下篇“音乐与其他人文艺术”。“绪论”部分包括该课程开设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知识框架等。上、中、下篇每一部分的内容均以音乐知识、音乐现象为基点,从跨学科的视角来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涵盖音乐与生命、音乐与哲学、音乐与数学、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社会、音乐与文学、音乐与绘画、音乐与电影等章节。(表1)每一章节在教材编写时包含主要知识点、知识链接、音乐作品音频或视频等,方便同学们课外学习。
表1 “音乐与X:倾听生命的回响”课程内容
鉴于篇幅,下文仅罗列中篇“音乐与世界秩序、未来社会”的教学内容框架。该篇共五讲,均从跨学科视角(数学、自然、社会)切入,第五讲为专题性研讨案例。
中篇 音乐与世界秩序、未来社会
2-1,2-2 音乐与数学(一、二)
章节导语
介绍音乐与数学之间密不可分、却又往往不为人知的关系,以期探讨音乐这门抽象的艺术与数学(兼及物理学、声学)等学科之关联。通过本章学习,能对这些问题有所思考和了解:音乐与数学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音乐创作是灵感使然还是规律、秩序使然?在音乐作品中能看到什么样的秩序?
主要内容
导言:无理数音乐《π之歌》中的音高设计与数位关系
一、西方的发现与东方的智慧
(一)西方“乐圣”毕达哥拉斯
(二)古希腊音阶中的数理奥秘
(三)三分损益法的演算和不同律制的比较
(四)音分(cents)概念
二、音乐创作中的数列思维
(一)音乐中奇妙的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
(二)等差数列:以《十八六四二》为例
(三)数字游戏:巴洛克复调音乐
(四)音乐结构中的黄金分割比: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例
三、灵感突降还是有规可循:音乐创作的“奥秘”
(一)偶然音乐:骰子游戏
1.骰子游戏在18世纪后期的蔚然成风
2.莫扎特的《音乐骰子游戏》
(二)严格的秩序:十二音技术与数列
1.勋伯格的十二音技法
2.勋伯格的“音乐空间”观
四、随机音乐创作枚举
(一)相移(phase music)与《拍掌音乐》(ClappingMusic)
(二)泽纳基斯(Xenakis)的随机音乐创作
(三)泽纳基斯《变形》创作详解
五、公式化与计算机音乐
(一)数学作曲体系
(二)公式化的音乐
(三)计算机作曲中的随机变量
六、音乐分析中的定量分析与模糊感知
(一)声音的物理属性
(二)泛音列与当代频谱音乐
(三)音乐中的集合论:旋律移调变换构成的12阶循环群
2-3 音乐与自然
章节导语
古今智者研究宇宙和宇宙的发展时发现了“混沌”现象。所谓“混沌”是指无序中产生的有序——自组织。在当代音乐研究中人们发现音乐的信息结构恰好处在介乎无序与有序之间的临界态,这几乎与自然“同构”。的确,自然中存在音乐,音乐模仿自然。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能对这些问题有所思考和了解:音阶关系和各种律制中有着怎样的自然倾向?自然如何激发着作曲家的灵感,又以哪些方式渗透到音乐作品中的?应该如何看待音乐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主要内容
一、如何破除晚期现代自我与世界之间的“新异化”现象?
(一)阿多诺的解药:放开怀抱·模仿自然·感受艺术
(二)哈特穆特·罗萨的共鸣理论
二、音乐作品中的“自然界”
(一)音乐发源于自然
1.乐音源于自然
2.音乐的节奏、速度与自然
3.音律与宇宙的和谐
(二)音乐中的流水与高山
1.古琴曲《高山》《流水》
2.德彪西《大海》《水中倒影》
3.肖邦《“雨滴”前奏曲》
(三)音乐与动物世界
1.唢呐曲《百鸟朝凤》
2.二胡曲《赛马》
3.圣-桑《动物狂欢节》
4.鸟歌:梅西安的系列创作
(四)音乐与宇宙:
1.雷鸣: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中的雷声
2.乔治·克拉姆《大宇宙》
3.利盖蒂《大气》
三、音乐写作的不同美学风向
(一)《镜与灯》:“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
(二)自然音响表现手法:写实与写意
四、关于音乐与自然的种种思考
(一)自然给予创作的启示
1.苏轼《赤壁赋》中的“人与自然”
2.作曲家们的自然观枚举
(二)哲学思考:音乐与自然的对立统一
1.儒家学派:老子的“音声相和”“大音希声”
2.道家学派:庄子的“尽善尽美”“乐要比和”
2-4 音乐与未来社会
章节导语
世界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变化着。当人工智能走近你我,明天的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未来已来,你准备好了吗?通过本章学习,能对如下问题有所思考和了解:音乐中的人工智能普及到什么阶段?人工智能的规则由谁来制定?人工智能与人类情感的关系对应“冷”与“热”吗?
主要内容
一、音乐中的“社会”
(一)婚姻与社会等级:莫扎特《费加罗婚礼》中的仆人与主人
(二)18世纪作曲家身份的转型问题
(三)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与社会变革
(四)阿多诺的观点:“音乐即社会”
二、音乐家对未来世界的思考
(一)20世纪初的“未来主义音乐”
(二)人类登月:克拉姆的《四个月亮的夜晚》
(三)未来风向:音乐与技术更为紧密
三、未来已来:音乐创作中的AI发展小史
(一)首部计算机“作曲”的作品弦乐四重奏《伊利诺组曲》(IlliacSuite)
(二)索尼人工智能音乐制作与爵士乐《父亲的汽车》(Daddy’sCar)
(三)人工智能瓦特森(IBM Watson)与音乐制作人基德(A. D. Kid)创作的《不容易》(NotEasy)
(四)皮埃尔·巴罗的演讲《人工智能如何为你的生活谱写个性化音乐》
四、“全方位”(ALL IN):人工智能在音乐中的运用
(一)音乐检索
(二)乐谱、音频识别
(三)算法作曲
(四)智能音箱
(五)音乐机器人与虚拟演奏
五、“人机大战”:特奥机器人演奏钢琴带来的思考
(一)AI改变世界,谁来改变AI?
(二)“人+机器”到“人机时代”的转变
(三)人工智能参与音乐创作背后的深层思考
2-5 【专题研讨】音乐创作的空间与时间维度:以J.S.巴赫音乐为例
章节导语
音乐是人类特有的文化。作曲家通过作品来表达其对周围种种事件的感悟,是其进行文化交流乃至社会交往的一种手段。通过走进伟大作曲家巴赫的音乐世界,能对这些问题有所思考和了解:作为时间艺术的音乐,会有空间维度吗?巴赫音乐中有着怎样的声音组织规则?
主要内容
一、音乐作为时间艺术
(一)李贝尔特《美学,或美的科学》中的艺术分类
(二)音乐与时间、空间
二、巴赫音乐中的空间维度
(一)巴赫其人其乐
(二)巴赫画像中的“秘密”
(三)巴赫音乐中的“莫比乌斯环”
(四)音乐中的倒影、对称
1.巴赫《#D小调赋格主题》《#E大调前奏曲》为例
2.巴赫《音乐的奉献》(BWV1079)中的《蟹行卡农》
三、巴赫空间维度表达背后的立意
(一)托马斯大教堂侧面的巴赫铜像和对面的巴赫纪念馆
(二)“what is to be a human being”之追问
(三)巴赫《哥德堡变奏曲》中的“十字架”结构
(四)数字游戏与神学思想
四、取之不尽的源泉:巴赫音乐思想
(一)拓扑结构
(二)“BACH”签名动机:以《C大调前奏曲》(BWV846)等为例
(三)330位作曲家创作的400余首运用BACH动机的作品目录
(四)巴赫与“现代音乐之父”勋伯格
(五)当代音乐创作中的声场(sound space)概念
课程在教学目标设定上尽可能地将通识教育的博雅性(universal)目标与“音乐与X”课程的特定性(specific)目标相结合。考虑到每一讲涉及的知识颇为宽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而如何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获得更多启发和思考,而不是蜻蜓点水般触及一下,是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重点突破的问题之一。其次,课程中部分内容体现较强的专业性,如乐律学、音乐文本分析、传统音乐中的调式音阶与现代音乐中的无调性概念等,都需要有音乐专业知识的支撑。因而,如何平衡“专”与“通”之间的关系也是本课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课程教学实施与效果分析
一门课程的教学成效绝非仅仅依靠课程理念,它永远无法脱离教学实施这一实践环节。课程“音乐与X”在注重知识体系构建的同时,按照“统一授课+小组汇报+专题讨论(包括专题发言、自由讨论、辩论赛等形式)”这一循环结构来实施课程内容,努力实现“讲授—半开放讨论—全开放讨论”“课程—课堂—课业—评分”等横向维度的有效连接,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建构知识、辨析问题和拓展思维的能力。
在具体实施环节,课程“音乐与X”采用以下多元模式:第一,以问题为导向的大班授课教学模式,使用自编教材,将多元的议题相整合,构建授课内容主轴。第二,议题讨论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分组讨论、辩论赛、现场表演、资料评析、个人/小组报告、视频/影片观赏与讨论等方式进行讨论与交流,努力让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对话”“批判”和“争辩”,乃至达到心灵共鸣。第三,参与课程的学生需完成系列作业:1.自行阅读相关讲义和文献材料;2.搜集补充资料;3.撰写相关作业二至三篇;4.分组报告;5.搜集资料、阅读分析,撰写期末论文;6.填写期初与期末问卷。(表2)
表2 “音乐与X”课程教学实施流程与专题讨论实例
为进一步提高、完善和调整课程的后续开设,课程在期初与期末分别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期初问卷主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调查学生修习该课的初衷、学习的态度与倾向;期末问卷则重复调查学生学习的态度与倾向,且提供两道开放问题让学生填写课程收获以及建议。问卷《学习态度与倾向》的项目包括“主动学习”“偏好老师讲授的课程”“喜欢与同学有互动的课程”“批判思考学习倾向”“解决问题学习倾向”和“创新倾向”。问卷题目都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作答。期初与期末两份问卷都约于15分钟内可填答完毕。问卷结果分析见表3。
表3 课程期初期末学习态度与倾向量化对比
通过问卷可以看到,学生从一开始修课到课程结束时对音乐学科的认知有了一定的提升。另外,通过期中反思作业、期末报告心得,并结合开课初与课程末问卷中开放问题的意见,可以从侧面了解到学生的学习心得。在此,节选部分同学的课后反思作业、期末问卷开放问题的心得反馈:
苏依帆(教育学院):整个课程,让我了解了一些音乐家,像贝多芬、海顿、莫扎特,以及肖邦、巴赫等。从一开始的欣赏各个音乐片段,到后来的对音乐片段的剖析,尤其是后来的对巴赫的音乐片段分析,发现用镜面原理进行编曲的现象。另外作曲家们还运用各种学科知识进行创作。这些都颠覆了我之前对音乐鉴赏的理解。通过这个课程,我对音乐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陈文娟(法学院):对西方音乐史有了大致的了解,深入了解那些以前只听过名字的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和经历,并且对于音乐与数学、哲学、生命等方面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看到了音乐不一样的一面。特别是音乐与数学,赋予看似无形的音乐以时间和空间,把音乐具象化了,同时还了解到音阶中七音的由来,亲身体验计算出音阶中各音之间的关系,更让人感觉音乐领域的奇妙。
钱雨可(外国语学院):“音乐与X”这门课丰富了我对音乐的认识,让我了解到音乐与生命、哲学、时间时空的关系。我最感兴趣的是音乐与数学这节课,它不同于以往从音乐家到作品的模式,较为直观和有趣,计算环节也让我们更有参与度。十二平均律、三分损益法对音的定义,黄金分割比在中西方音乐中的体现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让我惊叹于音乐创造的神奇之处。
从教学结果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通过多概念、新内容的获得,多层次的学习、分析与审思,对音乐学科的认识有所拓展甚至改变,大科学观的意识也有所提升,基本达到了课程目标与教学要求。
课程在后续开设中仍有许多地方有待完善。例如在平衡“专”与“通”问题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层面,还要考虑教师层面。该课程对授课教师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由于授课者知识局限,课堂时间有限,对于一些特别专业的科学、数学和科技知识,课程难免出现“低阶”“缺乏学术基础”“不够前沿”等问题。未来的教学,需考虑如何协助学生获取深化相关知识的路径或方法,一些专题可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协同教学,做纵贯性的深化探究。又如,需进一步审思在教学实施中如何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这一问题。课程要做到“既有感性特征,又有理性成分;既表现为情感态度、生活品位和精神气质,又表现为价值选择和理想追求;既包含了体验、欣赏和判断能力,又包含了创造能力”,并非易事,还需不断打磨。[4]一门课程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未来将不断改进和完善,期望能带给学子们一点“微光”,为他们音乐素养的提高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