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量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

2021-03-01钟静

医疗装备 2021年24期
关键词:透明膜血气呼吸机

钟静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新生儿科 (福建宁德 352100)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是小儿呼吸科常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衰竭、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呻吟,该病起病急且发展迅速,病死率极高,因而急需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1]。目前,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SIMV)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常规治疗方法,通过气管插管对患儿实施给氧,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的症状,但在气道建立过程中易对患儿肺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安全性较低,临床应用受限[2]。流量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呼吸机无需气管插管,在较短时间内即可维持正常的氧气供应,且并发症少,临床多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3]。本研究旨在对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接受治疗的99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9例)和试验组(50例),所有患儿均未中途退出。对照组男26例,女23例;体质量1 710~3 870 g,平均(2 477.45±47.16)g;胎龄30~40周,平均(34.60±2.16)周。试验组男25例,女25例;体质量1 750~3 750 g,平均(2 476.98±47.18)g;胎龄30~40周,平均(34.40±2.35)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诊断标准:符合《实用小儿呼吸病学》[4]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相关诊断标准。纳入标准:胎龄30~41周;经X线胸片诊断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排除标准:伴有严重免疫系统疾病;伴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等。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SIMV治疗,给予患儿常规气管插管,将药液温度加至37 ℃,采用注射器将1/3的药量滴入至气管内,若患儿无明显气道梗阻症状,则用药6 h内不给予吸痰处理。采用苏菲呼吸机(F.Stephan GmbH Medizintechnik,型号 Sophie)行机械通气。

试验组采用呼吸机(CareFusion,型号 SiPAP)治疗,患儿仰卧于辐射床,对其鼻腔、口腔及呼吸道的分泌物及时进行清理,确保患儿呼吸道保持通畅状态,检查呼吸机湿化情况,装置是否完整,管道是否通畅,并根据患儿自身情况选择鼻塞,以确保其舒适程度,将鼻塞塞入患儿双侧鼻腔内,并成功将面罩固定于患儿面部,调整呼吸机参数:流量8~10 L/min,呼吸末压力5 cmH2O,氧浓度25%~60%,并按患儿病情适当调整。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均连续治疗7 d。

1.3 评价指标

(1)临床疗效: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5]评估临床疗效,显效,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完全好转,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在一定程度好转,症状有所减轻;无效,患儿各项指标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两组给氧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3)血气分析指标:治疗前后采集患儿动脉血5 ml,采用ABL90血气分析仪(上海朗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检测两组动脉血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和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给氧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给氧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给氧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2.3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PaCO2、PaO2、血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2低于治疗前,PaO2、血pH值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PaCO2低于对照组,PaO2、血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

3 讨论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病原因为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肺泡塌陷且肺顺应性下降,从而造成呼吸困难,多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且均呈进行性加重,持续发展甚至可引发患儿呼吸衰竭[6]。目前,临床上常用SIMV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SIMV属于一种通气模式,操作简单、直接,通过气管插管给氧,即可改善肺泡通气,但会引起较多并发症,不利于患儿病情恢复[7]。

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是指在患儿呼气时给予正压力,推动患儿呼气,减少肺泡液体渗出,从而改善患儿肺部通气功能,且流量CPAP呼吸机可鼓励患儿进行自主呼吸,减少因呼吸机引起的损伤、感染等情况的发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8]。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给氧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给予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可缩短患儿给氧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与符梅竹等[9]研究结果一致。血气分析指标可反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展,血pH值是指血液内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其可影响机体内所有细胞的生化改变;PaO2表示机体动脉血中由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张力,可反映机体的缺氧情况;PaCO2是指机体动脉血中由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张力,上述指标均为重要的血气分析指标,血pH值、PaO2水平升高、PaCO2水平降低,表明患儿气道功能有所改善[10]。流量CPAP呼吸机可将患儿萎缩的肺泡重新扩张,将肺容量及残气量增加,患儿肺内靠近右心端的血液分流明显得到改善,增加呼吸道通气量,并使肺表面活性物质水平趋于正常,从而改善患儿低血氧状态,改善气道功能,促进患儿康复[11]。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的血pH值、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给予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可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减轻患儿病情,与侯怡等[12]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给予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可明显缩短患儿给氧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临床总有效率。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仍需进一步扩大研究中心证实结论。

猜你喜欢

透明膜血气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观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经X线鉴别诊断实际价值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DR诊断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衰血气分析与预后探讨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