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湿地成为北京野生动植物的“乐园”

2021-03-02

中国科技财富 2021年1期
关键词:总面积动植物市级

今年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水”,旨在强调湿地对维持全球淡水储量和水质的重要贡献,突出水和湿地之间“同生命、互相依”的关系,鼓励公众共同行动,为保护修复湿地做出努力。

2月1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随着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湿地、南海子湿地公园等第二批12块湿地纳入市级湿地名录,全市市级湿地已达47块。“十三五”时期,北京市累计恢复建设湿地1.1万余公顷,湿地总面积已达5.87万公顷。

早在2013年5月,北京市人大就已经出台了《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按照湿地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的重要性,全市对湿地实行分级分类保护,分为国家重要湿地、市级湿地、区级湿地和一般湿地,并实行名录管理。

条例明确,禁止在被列入名录的湿地保护范围内从事采集泥炭、采挖野生植物、捡拾鸟蛋;禁止抓捕野生动物,破坏野生动物繁殖区和栖息地;禁止投放有毒有害物质、倾倒废弃物或者排放未经处理的污水;禁止投放有害物种或者擅自引入外来物种;禁止擅自排放湿地水资源或者堵截湿地水系与外围水系的联系;禁止破坏湿地保护监测设施设备;禁止擅自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等。并严格规定了处罚力度。而对未经批准擅自开垦、占用湿地或者改变湿地用途的,由湿地保护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并按照占用湿地或者改变湿地用途的面积,以每平方米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

“十三五”时期,围绕构建“一核、三横、四纵”的湿地总体布局,遵循宜林则林、宜湿则湿、林水相依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将湿地恢复与建设任务纳入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结合河流流域生态综合治理、中小河道生态治理以及海绵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累计恢复建设湿地1.1万余公顷,形成万亩以上大尺度森林湿地10余处,超额完成“十三五”确定的新建和恢复湿地的指标,湿地面积稳中有升,湿地景观不断提升,湿地生态质量明显改善。全市共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6个,总面积2.11万公顷;湿地公园12个,总面积2900余公顷;湿地自然保护小区10个,总面积1300余公顷。以湿地自然保护区为基础,湿地公园为主体,湿地自然保护小区为补充的北京湿地保护体系正在逐步完善。

调查显示,北京市400平米以上湿地总面积已达5.87万公顷,占市域总面积的3.6%,分为四类9型。其中河流、湖泊、沼泽等天然湿地2.79万公顷,库塘等人工湿地3.08万公顷。

得益于湿地生态功能的持续改善,密云水库、野鸭湖、汉石桥、翠湖、永定河、清河、沙河等湿地,成了鸟类迁徙、停歇、觅食的重要栖息地,全市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野生动植物在湿地“安家落户”,湿地已成为北京野生动植物的“乐园”。据统计,全市已有369种野生植物,202种野生动物在北京湿地内安家,黑鹳、鸳鸯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种群数量稳步上升,震旦鸦雀、青头潜鸭、东方白鹳、白尾海雕等“稀客”鸟类频频“眷顾”,成为首都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生动注脚。

2021年,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行动计划,北京市将加大湿地保护修复力度,推进温榆河、南苑、康西森林湿地以及沙河等湿地公园建设,全年计划恢复建设湿地1000公顷。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称,力争到2025年全市湿地保护率将不低于70%,恢复建设湿地面积不低于5000公顷,将恢复建设小微湿地不少于50个,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基本建立,湿地生态功能得到改善。

猜你喜欢

总面积动植物市级
宝应县泾河镇创成市级“侨之家”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
县域经济发展市级统筹篇
《UFI全球场馆地图》发布亚太区展馆总面积为全球第二
锋视觉
省以下环保机构试点垂直管理 注重条块结合,强化履职尽责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
敢问路在何方——市级台文艺团队如何生存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