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型”职业需求为导向的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
2021-03-01刘荣利方欢乐葛维娟刘召娜韩宁娟西安培华学院陕西西安710125
刘荣利,方欢乐,葛维娟,刘召娜,韩宁娟(西安培华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5)
0 引言
依据我校办学目标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通过就业方向分析与调研,目前,我校药学专业毕业生的三大就业岗位包括药物生产与研发,药品经营与管理和医院药学。研究报道显示,我国医药制造能力不断提升,对于药物生产与研发岗位的人才需求大幅增加,而该岗位所需掌握及应用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有机化学理论和实验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1 学情分析
有机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性质、反应机理、相关的化学反应和有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通过课程情况调研分析,部分学生化学基础薄弱,大部分学生普遍反应有机物结构复杂,化学反应机理难,反应方程式多,课程知识点多且章节之间联系紧密,课程内容由浅入深,认为课程学习存在一定难度,部分学生出现记不住、理解不了、学不会、不会用的情况,因此对有机化学理论课程的学习具有畏难情绪,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主动性较低。而大部分学生喜欢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中简单有机物的提取、合成与分离过程训练,学生具有一定的成就感。鉴于此尝试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基础上降低课程难度,注重实验中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2 课程目标
有机化学授课对象为药学本科,开展在大二第一学期,总学时96,总计6学分。有机化学知识贯穿于药学专业知识的始终,是药学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通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以有机化合物制备为核心的制备方法与制备技术的相关知识,能够运用有机化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将来从事药学相关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毕业要求达成关系详见下表1。
表1 有机化学在药学专业中的毕业要求
3 有机化学课程改革措施
3.1 梳理课程主线,优化课程内容
通过有机化学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原理及制备技术,具备有机化合物合成工作思维,形成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的精神意识,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在教学过程中,以药物生产与研发岗位的需求为导向,依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指导思想[1],梳理出以有机化合物制备为主线,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内容整理设计为烃类化合物制备,卤代烃类化合物制备,含氧烃类化合物制备,含氮烃类化合物制备等情境,再在每一个情境下设计若干子项目,每一个子项目的实施都是一个完整的有机化合物制备过程即有机化合物识别、提取/合成、分离、纯化为,让学生不断地进行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渗透思政教育,依据党中央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指示[2],大学教育要做到育人先育德,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正向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科学研究持有敬畏与崇尚之心,努力学习,以“黄鸣龙”“屠呦呦”等当代中国著名的化学家为榜样[3],为促进科学进步、保卫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事业而不断奋斗,成为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公民。
3.2 借助网络平台,丰富教学形式
将传统的线下教学与蓝墨云班课、MOOC、微信、QQ 群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线上教学方法相结合。课前教师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将相应知识点、技能点和职业素养进行分析,编写项目任务书[4]。通过蓝墨云班课发布学习内容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项目任务要求提前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将重难点内容以多媒体课件形式进行汇报,梳理项目学习主线,并按照汇报内容的完整度及熟悉程度进行打分考核。通过项目任务书发布,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对项目内容做出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具体有机合成项目为例,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将项目中所涉及的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反应原理和制备过程进行汇报讲解,再由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兴趣,教师需要做好课堂引导,待学生探讨完成之后,教师不要急于给出结论,应当让学生自行设计合理可行的项目,确保实验的安全性,在教师指导下分组搭建有机化合物提取、合成装置,分离纯化装置,最后进行化合物结构鉴定,通过项目实施完成一个完整的有机化合物制备工作过程。使学生在课堂过程中,学会凭借团队力量,进行科学发现与探索,学生自主参与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实施完成之后,由各个小组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并由教师做出最后的补充总结。最后,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实验考核标准和章节测试题对学生进行项目考核,督促学生做好课堂工作的复习和总结反思。通过翻转课堂和情景教学,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课堂气氛更加活跃,绝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明显提升,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课后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实验报告、知识总结,实验视频录制和课后习题。课余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积极参与学院的创新创业社团,在专业实验室中完成了洗护用品、保健产品的开发,学生的作品曾进行多次的校内校外展出,获得一致好评。
3.3 注重过程评价,科学评定成绩
改革后,有机化学的总评成绩由项目成绩(50%)、期末成绩(20%)、阶段成绩(20%)和平时成绩(10%)组成。项目成绩由课前发布的任务书中所述内容的完成情况给分,主要包括对知识点、技能点的掌握程度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性与熟练度,药品选择及处理的环保性等进行考核,有助于教师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课堂教学的调整。阶段性成绩主要包括学生对与所学项目知识按照模块化总结整理及对不同项目知识点、技能点进行综合检测,便于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复习和知识掌握情况。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与提问,观看教学资源情况等,严格课前和课堂中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和管理。注重全过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学生从课程开始就得做好准备,杜绝学生形成仅把学期末考试作为重点的心里,督促学生平时做好功课,使学生明白知识的学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踏踏实实,从脚下做起。
4 结语
通过有机化学课程的应用型改革与实施,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及格率及成绩优秀率都有了明显的提升,学生对于教学的满意率明显提高。学生利用课余积极参加医药类全国实验技能比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并取得奖项,相较于改革前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然而,课程改革是一条很远的路,需要根据工作岗位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方案,注重培养与提高学生能力,使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岗位时不仅能胜任工作而且能够进行岗位工作的创新,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