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国政协“洋委员”的故事

2021-03-01刘国忠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3期
关键词:工作

文/刘国忠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些长期在中国工作生活并加入中国籍的国际友人先后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马海德、爱泼斯坦等还被推选为政协常委。在这些“洋委员”中,除政协常委马海德、爱泼斯坦外,委员陈必娣、魏璐诗、沙博理等都曾以各种方式参与支持早期的中国工合运动。20世纪80年代工合恢复活动后,他们又积极参与,在继承和弘扬“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促进工合合作社发展以及国际交流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早年目睹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投身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

陈必娣: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充满了敬仰和希望

陈必娣(Betty Chandler,1915—2006),女,1915年5月6日出生在加拿大温雷帕克市,7岁时随全家移居美国西部的俄勒冈州。1936年至1937年以交换生的身份到中国广州岭南大学学习。1937年,结束学习的陈必娣从香港经上海、南京到达北平,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而滞留北京。在北平,看到一批批与日本侵略军英勇作战而负伤的中国军人无人护理的惨状,她参加了外国团体组织的伤员护理工作。为了让世界了解日军暴行,陈必娣秘密买下美国记者在沦陷区拍摄的日军残杀中国人的照片,冒着风险将它们带出日军关卡送到美国,并将其中一张在美国的报纸上刊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反响,引起了美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命运的强烈关注。

1938年,陈必娣完成了奥尔根大学的学业到密歇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系学习,其间结识了在这家医院胸外科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张纪正,后结为夫妻。1941年陈必娣随丈夫来到中国,在天津安了家,1942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出生。此后,陈必娣除了料理家务,还给上海的一家进步刊物《密勒氏评论报》撰稿。亲身经历、目睹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压迫下的悲惨生活,陈必娣对苦难的中国人民产生了深刻的同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充满了敬仰和希望。

在接到美国领事馆的通知要她全家撤回美国并提供合适的工作时,陈必娣却平静地告诉领事馆的官员,她要留在中国,要参与这个新生国家的建设。从此,陈必娣便将自己的命运与中国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她不仅向美国的朋友和新闻媒体宣传中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而且积极热情地参与中国所关注的有关促进世界和平的事业。

魏璐诗:为英文刊物撰稿介绍中国人民的生活

魏璐诗(Ruth F. Weiss,1908—2006),1908年12月11日出生在奥地利,1932年从维也纳大学毕业并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大学毕业后,魏璐诗怀着对中国的好奇,离开故乡维也纳,于1933年10月2日到达上海,计划用六个月的时间看看这个国家。在上海期间,魏璐诗结识了在上海工部局工作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艾黎带她参观了普通工人居住的贫民窟和简陋的车间,看到了吃住在机器旁或阁楼的储物间里干活的童工,使她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带给底层劳动人民的苦难。一年之后,魏璐诗还在上海,因为她想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家和人民。

魏璐诗(1918—2006)

陈必娣(1915—2006)

沙博理(1915—2014)

留在上海的魏璐诗参加了艾黎、马海德和汉斯·希伯夫妇等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并为这个学习小组打印英文的学习材料,材料的内容有关于亚细亚社会革命道路的论述,有讲述社会发展史的《马列经济文选》等。在这期间,她认识了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并通过史沫特莱认识了宋庆龄、鲁迅等人,这使魏璐诗在上海的生活具有了新的意义。在上海,她成了史沫特莱革命活动的得力助手,为史沫特莱做翻译,帮助散发革命材料,采访进步学生的革命活动,参加学生到上海郊区等地的抗日宣传活动。她怀着对中国革命的关切和对中国人民苦难的同情,为上海的英文进步刊物《中国呼声》撰写介绍中国人民生活的文章。

1937年魏璐诗获得一个到四川成都工作的机会,就在她离开上海前日本入侵者发动了对上海的空袭。魏璐诗于9月到达成都,在华西大学、中央大学医学院担任外语教学工作。在成都,魏璐诗积极投身工合工作,积极参与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工作,以行动支持路易·艾黎所推动的工合运动。1939年,以四川建设委员会委员长何波恒将军为主席的工合成都促进会成立,魏璐诗积极参加了促进会并被选为促进会的秘书。魏璐诗作为秘书,积极参与工合协会成都促进会的筹建工作,负责工合工作的宣传,撰写有关合作社情况的报告。工合国际委员会迁至成都后,魏璐诗又积极参与了工合国际委员会的工作。1943年魏璐诗到重庆工作之后,协助宋庆龄重建保卫中国同盟并担任中央委员会委员,同时配合宋庆龄、路易·艾黎为工合国际做各种对外宣传工作。

沙博理:由同情转而投身中国革命

沙博理(Sidney Shapiro,1915—2014),1915年12月23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37年于圣约翰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担任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应征入伍,退役后分别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耶鲁大学学习中文。1947年4月,沙博理来到中国上海,不久,他结识了著名演员和作家凤子(原名封季壬),沙博理通过凤子接触了进步的中外人士,认识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并由同情转而投身中国革命。在上海,沙博理重新当起了律师,并且担任了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的法律顾问,开始接触和了解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正是在1947年4月的工合协会会议上,沙博理第一次见到了路易·艾黎。艾黎当时是工合协会山丹培黎工艺技术学校的校长,这次会议内容之一就是商讨工合和培黎学校今后工作如何开展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艾黎移居北京后,沙博理每星期或每两个星期都要和艾黎、马海德等“老资格的人”在一起相聚,这种聚会增加了沙博理的中国文化和政治基础。

加入中国国籍,投身新中国的对外宣传事业

20世纪60年代初,陈必娣到北京,在外文出版社任英文专家,主要工作是撰写英文稿件,同时兼做英文校对。1963年陈必娣加入了中国国籍。成为中国正式公民的陈必娣一直在出版部门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工作,编辑了难以数计的英文版儿童读物、画册、医学和科技著作,她的工作得到了中国人民的肯定和赞扬,曾先后三次与其他国际友人或妇女代表一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之后,陈必娣先后多次赴美探亲,在美期间,她积极介绍中国的发展变化,努力促进中美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中美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1983年,陈必娣被推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并历任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作为政协委员,她认真履行委员职责,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政议政,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51年魏璐诗应邀回到中国,在北京国际新闻局(外文局前身)任英语专家。1955年魏璐诗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魏璐诗先后在国际新闻局、外文出版社做英文和德文工作,1965年以后,魏璐诗成为《人民画报》的德文专家,负责通读和审定《人民画报》德文版的稿件。此外,魏璐诗还坚持为香港《大公报》《东方地平线》等报刊撰稿,宣传中国人民的精神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1983年魏璐诗被推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届连任。

1949年10月1日沙博理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从此定居中国。因为有外文优势,新中国成立后,沙博理在对外文化联络局和国家外文局担任英文翻译。1951年10月,作为创刊人之一,沙博理与叶君健、杨宪益、戴乃迭共同创办英文版《中国文学》,并从事译审工作。1952年《中国文学》归入了国家成立的外文出版社。外文出版社每年都安排外国专家到全国各地调查访问,而这些访问活动使沙博理进一步了解到了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成就,看到了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坚定了他对中国发展的信心。1963年,沙博理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的沙博理感到了新生活的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中国文学的翻译工作,宣传中国的文化。在赴美探亲时,他实事求是地宣传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宣传中国的建设事业,努力增进中美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1983年沙博理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此后,这一身份保留了31年之久。作为政协委员,沙博理认真履行职责,积极献言建策,关心、支持国家的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继续倾力参与国际传播和对外文化交流,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陈必娣、魏璐诗、沙博理同爱泼斯坦都是全国政协新闻出版界的委员,为了促进中国的对外出版事业,他们在担任政协委员后,集体提出议案,呼吁外文出版要有针对性,并提出改进对外宣传工作的建议,这对改革开放初期的国际交流事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加入恢复活动后的工合,投身新时期工合事业

1987年工合国际恢复活动后,陈必娣志愿担任司库,负责工合国际的财务,直到1996年。工合国际恢复活动之初,工作繁杂,除参加工合国际的各项重要活动外,陈必娣能够认真细致地做好财务工作。工作中,她严谨细致,虽然年事已高,但对工作一点都不马虎。她每年都要向委员会报告财务情况,为委员会的发展提出建议意见。除财务工作外,陈必娣还利用各种机会宣传工合,扩大新时期工合国际在国内外的影响,争取国际友好组织和人士对新时期工合国际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在推动工合国际的健康发展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后,魏璐诗支持工合协会恢复工作,并担任恢复后的工合协会顾问。1984年3月19日作为工合协会的顾问,魏璐诗与罗俊理事长、卢广绵、毕平非等老工合的同志们一道出席了工合恢复后成立的第一个合作社——北京病残青年民间工艺美术生产合作社的成立大会。戴上合作社制作的“工合”红三角胸章,魏璐诗等老“工合”的同志们抚今追昔,倍感亲切。此后,魏路诗还以实际行动支持合作社的发展,不仅帮助合作社开发新产品,而且还促成她的美国朋友特意订购了几千套合作社的信笺、信封等产品,为合作社的发展献计出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艾黎积极推动工合的恢复时,沙博理积极参与,积极支持工合恢复活动后在北京创办生产合作社的工作。1985年夏,在艾黎重新组织的工合国际委员会的筹备中,沙博理任委员。从1947年到中国接触工合工作开始,不同的时期,沙博理与工合的推动者们从相识到相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永远不会忘记:最好的朋友马海德医生曾给过的许多人生指引和忠告,给予他许多帮助的良师益友路易·艾黎,鼓励他开始写自传和回忆录的了不起的埃德加·斯诺。受他们的影响,沙博理也为服务人民的工合运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工合运动的发展与国际友好人士的参与和支持密不可分。陈必娣、魏璐诗和沙博理,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前来到中国,目睹中国人民的苦难生活,积极投身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以各种方式支持工合早期的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先后成为正式的中国公民,把自己融入中国普通民众之中,积极参加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们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为新时期中国的建设建言献策。他们积极推动、参与工合工作的恢复,为合作社在中国的发展献计出力。工作中,他们踏实勤奋、任劳任怨、甘于奉献,从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地位,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把“努力干,一起干”的工合精神贯穿始终,为工合人树立了永远的丰碑,是鼓舞所有工合人继续前进的力量。

猜你喜欢

工作
我的工作
养工作比换工作更重要
工作能让人幸福吗
不工作,爽飞了?
工作至死何所用
选工作
厌烦工作了该如何自救
工作的喜与悲
工作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