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林果业专利布局及发展态势分析
2021-03-01肇楠李敏胡春芳冯改静
肇楠 李敏 胡春芳 冯改静
摘要 为促进我国药食同源林果领域企业掌握最新技术研发方向、提升药食同源林果行业专利战略运用水平和创新能力,利用IncoPat科技创新情报平台为数据源,从专利申请趋势、技术领域分布、地域分布、申请人排名等方面对国内药食同源林果领域技术发展态势进行综合分析。明确了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技术热点、行业领先企业,为我国药食同源林果领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药食同源;林果业;专利分析;IncoPat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3-0243-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03.065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enterprise to master the latest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medicinaledible fruit, and to enhance the patent strategy application level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medicinaledible forest fruit field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patent application trend, technical field distribution,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applicant ranking by using IncoP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formation platform as the data source. We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trend, technological hot spots and leading enterprises, which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inaledible forest fruit field in China.
Key words Homology of medicine and food;Fruit industry;Patent analysis;IncoPat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饮食卫生和营养知识的普及以及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应用食疗养生日益受到公众重视。我国的中医营养学也认为,应用食物或药膳能起到保健强身、治疗疾病、促进康复、延缓衰老的作用[1]。药物和食物之间有相同的偏性和相同的四气五味,所以食物本身除了能够为身体提供营养外,还在某种程度上与药物具有相似的治疗功能,能够在人体健康等方面起到一定的养护与治理作用[2]。中国传统的“药食同源”思想即是食物保健思想的反映,包含中医药学中的食疗、养生保健和药膳等内容。“药食同源”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从字面理解是指药物与食物的起源相同,当前的主流看法是药物和食物没有明显界限。一些药品本身就是食物,如生姜、大枣;而一些食物却有某些治疗功能,如大蒜。原卫生部颁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即是药食同源在当前发展的反映[3]。
在新的競争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已成为参与竞争的重要战略选择[4]。专利文献作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可快速反映当今世界技术发展的最新前沿水平,是指导技术创新的重要信息来源之一。计量分析是以文献、专利及其知识单元为对象,对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以揭示信息流过程的各种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经典情报学定量分析方法[5]。因此,对专利信息进行深度挖掘和计量分析成为当前信息情报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专利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药食同源林果技术研究的发展态势。
目前关于蓝莓、苹果、葡萄、栗等[6-9]相关方面专利分析的报道较多,但鲜见药食同源林果领域的专利分析,而了解中国药食同源林果领域专利状况可以提高研究的起点、支撑科学的决策,对药食同源林果类行业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分析和探讨我国药食同源林果专利。鉴于此,笔者从专利申请年度分布、主要申请人、IPC技术构成分析、专利聚类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研究国内药食同源林果领域相关专利的分布特点、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为药食同源林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与综合利用提供一定的情报学基础和依据。
1 数据来源与检索方法
专利来源于IncoPat检索数据库(http://www.incopat.com/login),IncoPat数据库是由北京合享新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IncoShare)推出的专利数据库。为保证专利文献检索的全面性,先使用广泛扩展的分类号和关键词在IncoPat数据库中进行初步检索,检索式为FULL=药食同源 AND(TIAB=(欧李 OR 蓝莓 OR 苹果 OR 梨 OR 葡萄 OR 桃 OR 枣 OR 酸枣 OR 板栗 OR 樱桃 OR 山楂))AND(IPC=(A01J OR A23 OR C12C OR C12G OR C12H OR C12J OR C12F))NOT(IPC=(A23K OR C07H OR A61 OR A23D)),再对专利检索结果进行整理、筛选、去噪,最终得到本次专利分析的数据样本,得到药食同源林果技术领域相关的目标专利4 263条,检索时间范围从2001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7日。
借助于Incopat数据库专利分析平台以及EXCEL等数据处理软件对药食同源林果的相关专利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分别从专利申请趋势、国内药食同源林果领域专利数量前10名的省市和专利技术申请人排名、技术构成等方面进行领域发展态势分析,通过统计分析揭示药食同源林果领域的发展趋势。
2 结果与分析
2.1 药食同源林果领域专利逐年申请情况
图1为药食同源林果领域专利近20年增长趋势,2001—2007年,处于缓慢增长态势,专利数量从2001年的7条增加到2007年的25条,平均年申请量为15条,2008—2016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平均年申请量达到了312条,但2017—2020年专利申请量有所下降。根据以上数据分析,药食同源林果领域的产业初期发展缓慢,后期发展快速,这与人民日益对药食同源产品的重视以及中国快速发展的科技和经济实力是离不开的。由于专利从申请到公开需要18个月的审查期,实质审查以及最终被数据库收录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2019、2020年的数据可能不全,仅供参考。
2.2 申請人分析
通过对药食同源林果产业相关专利申请人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挖掘药食同源林果产业的领先企业。图2为中国专利申请数量排名前10位的申请人或机构,前10位中排名第1的是个人申请人,其中7位是企业,有2所大学,这足以说明我国企业在这些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排名第1位的个人申请人胡安然,专利数达到了56条,其专利涉及面较广,申请的专利主要利用药食同源食材和微生态制剂结合,研制成各种组方的微生态制剂、特殊膳食、配方食品等产品,通过增强免疫力,起到食疗、预防和调理各种病症的作用,包括癌症、炎症、心脏病等。排名第2和3位的为哈尔滨升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哈尔滨浩拓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申请量分别为54和46条。2家企业以药食同源食材为原料,进行组方配制,生产对各种病症具有辅助治疗效果的冲剂、茶饮和汤料,包括补血活血、清热解毒、健胃消食、安神等。
以上分析显示,从专利技术上来看各专利发明人及其团队的主要研究领域在保健茶、保健汤料、配方食品、微生态特殊膳食等方面。
2.3 申请人类型分析
根据申请人类型的不同,可以将专利申请人分为企业、个人、大学、研究机构、机关团体等。从表1可以看出,检索得到的中国专利有4 335条(因个别专利可能同属于2个及以上不同申请人类型),其中企业2 294条(52.9%),个人1 372条(31.6%),大专院校485条(11.2%),科研单位133条(3.1%),机关团体51条(1.2%),其他类型仅有1条,从专利申请人类型来看,在药食同源林果领域的研究是以个人与企业为主。
2.4 申请人地域分布
从中国药食同源林果领域相关各省市专利申请情况看(图3),国内药食同源林果领域核心技术专利申请量排在前 5 位的省份分别是安徽(540 条)、广东(425 条)、山东(376 条)、江苏(279条件)、河南(277条)。这 5 省市申请专利数量占国内总数的45%左右,其次是黑龙江、广西和北京等,可见我国药食同源林果方面研制能力的分布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相似,东西部发展存在差距。
2.5 技术领域分析
主要从宏观技术领域(IPC分类号)来对药食同源林果业的主要研发方向进行分析。通过技术领域态势分析可以了解药食同源林果产业技术目前涉及的技术领域以及技术领域的专利分布情况。
国际专利分类(IPC)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化的专利技术分类体系,蕴含丰富的专利技术信息。通过对专利的 IPC 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准确、及时地获取该领域涉及的主要技术主题和研发重点[10]。
2.5.1 IPC技术领域分布。
从研发机构专利的技术构成(IPC 分类)看,表2为检索到的药食同源林果方面专利技术不同领域构成,图4为检索到的药食同源林果方面专利技术不同领域构成分布。根据专利分布数量,A23L领域技术专利数量最多,达到了3 118条,占总专利的73%,该领域涉及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制备或处理,例如烹调、营养品质的改进、物理处理;食品或食料的一般保存。其次A23F和A23C分别排第2和3位,申请量分别为772和216条,
该领域涉及咖啡、茶、其代用品以及它们的制造、配制或泡制;乳制品,,如奶、黄油、干酪、奶或干酪的代用品;前3位专利技术约占总专利数量的85%。除去前3位专利,其他还有A23G、C12G、A23P、C12J、C12R、A21D和A23B等,该领域涉及可可、可可制品、糖食、口香糖、冰淇淋、果汁酒、醋、焙烤食品,用罐头贮存肉、鱼、蛋,水果、蔬菜、食用种子,水果或蔬菜的化学催熟、保存、或罐装产品,约占总专利数量的15%。
可以看出,在药食同源林果领域,关于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咖啡、茶、乳制品方面的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2.5.2 IPC技術地域分布。
从中国药食同源林果领域专利发表量前 10 位的省市的专利技术构成状况特点,利用国际专利分类(IPC)的分类号(表1)进行技术构成分析(图5),结果显示各个省份都有关于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咖啡、茶、乳制品、可可制品和果汁酒的研发和制造方面的专利,黑龙江和浙江省设计技术领域较窄,而安徽省和广东省涉及领域较广泛,涉及了图中所罗列的10个领域。各省主要专利产品在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占有绝对比重。
2.6 研究热点分析
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关键词苹果醋最多,为1 067条(图6);另外,关于复合果蔬汁和秋梨膏的研究分别为1 002和961条,其他主要研究还有开胃健脾和压片糖果等,但在果酒、酵素以及健胃消食、恶性肿瘤、免疫力、健脾益气等保健及药膳方面的研究较少。
目前,我国对林果及其营养物质的开发利用主要以初加工及再加工产品为主,主要体现在保健食品、营养配餐、特殊膳食、保健饮料等方面。①关于保健饮料方面专利。苹果醋、复合果蔬汁和秋梨膏等均有较多专利报道。河南省淼雨饮品股份有限公司的王三星[11]2013年分别公开了一种增强免疫力苹果醋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陈崇祥[12]2005年发明公开了一种苹果醋饮料,它是一种很好保健饮料,除含有苹果酸、琥珀酸、乳酸、氨基酸等不饱和酸外,还含有大量被人体吸收的钙、磷、铁、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成分。王永帮[13]2015年发明公开了一种蓝莓宣木瓜复合果蔬汁及其制备方法,添加的蓝莓具有减缓衰老、抗癌、保护视力、增强记忆力、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添加的黄瓜香等多种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江西共青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钟虹光等[14]2020年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果蔬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材料包括芒果、梨、香蕉、蓝莓、枸杞、树莓、桑葚、胡萝卜、木瓜、芦笋,具有抗氧化和增进小肠运动功效的复合果蔬汁饮料。熙可食品(安徽)有限公司的王占地等[15]2017年公开了一种桑葚秋梨膏的制备方法,以梨、桑葚、橘皮、生姜、沙棘汁、半夏曲粉、黑啤酒为主要原料,具有健脾润肺功效,即使脾胃虚寒的患者也可长期服用。顾俊[16]2019年公开了一种秋梨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鲜梨150~200份、老冰糖10~18份、蜂蜜15~20份、柠檬20~25份、枇杷30~36份、红枣35~42份、百合干22~26份、小麦20~25份、银耳18~25份、山药20~25份、杏仁10~17份、罗汉果8~15份。该秋梨膏具有口感好、止咳祛痰效果佳的特点。②关于保健食品方面专利。青岛金佳慧食品有限公司的郭志强[17]2014年公开了一种滋补中药复方保健食品,包括下列物质:麦芽糖、木糖醇、姜汁、当归、肉桂、蜂蜡、蜂蜜、菊芋粉、聚氧丙烯、碳酸氢铵、龙眼肉、牡蛎肉、枸杞、大枣、大蒜、山药、山楂等。该发明提供了一种迅速恢复体能复方保健食品的配方。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萧伟等[18]2016年申请了一种节食减肥期用保健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组分包括蜂蜜、大枣、麦芽、砂仁、山药、阿胶,该发明提供的组合物能够提供节食减肥期人士所需的营养,避免节食减肥期身体免疫力下降,尤其是避免节食减肥人士产生恶心、厌食以及腹痛的问题。③关于营养配餐方面专利。徐州工程学院的张建萍等[19]2018年公开了一种营养代餐包及其制作方法,以玉米粒、核桃仁、花生仁、燕麦片、青麦芽、葡萄干为应用原料,各营养原料均具有药食同源的性质,利用各原料组分之间的营养搭配,实现营养成分的均衡搭配,在提供饱腹感的同时,更注重营养的均衡搭配,可作为早餐的食物替代物。④关于特殊膳食方面专利。建昌帮药业有限公司的宋联强等[20]2019年公开了一种供妊娠反应人群食用的营养粥及其制备方法,由叶酸、山药、莲子、百合、大枣、豆蔻、砂仁、粳米、冰糖制成,既可以减轻妊娠反应,又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作用,同时该食品安全性高、不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对胎儿的生长和发育没有不良影响。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应用原材料进行初加工研制配方食品专利较多,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还较少,可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手段,将理论研究从感官品质向功能活性、保健特性延伸,例如开发含有生物活性物质、低聚糖等因子的具有补益气血功效的高档保健产品。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的蔡木易等[21]2009年公开了一种供术后患者食用含短肽的特殊膳食用食品配方,该食品以食源性短肽为主要原料,添加山药、桑椹、大枣、枸杞子、桂圆、黄精等药食两用中草药提取物,再辅以低聚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组成复合配方。通过食源性短肽、药食两用中草药提取物中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低聚糖等多种因子的共同作用,可以补益气血,辅助提高机体免疫力,调理机体肠道功能,适合于术后患者食用。
具有高营养、高生理活性成分的功能性营养保健品深加工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长远来看,要使药食同源林果产业长期、健康、稳定地发展,有必要加大投入,把更多的林果产品从初加工、再加工产品延伸到深加工产品,从而提高产业附加值,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开发林果的更多功能性食品,更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近20年药食同源林果技术领域竞争态势进行了总体概括和具体分析,专利分析显示中国的药食同源林果技术研究力量的分布情况,了解各省、各机构之间的研发情况,进一步了解药食同源林果技术当前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潜力,为我国政府和企业制定下一步计划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近20年药食同源林果方面专利研究热度很高,特别是2013年以来,中国专利申请量增速迅猛。可见,该领域的技术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技术研发前景广阔,这可能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亚健康等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再加上医食同源的健康饮食观念在东亚文化中普遍受到认可[22-23],药食同源方面专利申请量近年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②药食同源林果方面技术主要集中在A23L、A23F和A23C。关键词主要分布在苹果醋、复合果蔬汁、秋梨膏、开胃健脾和压片糖果等。从功能分析来看,主要集中在提高人体免疫力、辅助各种病症的调理,以及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降低血糖血脂等。从产品分析来看,应用原材料进行初加工研制配方食品较多,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还较少。技术领域主要集中在食品、食料或非酒精饮料、咖啡、茶和乳制品制作方面。 应加强深加工产品研发,形成对各种病症有较明显辅助作用效果的、易被营养吸收的、高附加值产品。
③国内专利申请量安徽、河南、黑龙江及沿海的广东、山东、江苏、广西进入申请量的前7名。内地及西部省份专利申请量少,需要构建和发展药食同源林果产业环境,加强该领域的人才培养。
④根据药食同源林果方面专利技术申请人排名,申请人主要以个人和企业为主,分布较分散。优势单位主要集中在哈尔滨升益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和哈尔滨浩拓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均以研制具有保健功能的汤料或茶为主。建议我国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整合资源,积极进行药食同源林果领域关键技术的攻关研发。重点发展在专利分布较少的领域布局,如保护视力、美容养颜等领域,从而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药食同源林果产业的技术研发正处于蓬勃发展期,其相关领域的专利发表也在逐渐上升,从专利件数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的药食同源林果产业是一个伴随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上升中稳步增长的朝阳行业,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或组织,如韩国、美国等国家在该领域的专利量常年保持一定比例的增长。我国是药食同源的发源地,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应进一步整合资源,科企联合,同时在政策上扶持企业,营造企业创新发展氛围,创出自己的名牌产品,使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走出国门,迈向国外市场。该研究综合分析了专利申请林果方面药食同源技术分布、专利申请情况,对业内人士具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 姜程曦,程锦国,罗婷.药食同源植物的营养价值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1):282-284.
[2] 刘曦.我国药食同源食品行业发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4):29.
[3] 单峰,黄璐琦,郭娟,等.药食同源的历史和发展概况[J].生命科学,2015,27(8):1061-1069.
[4] 杨久香,罗东坤.加强科技管理,提升石油企业科技竞争力[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23):126-129.
[5] 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6] 张畅斌.蓝莓国内专利文献分析[J].天津科技,2014,41(11):45-48.
[7] 王妍.我国苹果专利分析与建议[J].中国科技信息,2018(Z1):18-20.
[8] 李娜,马建霞,瞿海燕.葡萄产业专利技术国际发展态势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9):2786-2789,2828.
[9] 冯永庆,潘叶,秦岭.中国栗相关专利现状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7):137-141.
[10] 李晓曼,孙巍,徐倩,等.基于专利计量的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态势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2018,34(12):221-231.
[11] 王三星.一种增强免疫力苹果醋保健饮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310140188.5[P].2013-07-24.
[12] 陈崇祥.苹果醋饮料:CN200410025891.2[P].2005-01-05.
[13] 王永帮.一种蓝莓宣木瓜复合果蔬汁及其制备方法:CN201510136099.2[P].2015-07-15.
[14] 钟虹光,尧梅香,周明,等.一种复合果蔬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CN201911193325.5[P].2020-02-28.
[15] 王占地,邵则品,侯立志.一种桑葚秋梨膏的制备方法:CN201611233929.4[P].2017-05-10.
[16] 顾俊.一种秋梨膏:CN201710631768.2[P].2019-02-05.
[17] 郭志强.一种滋补中药复方保健食品:CN201310484293.0[P].2014-02-12.
[18] 蕭伟,董兴叶,任伟,等.一种节食减肥期用保健食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CN201610700018.1[P].2018-03-06.
[19] 张建萍,刘恩岐,巫永华,等.一种营养代餐包及其制作方法:CN201810290810.3[P].2018-10-30.
[20] 宋联强,易斌,肖艳皎,等.一种供妊娠反应人群食用的营养粥及其制备方法:CN201910195031.X[P].2019-06-21.
[21] 蔡木易,尹志超,张大超,等.一种供术后患者食用含短肽的特殊膳食用食品配方:CN200810006604.1[P].2009-09-16.
[22] 陈大明,毛开云,江洪波.功能性食品领域专利技术研发态势分析[J].生物产业技术,2015(4):68-73.
[23] 张鑫蕊,张丹.浅析功能性食品领域的专利申请状况及发展趋势[J].中国发明与专利,2013(5):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