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式对胃癌患者临床效果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2021-03-01李益明

医疗装备 2021年24期
关键词:开腹标志物胃癌

李益明

永安市立医院 (福建永安 366000)

胃癌是肿瘤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二位,其病死率仅次于肺癌[1]。传统开腹手术是临床治疗胃癌患者最常用的手术方法。该手术可完全暴露术野,便于操作,但切口较大,术后患者易发生切口感染,延长其恢复时间[2]。近年来,随着微创医学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该术式无需开腹,只需通过置入腹腔探头及腔镜操作器械即可切除患者体内的肿瘤,可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便于患者切口愈合[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胃癌患者临床效果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56例胃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8例。对照组男15例,女13例;年龄40~77岁,平均(64.05±8.35)岁;肿瘤部位:胃窦10例,胃体8例,贲门10例。试验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42~80岁,平均(65.34±8.45)岁;肿瘤部位:胃窦12例,胃体10例,贲门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符合《早期胃癌诊断和治疗》[4]中关于胃癌的诊断标准;术前经胃镜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癌;临床资料完整;意识清醒且愿意配合治疗;未接受过相关手术。排除标准: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等心功能不全;合并心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合并精神障碍、无法进行正常沟通;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存在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合并感染性或免疫性疾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合并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患者取平卧位;在上腹部正中绕脐部位做一10~15 cm切口,暴露腹腔,探查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及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切除肿瘤,清扫淋巴结;关闭腹腔;术后给予患者预防性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试验组行腹腔镜手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后,患者取头高脚低位;用气腹针建立二氧化碳气腹,经脐孔下缘做一10 mm切口,置入10 mm套管戳卡,再置入腹腔镜(美国史赛克公司,型号1288HD),探查肿瘤的部位、大小及是否发生浸润、转移;然后分别于左上腹腋前线肋缘下做一12 mm切口,脐左侧锁骨中线处做一5 mm切口,右侧相对位置做两个5 mm切口,分别置入四个套管戳卡,用超声刀(北京安和加利尔科技有限公司,型号 AH-600)解剖游离、断扎主要血管,清扫胃周淋巴结;在上腹部做一5~7 cm辅助切口,完成肿瘤的切除吻合,并置入引流管;关闭腹腔;术后措施同对照组。

1.3 评价指标

(1)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2)记录两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分别于手术前后采集两组5 ml空腹静脉血,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处理(离心速度3 000 r/min,离心时间15 min)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3)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吻合口瘘、肠梗阻及切口感染等。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试验组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2.2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术前,两组血清CEA、CA125及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CEA、CA125及CA19-9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血清CEA、CA125及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5]。临床资料显示,早期胃癌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一旦发现有症状,多数已进入进展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心理健康[6]。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延长胃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具有重要的意义。手术、放化疗及综合治疗是临床上治疗胃癌患者的常用方法,其中,手术是临床治愈率较高的一种治疗方式[7]。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其原因为,腹腔镜手术的操作难度较大,延长了手术时间。传统开腹手术可使治疗部位完全暴露在术者视野中,具有操作方便、快捷等优势,但该手术切口较大,对患者造成的创伤也较大,术后其恢复的时间较久[8];腹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微创手术,避免了传统开腹手术的弊端,无需暴露患者的脏器即可切除肿瘤,可减少术中出血量[9]。

陈大勇[10]的研究指出,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均可降低胃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两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试验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肿瘤标志物是诊断恶性肿瘤、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其中,CA125是一种糖蛋白复合物,当患者出现恶性肿瘤时,其体内的CA125水平可明显升高;血清CEA、CA19-9均属于高分子糖蛋白,在胃部肿瘤患者的血清中呈高表达状态,并与胃癌患者的病情发作有相关性;上述三项指标均可作为判断胃部肿瘤是否发生恶变的重要指标[11-13]。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切口更小,术后患者出血量更少,术后卧床时间更短,故可降低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该结果与卫庆文等[14]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癌患者可缩小手术切口,减少术中出血量,还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

猜你喜欢

开腹标志物胃癌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