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盱眙县科技创新工作发展研究

2021-03-02杨华孙青葛煜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京004江苏省盱眙县科学技术局江苏盱眙700

中国科技纵横 2021年24期
关键词:盱眙盱眙县科技

杨华 孙青 葛煜(.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江苏南京 004;.江苏省盱眙县科学技术局,江苏盱眙 700)

1.基本情况

江苏省盱眙县是凹凸棒石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盱眙县境内凹土矿石储量达8.89亿t,占世界储量的48%,国内总量的74%[2]。如何利用好凹土这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凹土产业链,是地方政府、园区和企业一直在努力的方向。建设凹土产业相关的新型研发机构对于地方助力产业发展、凹土产品研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江苏省科技厅将凹土产业确定为苏北星火带先导性支柱产业,淮安市政府将凹土产业列为“一县一题”重点产业和“三新一特”新材料产业。

盱眙县作为以凹凸棒石为特色、小龙虾为品牌的强县,充分发挥盱眙龙虾的品牌优势、120万亩水稻田面积的资源优势等,大力推广虾稻共生综合种养模式,开辟了一条绿色富民、振兴乡村、脱贫制胜的新路径。目前,全县共有4463户进行虾稻共生种养模式,小龙虾养殖面积达80.08万亩,产量达8.05万t,其中虾稻共生65万亩,占全县小龙虾养殖面积的81%以上。以前的盱眙县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基本以龙虾深加工企业为主。经过这些年的不断的产业规划、引进和升级,初步形成了轴承、凹土、电池、新能源开发等为特色产业的工业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县域经济发展不充分的的短板。同时,伴随着虾稻共生面积的大规模扩张,龙虾加工业紧跟龙虾养殖的步伐,全县销售额超过千万元以上的龙虾深加工企业就达到6家。目前,盱眙县龙头生产企业年产整肢加工与成品速冻龙虾1万t以上,产值5亿元;龙虾饲料企业2家,年产饲料10万t,产值6亿元。

2.主要成效

2.1 科技体制不断完善

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出台了《盱眙县聚力产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2019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8%,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5%。2020年上半年已向企业发放各类科技创新扶持资金1400余万元。

2.2 创新载体建设进一步加强

以县内各类创新创业载体为抓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全县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为全县高质量发展培育资源,并提供科技支撑。目前已建成凹土科技产业园、盱眙科技创新产业园、宁淮特别合作区高新技术创业园等平台载体,黄花塘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正在创建当中。其中凹土科技产业园2009年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孵企业近百家,建成了江苏省凹土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凹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9年12月盱眙凹土产业研究院挂牌成立,标志着凹土研发中心向多元化投资主体、市场化运作转变,向新型研发机构转型迈出关键步伐。

2.3 科技项目引领效果更加明显

近年来全县累计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61项,其中省级43项、市级18项,累计争取上级科技项目投入4082万元。“凹凸棒石棒晶结束解离关键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应用”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组织实施了“凹凸棒石纳米陶瓷纤维隔膜关键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凹凸棒石霉菌毒素吸附剂研发及产业化”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盱眙欧佰特粘土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的2个项目成功获批省重点研发计划,有力促进了我县凹凸棒石产业提档升级、快速发展。

2.4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按照《淮安市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十百千”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6—2020年)》,重点支持规上工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自建研发中心升级为市级研发中心。近年来,新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8个,“江苏省能源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的建设,提升了新材料产业的创新水平,促进了产业的整体发展。目前,全县规上工业企业中建有研发机构企业数占比达到60%,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8%,万人劳动力中研发人员数达到51人。

2.5 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发展

2019年全县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46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3.1%。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群体不断壮大,截至2019年底,全县共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6家,省高新技术培育库企业16家,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对象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2家。2020年,拟申报国家高企35家,省级高企培育库25家,市级高企培育库2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4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6 创新服务体系日趋健全

加快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在自主创新基础上,鼓励企业通过引进和消化技术来提升创新能力,对企业引进技术财政给予5%左右的补贴;鼓励科技服务业发展,支持各类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新建南京工程学院盱眙技术转移中心、南京化工学院盱眙技术转移中心,对机构和技术经理人牵线达成的技术合同交易给予交易额2%左右补贴,提升引进研发机构能力,重点拓展机构横向服务能力,发挥江苏省盱眙县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盱眙凹土科技创业园等省级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作用,面向全县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服务;推进大型科研仪器设施的共享服务工作,凹土检测中心大型仪器全部上网,面向全省提供仪器设施共享服务。

2.7 科技服务业雏形逐步成型

随着园区和企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和日益迫切的科技服务需求,也为进一步做好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以盱眙县科技局牵头,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促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努力做好产业转型升级,深挖企业需求,了解企业发展困难,摸排产业结构短板,盱眙县科技局、省科技镇长团等领导和专家主动发挥专业优势,深入考察、调研宁淮特别合作区、凹土科技园、龙虾种苗繁育基地、马坝西瓜产业园、天一超细金属粉末、清陶能源、泗州城农业等园区、企业,与企业负责人、技术副总等访谈交流,深度了解企业经营信息、主营产品、研发条件、在研项目以及自主知识产权、平台建设和产学研合作等情况,走进企业研发实验室、生产车间,观摩产品、样机等生产开发流程,进一步挖掘企业技术需求、摸查企业人才短缺状况,为深入发展科技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开端并打下坚实的基础。2020年度共为企业引进研究生人才21名,其中硕士17名,博士4名,留学回国人员2名,双一流高校10名,作为股东2名,法人3名。柔性引进人才中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福州大学、宁夏大学等3名教授,作为申报省“双创计划”的储备人才;专利申请完成量达1132件,其中发明专利228件,PCT专利6件。

3.存在问题

3.1 支柱产业缺少行业领军企业支撑

产业强则经济强,龙头兴则产业兴。在对比先进地区发展经验的研究发现,一家龙头企业往往能催生一个产业、建成一个集群、带动一个经济圈。经过县委县政府多年的推动,搭平台、建载体,盱眙县科技创新能力有显著提高,但依然存在严重短板,一方面,最为明显的现象就是“一红一白”两大支柱产业缺少领军企业支撑,现有企业不能完全带动整个行业发展,不能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以凹土为主的科技型企业科技力量比较薄弱,不能有效发挥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需要不断强化。需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开展技术成果工程化研究;强化对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的带动和培养培训作用,切实发挥人才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高层次企业管理队伍。

3.2 缺乏高校院所和科研团队的有利支撑,新研机构建设后劲不足

高校院所是科技创新工作的“主力军”,是科技创新工作的“前沿阵地”,盱眙县内不具备高水平的高校院所,缺乏“主力军”的有效支撑;县内虽然建设有江苏省凹凸棒石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有盱眙凹凸棒石研究与开发联合实验室、盱眙凹土纳米功能材料研发中心等7所科研机构,但并未发挥其真正实效,科研能力尚有进步空间。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管理和产业发展部门在加强产学研平台载体搭建上仍有巨大空间,要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在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行业组织之间协同互动,形成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合力;鼓励科研人员与企业建立深层次的长期合作关系,聚焦地方经济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方向,紧盯企业产品开发与技术升级需求,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3.3 在盱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不足

政府、园区和企业在不断加强与高校院所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有一定成效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盱眙得天独厚的外部环境,也造成了空间上的不便利,由于离南京较近,人才的虹吸效应比较明显,也是盱眙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因素之一。

4.对策建议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盱眙县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转变,必须毫不动摇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产业领军型企业

要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深化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科所、南京理工大学、常州大学等重点科教单位合作,促进技术、成果、平台等科教创新资源向盱眙集聚;大力推动产学研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建设,构建各类创新要素协同互动的良好生态环境;着力搭建合作对接平台,促进供需对接,畅通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渠道,推动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4.2 规划产业布局,提升新研机构、高校院所服务能力

以盱眙县3个重点新型研发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究院、常州大学盱眙凹土研发中心、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盱眙凹土研发中心为培育和发展企业研发能力的中坚力量,以凹凸棒矿石为核心资源,围绕产品技术开发和高效利用,持续开发和利用好新型研发机构对区域创新的支撑性作用。(1)要绕全省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体系做好战略性指导,并将我县新型研发机构纳入全省新型研发机构到调研建设体系中。(2)要对接省统筹中心,将盱眙县凹土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中心纳入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3)要对接省理化测试中心并发挥其优势,将成果转化中心纳入江苏省一站式检测公共服务平台。

以南京农业大学盱眙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为主体,以江苏(宁淮)乡村振兴研究院的建设为契机,以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为目标,着力发挥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省农科院的主体优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科学制订规划、示范推广成果、引进智力资源、强化信息服务、搭建创新平台、开展科学普及等重点,系统部署推进科技兴农、乡村振兴工作。

4.3 围绕主体产业,大力推动技术转移、成果转化

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是最快提升企业科技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式之一,政府要不断引导企业的技术转移的意识和能力。高校手握最新科技资源是创新的源头,企业掌握生产能力是创新的主体,只有通过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转移,才能够将校企联合,真正的将科技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面对不同层次的企业和不同层级的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要善于分析善于推广,为企业和高校制定“个性化服务”,是促进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创新创业的优良途径和方法。

4.4 利用好省级平台,引进企业科技人才队伍

一方面要利用好江苏省科技镇长团有效资源,着力选取与盱眙县行业发展结合度较高的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利用好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契机,选聘上海、南京等地距离盱眙较近的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作为科技镇长团团员,最大成都发挥团员本身创新资源及后方单位资源,并尽可能达成长期合作、达成战略合作。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利用好省“科技副总”项目做好工作,有针对性地从全国高校院所柔性选派专家教授到企业兼任技术副总或副总工程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管理、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动员高校院所更多优秀科技人才到企业兼职,强化对企业科技管理人才的带动和培养培训作用,切实发挥人才对企业创新发展的支撑。

猜你喜欢

盱眙盱眙县科技
盱眙县“立体式”教育促应急科普知识“润万家”
盱眙首支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亮相
盱眙县打造安全教育“一站式”新平台
美丽的『呼吸』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盱眙生态藕
江苏盱眙东阳军庄汉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