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软土地区超大面积无支撑深基坑工程围护设计与监测分析

2021-03-01黄时锋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年2期
关键词:坡顶围护结构墙体

黄时锋

(上海城投水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市201103)

0 引 言

大面积、无支撑基坑工程施工时,围护结构施工、加固施工、无支撑悬臂开挖施工等,导致围护体变形,致使坑外土体变形,引起邻近的地表沉降、建/ 构筑物及地下管线扰动变形。

对无支撑的深基坑施工,基坑开挖较浅时,常规的重力式挡墙等变形易进行有效管控。对深基坑工程,无支撑情况时围护结构的刚度和深度一般较大,插入比远超一般设计范围。在上海软土地区,因软土的高压缩性、高灵敏度、低渗透性等特性,在基坑开挖后,悬臂无支撑支护结构在开挖后墙体变形较大;尤其对超大面积深基坑,无支撑施工时的围护结构特殊设计、坑内加固、开挖顺序等对围护墙体自身和周围环境的变形有直接的关联,在围护设计、施工和监测等积累相关工程经验,将对后续类似项目提供有益的借鉴[1-5]。

1 工程案例背景

1.1 工程概况

某污水处理厂厂区面积达2.9 km2,污水处理设计规模280 万m3/d,居亚洲第一。工程服务面积约1 255 km2,受益人口约712 万。采用减量达标的方式,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尾水排入长江。本工程将庞大的污水处理厂嵌入地下,在地上覆盖足球场、公园。

本文涉及的某地块基坑面积达15 万m2,基坑尺寸515 m×289 m,基坑最大挖深为12.8~15.8 m(见图1、图2)。围护结构为:基坑边按二级放坡,放坡坡度为1∶1.5;放坡后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径1 000 mm/1 200 mm,桩长21.6~27.6 m;坑底采用φ850 三轴搅拌站裙边加固。

图1 地块基坑平面示意图(附分块开挖标识)

1.2 地质条件

场地内除南部原养猪场拆除后地表有水泥地坪和建筑垃圾外,其他地方均为农田,东侧和南侧基坑边界处为海塘备堤(建于20 世纪90 年代,堤身结构主要为素填土)。土堆顶部标高约10 m。拟建场地地貌类型为潮坪地貌类型,场地地势略有起伏,各勘探点孔口标高为3.65~12.45 m,高差为8.80 m。

根据勘察报告可知,地下水潜水水位埋深在0.50~4.60 m,相应标高在2.52~6.48 m,第⑧2层承压水分布,层顶埋深为53.3~59.5 m。根据上海市长期观测资料,(微)承压水水头高度一般均低于潜水位,承压水水头埋深一般为3.0~12.0 m,随季节呈周期性变化。

图2 地块基坑典型剖面示意图(单位:mm)

各土层的力学指标见表1。

表1 地块地层的力学指标

1.3 不良地质

(1)填土:工程场地表层分布有填土,局部厚度较大,填土成分复杂,对本工程基坑开挖有较大影响,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浅部填土的主要组成为①1-1层杂填土、①1-2层素填土、①2层浜填土和①3层吹填土。本工程构筑物基础埋深一般较深,基坑施工时,大部分将被挖除,但局部较厚达9.2 m,对构筑物基础设置造成影响。

(2)软弱土:场地浅部有③、④层淤泥质土分布,土质软弱,具有流变触变特性,工程性质较差,对基坑开挖影响较大。

(3)障碍物:拟建场地部分为拆迁场地,原有建筑下部老的建筑基础及河岸加固基础,对工程影响较大。另外,根据勘探孔施工时揭露有抛石,深度6.0~8.5 m,局部较深约10.4 m,主要为花岗岩石块及碎石。

2 围护结构设计

2.1 二级放坡设计

基坑周围环境较为简单,基坑上部采用1∶1.5二级放坡,放坡高度7m;两级放坡顶平台宽度均为5 m,均设置1200 轻型井点降水井。护坡采用100 mm厚细石混凝土护坡面层C20,内配Ф6.5@200×200。放坡坡顶采用3φ850@1 200 三轴搅拌桩作为坡顶坑外止水帷幕,桩长16 m。

2.2 灌注桩围护设计

二级放坡坡底围护采用桩径1 000 mm/1 200 mm钻孔灌注桩,桩长21.6~27.6 m,共设置2 排排桩,排桩水平向净间距4m;桩间采用850 mm 三轴搅拌桩加固,桩长16~19m;桩顶均采用混凝土1 200 mm×1 000 mm 围檩,1 200 mm×1 000 mm 连梁连接两排围护排桩;300 mm 双层双向φ14@150 厚连板。

2.3 坑内加固设计

坑内裙边加固采用5 m 三轴搅拌桩坑底满堂裙边加固,水泥掺量20%,上部空搅部分水泥掺量大于12%。加固范围为坑底以下5 m。工程经验表明被动区加固对坑内土体抵抗变形的能力较为明显。

2.4 基坑开挖/ 排水

基坑开挖最初按A1→A2→A3→A4→A5 的顺序,实际开挖中围护体水平位移(测斜)变形大且超报警值;后设计调整,开挖采用跳挖方式(采用A1→A3→A5→顺序开挖,挖一块先浇筑一块),分层、分段、跳挖法预留土方达到支护作用。

3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

3.1 监测方案设计

(1)围护墙体测斜监测点,测斜管深度21~27 m(与围护墙等深),测点间距20 m,报警值:最大累计值63 mm,速率:4 mm/d。

(2)土体测斜监测点(位于二级放坡的最外侧),测斜管最大深度35 m,测点间距20 m,报警值:最大累计值63 mm,速率:4 mm/d。

(3)地表沉降监测点,采用深层点布设,测点间距20 m,报警值2‰H(H 为开挖深度,最小累计值32 mm,速率:5 mm/d)。

(4)围护墙顶水平位移监测点,测点间距20 m,报警值:累计20 mm。速率:3 mm/d。

3.2 墙体水平位移(测斜)、土体水平位移(测斜)、地表沉降

(1)根据墙体水平位移(测斜)数据,因围护结构跨中部位受空间效应的约束小,相对位移数据均为最大。墙体测斜最大值约260 mm,约位于基坑西侧中部,后因二级放坡坡顶静压桩施工,致使墙体测斜最大值达到619 mm,静压桩施工的挤土效应致使墙体向坑内变形急剧增大。

基坑阳角处受相邻围护墙间的空间约束,墙体测斜变形显著减小。最大变形量约6~56 mm。基坑东侧围护墙相对不规则,多处阳角致使测斜值显著减小,空间约束对变形影响巨大。但不规则围护体形状会影响施工进度,在设计阶段平衡好可能的变形程度、施工进度、工程造价等关系将会提升项目整体效益。

(2)坑外土体水平位移(测斜)最大值在一般区域均比对应的墙体测斜大(除西侧外),考虑到二级放坡总高度达7 m,悬臂围护墙顶水平位移巨大,可能影响坑外土体测斜值。同时,考虑到大面积开挖,存在可能的潜在滑移面,致使土体内部水平向变形较大。基坑西部区域土体测斜值相对较小,二级放坡坡顶静压桩施工对坑外土体测斜影响相对较小(见图3)。

坑外土体测斜亦遵守空间效应影响,即阳角约束使测斜值显著减小,空间约束对变形影响巨大(见图4)。

图3 墙体水平位移(测斜)最大值分布图

图4 坑外土体水平位移(测斜)最大值分布图

(3)根据坡顶水平位移数据,一般区域(除西侧静压桩施工区外)最大值均出现在坡顶中央部位,最大值约72~125 mm;北侧该值与墙体水平位移(测斜)最大值基本一致,表明墙体底部墙趾几乎无变形;坡顶沉降最大值位置与水平位移最大值位置重叠,最大值约-23~-122 mm。坑外地表沉降最大-24~-93 mm。

西侧因二级放坡坡顶静压桩施工,坡顶呈隆起状态,最大隆起值约267 mm。水平位移最大值与墙体测斜最大值位置重叠,最大值约112 mm。坑外地表沉降最大-30 mm。

4 结 语

本项目大面积、无支撑基坑工程围护设计、施工和监测均取得了成功。

通过对本项目基坑围护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有效措施,成功的实施了本工程基坑工程的施工,有效的控制了基坑围护体自身及周围土体的变形,研究了相关的规律,得出如下结论:

(1)在基坑围护设计阶段有针对性的考虑阳角约束措施,合理利用空间效应,能有效的降低基坑施工导致的变形。在基坑施工阶段采取合理的施工工序及有效的控制开挖时间,能显著的减小基坑自身和周围土体的变形。

(2)大面积无支撑的基坑开挖卸载,墙顶位移巨大。静压桩施工的挤土效应致使邻近土体隆起变形明显,加剧影响区域墙体测斜的变形。

大面积的基坑工程施工对周围土体变形影响很明显。围护体和周围土体变形与施工工序、开挖时间、其他施工等因素紧密关联。采用信息化监测手段和及时反馈,采取更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参数,将成为建设优质工程的目标。

猜你喜欢

坡顶围护结构墙体
模块化蓄热墙体日光温室研究进展
浅谈深基坑咬合桩围护结构的施工技术
重力式门架围护结构在软土深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浅谈UHPC在异形曲面墙体中的应用
垃圾发电厂上的滑雪公园
矿车路线迷宫
矿车路线迷宫
承重型3D板墙体抗震性能数值模拟
地铁基坑围护结构插入比优化研究
秸秆砖在墙体材料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