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室外展览的探索与思考
——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例

2021-03-01田湘萍

关键词:灯组金沙园艺

田湘萍

长久以来,在普通观众眼中,博物馆陈列展览几乎等同于“场馆中的展览”及“有文物的展览”。 但随着社会发展, 观众素质的普遍提升及参观需求的不断变化, 博物馆陈列展览作为一种有效传播历史知识的大众媒介,正悄然发生改变。 它不再是室内展示和文物展览的代名词, 而是提供全方位文化展示的聚合体。 这种展示不应受限于特定的空间范围和特定载体,而是勇于跳脱场馆和既定形式的桎梏,去寻求更大的展示场域, 在给观众提供讯息和娱乐的同时带来多元文化感受。

作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一级博物馆、4A 级旅游景区,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展陈形式创新,以多元方式传播古蜀文明,不仅精心构筑“5+1”金沙特色室内展示体系①,还将展览延伸至博物馆园区,以丰富多彩的展示手段、开放包容的展示视角,开创了博物馆展览新空间。

一、 实践案例

“成都金沙太阳节”(以下简称“太阳节”) 是金沙遗址博物馆自2009 年春节始创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惠民活动,截至2020 年,已走过12 个春秋(表1),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近千万人次。 太阳节充分利用金沙遗址博物馆开阔园区的空间优势, 倾力打造出以古蜀文明为主线,有机融合图片展、创意灯组、精品园艺、活态展演为一体的室外展陈体系。

1.图片展览——室内外展示交相辉映。 图片展览是一种颇为重要且常见的展陈形式,因图片内容的生动活泼、形式设计的灵活多变以及良好的场地适应性,备受策展团队和观众青睐,日益成为文物展览展示的重要补充。 为丰富太阳节文化展示内容,提高游客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太阳节期间精心策划和组织了多个室外展览,将室内展示延伸至博物馆园区,充分利用图片展览的形式设计美感,有机融合传统文化,选址博物馆园区适宜位置, 为观众带来知识与美感的双重享受。 如第八届太阳节期间,金沙遗址博物馆在博物馆园区举办了“对话罗马”图片展览,该图片展览分为“同一时空下的成都与罗马”和“罗马帝国”两个部分,在特制的弧形展板上以精选图片搭配简短文字,为观众带来古罗马城市、军队、贸易、神话、艺术、娱乐等历史知识。 这些知识与当时展厅内举办的“永恒之城——古罗马的辉煌”展览遥相呼应,较好地补充、完善了相关展览内容,受到观众好评。 (图1)

表1 历届“成都金沙太阳节”一览表

2.创意灯组——创新展览新形式。灯会是人类社会民俗文化发展的结晶,始于唐朝,至今已成为增强民族自豪感、增进居民幸福感、激发城市活力的节庆法宝。 古往今来,作为灯会的主要角色,灯组以绚丽、夺目、易于创作等特点,在无数能工巧匠手中迸发出强大活力,吸引着众人目光。

自2009 年创办第一届太阳节开始,金沙遗址博物馆便在思考如何利用传统彩灯, 激发传统文化魅力,真正让文物“活起来”。 基于这样的文化传播使命, 每一届太阳节在灯组的内容和形式设计上力求创新和突破,在保留传统灯会张灯结彩、五彩纷呈艺术效果的基础上,赋予灯组鲜明强烈的文化特色。 不仅仅是彩灯展示, 太阳节灯组更是一场极富视觉与文化双重享受的大型室外展览, 这样的展览既可以平衡一般室内展览的内容过于学术专业性与观众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 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室内展览不能表现的内容。 如第一届太阳节用灯组模拟展示了古蜀先民祭祀太阳的场景; 第二届太阳节以古蜀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神树为原型,打造“通天神树”创意灯组,呈现古人沟通天地与希冀“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第三届太阳节复原展示金沙遗址九柱祭台, 再现古蜀先民肩扛象牙庄严祭祀的仪式大典; 第四届太阳节以金沙遗址出土象牙为创作源泉,打造“象牙祭”主题灯组;(图2)第五届太阳节以金沙遗址出土大榕树根为创作原型, 将传统彩灯与现代舞台技术相结合,在遗址园区打造高18 米的魔幻灯组“神树苑”;第六届太阳节以象牙、金器、铜器等金沙遗址出土器物为灯组设计元素, 倾力打造古蜀先民“水灵之祭”;第七届太阳节以四川成都天回镇老官山西汉木椁墓出土的提花织机模型为设计灵感,搭建大型灯组“溢彩蜀锦”,再现了古代南丝路文化的繁盛景象;第八届太阳节以“秦汉成都与古罗马文明”为主题,利用传统彩灯重现秦汉成都与古罗马帝国在东西方历史上的辉煌艺术成就。 (图3)

3.精品园艺——延伸展览新空间。我国园艺文化历史悠久,既有恢弘大气、布局严谨的皇家园林,也有精致脱俗、结构灵活的私家园林。 好的园艺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在现代城市节奏日益加快的当下,精品园艺的发展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金沙花市”是2014 年太阳节开始创设的特色园艺展区, 选址于金沙遗址博物馆园区东南角的草坪地带, 以数量可观、 造型各异的美丽花卉组成近两千平方米的花海。2016 年以来,“金沙花市”与室内展览相结合,通过选取展览的典型文化元素进行创新园艺设计, 打造出极富文化内涵的鲜花园艺景观。 如第八届太阳节配合“永恒之城——古罗马的辉煌”展览,以“罗马花园”为主题,于草坪上铺设数间意式田园花房,将罗马雕塑和欧洲喷泉点缀其中,再辅以上万盆洋水仙、百合、郁金香、大花蕙兰等珍贵花卉组成浪漫花海,让游客仿佛置身罗马花园;第九届太阳节围绕“古埃及——法老与神的世界”展览主题,以各式花卉打造大小不一的“金字塔群”;(图4)第十届太阳节围绕“庞贝:瞬间与永恒”展览内容,选取仙客来、玛格丽特、西德娟、郁金香、三色堇、欧洲报春花等数十万盆新品花卉打造出庞贝“维苏威火山”; 第十一届太阳节围绕“玛雅的世界: 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藏古代玛雅艺术品特展”内容,以园林花卉形式向观众展示玛雅世界的文化遗存以及墨西哥多民族传统手工艺;第十二届太阳节围绕“金玉琅琅——清代宫廷仪典与生活”特展,以新鲜花卉打造清代宫廷盆景及传统古风园艺小品。 以上特色园艺在给人强烈视觉冲击的同时,亦呼应了室内展览内容,延伸了展览文化内涵。

图1 第八届太阳节“对话罗马”图片展览

图2 第四届太阳节“象牙祭”灯组

图3 第八届太阳节“汉风长廊”灯组

4.活态展演——实现多元文化展示。 自2006 年5 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名单以来,各地非遗犹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围绕各种非遗项目展示的节日、展演主题活动层出不穷。 也正是非遗的特殊形态及文化内涵,决定了非遗展示大多采取活态表演方式为主, 以求能客观真实地传播、展示非遗文化。 历届太阳节不乏非遗展示, 如第六届太阳节在金沙遗址博物馆园区布设“贵州风情园”,开展以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展演活动,向来往观众展示贵州泥哨、银饰制作、侗族大歌、反排木鼓舞等独具特色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第七届太阳节在金沙遗址博物馆下沉式广场倾力打造 “活力非洲——非洲文化风情园”,向来往观众展示南非乐鼓、饰品、美食以及歌舞表演等非洲文化风情;(图5)第九届太阳节在“金沙花市”中打造古埃及太阳船舞台,身着埃及服饰的演员们表演埃及双人舞、埃及鼓演奏、埃及非遗特色演出等节目, 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宣传古埃及文明。 此外,作为太阳节的经典保留节目,太阳节演艺活动专门融入金沙文化元素,创意设计并举行“《金沙》音乐剧片段表演”“古蜀祭祀”“金沙巡游”等活态展演,以舞台演出、祭祀表演或巡游的方式,将观众带入三千年前的古蜀王国。

二、博物馆室外展览的特点及优势

1.形式灵活。 作为室内展览的有效延伸,得益于优越的场地条件,室外展览能以更为灵活、生动的形式吸引观众。 无论是简单易读的图片展览、流光溢彩的灯组展示,还是高雅宜人的精品园艺,抑或抓人眼球的活态展演, 均充分反映出室外展览突破室内展示单一性、场地局限性,形成一种极具形式美、动静结合的时空艺术表达形式, 给观众带来多元文化体验。 以彩灯为例,彩灯是延续数千年的中华民族艺术瑰宝。 彩灯制作不仅是一种传统技艺,也是一种历久不衰的艺术形式。 从最初的形式设计,到制作中的打样、造型、配色、分色裱糊、贴金线,再到手工绘制、分色晕染、晾干处理,做一组简单的彩灯可能需要历时一个多星期。 复杂的彩灯还需要安装动力装置,如鸟兽、人物的动作,以表达出一定的故事情节,然后进行组装,费时更长。 这样制作出来的灯组往往兼具平面和立体艺术,加上适宜的灯光装置,在黑夜的映衬下达到五彩缤纷、流光溢彩的视觉效果。

图4 第九届太阳节“金字塔群”园艺

图5 第七届太阳节非洲鼓表演

2.内容丰富。 相较于空间受限的室内展览,室外展览不受层高、狭小空间因素影响,在展品选择和内容创造上更具优势。 博物馆展厅层高与展品体量、展厅面积大小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展品较高、展厅面积大,需要的展厅层高也较高,使之形成一个相对舒适的观展环境。 目前,国内博物馆的展厅层高一般都在4.5~5.5 米之间,单个展厅面积也多介于600~1500平方米之间,在这样的高度和面积里,可以选择的展品是有限的,与之相对应的展览内容也难以发挥。 针对高体量的展品,如恐龙标本、飞机模型等,选择在空旷的室外进行展示,不仅可以充分表现展品之美,还可以因地制宜地根据地形地貌特征打造不同风格的展示区域, 提升展览形式美感, 扩充展览内容。2013 年, 金沙遗址博物馆联合自贡恐龙博物馆举办“重返侏罗纪——室外恐龙展”,精选22 件一比一仿真恐龙和2 件恐龙化石模型, 涵盖三叠纪肉食恐龙祖先腔骨龙、陆生巨无霸侏罗纪时期腕龙、天府峨眉龙、原角龙、霸王龙等种类。 该展览特地选址博物馆园区西山,依据西山山形地势摆放展品,将展品巧妙融入环境当中,引爆了参观热潮。 (图6、图7)

3. 受众更广。 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传播的前沿阵地,受到多方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将博物馆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和游览休憩之地。 更多的博物馆跳出以往的单纯馆舍范围,形成“馆舍+园区”的博物馆新模式。 而如何充分利用博物馆园区,有效延伸室内展览,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实现文化精准传播,已经成为当代博物馆展陈研究的一个新内容和方向。 以金沙遗址博物馆为例, 博物馆占地面积30 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5000 平方米,余下265000 平方米均为博物馆园区,“玉石之路”“乌木林”“金沙鹿苑”“水景广场”“太阳神鸟雕塑” 等特色文化景观点缀在园区各处, 为入园游客带来古蜀文化熏陶。 据统计①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内部资料,成都锦睿文创旅游发展中心:《2019 年成都市金沙遗址博物馆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2020 年3 月。,2019 年参观金沙遗址博物馆的游客达180 万人次,超六成人来馆次数在2 次及以上, 来馆次数3 次及以上的游客占44.35%。 博物馆“亲情卡”“年卡”以及重要节假日免费的门票优惠政策, 吸引了众多博物馆周边居民多次前往观看, 而环境优美又富含文化韵味的园区自然成了游客入馆的又一重要原因。 无论是在清晨雾霭中打太极, 还是在阳光灿烂的午后徐徐散步,博物馆园区区别于普通公园,正以一种不可忽视的姿态影响着博物馆观众的行为取向, 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游览”“休憩”“教育”“传播”等方面的重要职能。

三、博物馆室外展览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经费制约。室外展览由于灵活的形式以及相对扩大的场地,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经费,以达到完美的展示效果,但目前国内博物馆多数以公益性为主,并无多余经费,甚至时常面临经费短缺的尴尬状态。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经费,再好的展览选题和陈列设计也无用武之地。 经费问题已成为影响当代博物馆业务工作开展和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图6 第五届太阳节“重返侏罗纪——室外恐龙展”

图7 “重返侏罗纪——室外恐龙展”模拟考古发掘活动

2.天气影响。 显而易见,室外展览所受影响中最直接的因素就是天气状况。 天气状况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游客参观质量, 也对展品的陈列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图片展览来说,要想克服恶劣天气带来的影响, 首先在展架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其牢固性和耐腐蚀性。 其次,展架画布宜选择防水防晒的喷绘布,还能保证较高的显色性。 目前市面上使用较多的是科宝布, 该布料最大的特点是具备优良的喷绘吸墨性及较强的色彩表现力, 尤其适合在户外使用。 对灯组这种展览形式,需要更多考虑灯光使用的安全性, 在充分保证用电安全的基础上兼顾灯光美感。 对园艺类展览来说,需要在展览形式及展品选择上多加考量,花卉大多娇弱,受不了风雨摧残,形式上可以考虑搭建展示棚或特制花架, 展品上可以选择适合户外养护的迎春花、连翘、杜鹃、海棠、马蹄莲、牡丹、木槿、玫瑰花等。 对于活态展演,则需要灵活把控展演的时间和方式, 将户外展演可能遇到的风险降至最低。

3.既凸显特色又要融入整体环境。博物馆展览在当今人们的工作、 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优秀展览在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 能给人以启迪, 而这些展览也几乎无一例外都强调自身特色,不论是风格各异的陈列展示, 还是丰富多样的配套活动, 都尽量贴合展览主题和内容进行原创性设计,取得不错的展示效果。 可以说,博物馆展览要避免“千篇一律”,必须也只能坚持挖掘和凸显自身特色。 优秀的室外展览同样如此,除了要在展位选择和布置上独出心裁之外, 还需要量身打造独特适宜的展陈设计方案,颇具难度。 而展览置身于博物馆室外大环境中,由于体量小,容易被弱化,如果在空间选择、展品布置、展陈设计等方面再做得不好,容易给人以分离和突兀感,甚至会打破博物馆整体环境的美感,过犹不及。

一句话,博物馆室外展览想要做出特色,既要在展陈形式上大胆突破, 又要充分考虑自身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不是件容易的事。

四、博物馆室外展览需要注意的两个方面

1.陈列设计方面。任何一个展览都离不开陈列设计。 室外展览的陈列设计由于涉及室外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室外展览首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巧妙融入室外整体环境,并与之相协调。 在陈列布局上,要根据展览内容及室外条件调整和确定展示空间范围,不论是连续性,还是分段式展示,都要充分保证展示内容的连贯性和展示效果;在路线规划上,提前规划并因地制宜地设置参观路线, 尽量不让观众走“回头路”,可依据室外山形地势设置参观路线,移步易景,使展览无形中融入当下环境;在形式设计上,要大胆创新,充分利用室外大空间打造展览展示区域,合理利用室外环境的绿植和花卉,强调和突出统一、协调的环境美,让展品自觉融入其中。 此外,室外展览还需凸显自身特色,避免“千展一面”。 除了上述提到的展陈设计手段外,在观众互动参与上可多做尝试,根据不同展览内容和主题,选取室外合适场地,借助多媒体互动装置或组织相关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2.灯光照明方面。室外展览要想充分利用室外环境打造精品展览, 精准适宜的照明设计方案必不可少。 首先,需要制定一个既能保证展品安全,又贴合展览主题的展陈照明方案。 必须严格按照《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GB/T23863—2009)中不同类别展品照度的标准和要求,尽可能减少室外紫外线和红外线的有害辐射, 要注意那些对光比较敏感和特别敏感的展品,有针对性地选用合适照度的灯具,如照度值低于50lx 的动物标本、绘画类、织绣作品、彩绘陶器等,最好为其专门搭建合适的展架和展台, 遮挡过多的自然光,选用照度低于50lx 的灯具。在保证展品安全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展览主题、凸显展览特色文化的照明方案。 其次,应充分合理地使用自然光,适当补充人工照明。 光源是室外展览展示的一个明显优势,但过多光源也会造成过犹不及的负面影响, 抛开不同类别展品对安全照度的要求, 太阳直射易引起人眼不适, 自然光下的展览也没有办法突出个别展品和“讲好故事”,展陈效果会大打折扣。 优秀的室外展览应考虑降低阳光直射带来的副作用, 可选择自动或手动控制的遮阳装置, 根据光照变化随时调节光通量,再依据展品特性选用射灯、聚光灯等合适灯具。

总之,无论是常见的图片展览,还是以创意灯组、花卉园艺、活态展演等形式为载体的新型展览,博物馆室外展览要想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宣教职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需要在展位选择、展品布置、陈列设计、灯光照明等方面勤思考、多实践、勇创新,还需要充分考虑展览与博物馆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在凸显自身特色的同时积极融入当下环境,取得“1+1>2”的效果。

猜你喜欢

灯组金沙园艺
成都好特园艺有限公司
基于Python的车灯动画效果数据化技术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一带一路》灯组、《瓷器宫灯王》灯组
园艺奇葩
自然教育《小蚂蚁的生日会》教案
灯会庙市嘉年华 欢乐共享中国年
园艺
浅析彩绘与自贡彩灯的关系
《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