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谭》以水墨为舟
2021-03-02
1958年,中国第一部彩色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诞生。在幕后,万古蟾导演带领的团队用木头做成摄影台架子,每拍一个镜头,都要将粘有动画角色和背景的玻璃板抬上抬下。第一次拍摄时,大家都没有经验,拍出来的角色大幅度地抖动,直到他们把每个角色运动的幅度、速度、力度和具体轨迹都做好记号,才终于拍摄成功。
1960年,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也在上美影问世。幕后主创们取材于齐白石创作的水墨画,研究出一套特殊的工艺,达成了具有浓淡层次的成片效果。
2021年,上美影的最新力作——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将通过八个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以剪纸、水墨等极具中国特色的动画制作形式,让观众感受古今中华文化和东方哲学的精髓与魅力。
遇见不一样的“妖”
11月20日,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在bilibili国创动画作品发布会上亮相,首曝概念预告片及一组概念海报,引发热烈讨论。水墨风格的主海报营造出的神秘意境引人遐想,画中有一人泛舟于湖上独钓,而看似风平浪静的水面下却暗潮汹涌。将海报倒置,能隐约看出水下有一个“妖”字,与上方的红色印章呼应,观者方才恍然大悟:这是一个关于“妖怪”的故事。
《中国奇谭》集结了胡睿、陈莲华、周小琳、潘斌、於水、顾杨、刘旷、杨木、刘毛宁、徐宁十位动画导演,将创作八个根植于中国文化的“妖怪”故事。这部作品中的“妖怪”,代表的不是简单的善恶,而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想象,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
《中国奇谭》的概念预告片以“遇见不一样的妖”为主题。手工剪纸定格动画《小满》色彩鲜艳浓郁,定格偶动画《玉兔》充满科幻未来感,《鹅鹅鹅》融合了素描与水墨韵味,《飞鸟与鱼》的画面唯美浪漫……创意十足的画面配上灵动的音乐,展现了丰富多样的“妖怪”故事。故事中的“妖怪”角色区别于传统意义上“妖魔鬼怪”,古代书生、庙宇泥像、身边爱人、胡同里的黄鼠狼、未来机器、案板鲶鱼都有可能是“妖怪”,它们可以来自恐惧,同样也可以来自美好的愿望。
传统文化现代语境下的创新
《中国奇谭》的故事时间跨度纵览古今、展望未来,题材更是包罗万象,从乡土眷恋到末世情怀,从生命母题到人性思考,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与哲学。其中既有来源于传统的故事,也包括基于传统元素创新的故事。该作的总导演陈廖宇在接受采访时说:“《中国奇谭》的故事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但影片里的传统文化,并不是狭义的中国传统典籍、传说故事。古人有想象,今人也有。”
多年前,中国动画的艺术家前辈勇探民族风格之路,开创了“中国动画学派”,形成了水墨、剪纸、木偶、折纸等极具特色的动画制作形式。对于有着多种风格《中国奇谭》如何展现民族气质,陈廖宇说:“我们不希望刻意迎合别人对中国或东方的既定期待,而是自然流露中国或东方的特性。”
《中国奇谭》追求的中国传统美学不只有表面符号,因此,观众将看到叙述乡村现实和变迁的《乡村巴士带走了那人和神仙》、描绘北京市井胡同奇谈的《小卖部》、想吃唐僧肉的《小妖怪的夏天》等多样的“奇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