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助推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
——“建党百年:文化强国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综述
2021-02-28邵明华
■ 邵明华 刘 鹏
2021 年4 月17 日,“建党百年:文化强国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高端论坛在枣庄市台儿庄古城顺利召开。此次论坛由山东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山东大学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山东省台儿庄古城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共有来自中华文化促进会、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以及来自全国的相关政府部门、企业界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代表出席此次论坛。
一、文化强国与文化立国的战略定位
迈入“十四五”时期,我国正式明确了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时间。在此背景之下,思考“何为文化强国”“衡量文化强国的指标何在”“何为文化强国的战略命题”等问题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道路上所必须直面和回应的重大问题。因此,探讨文化强国与文化立国的战略定位成为与会专家首要探讨的核心命题。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主任胡惠林教授就“文化强国的标志是向世界提供一种文明”议题提出个人思考。他认为,文化强国是一个比较性概念、比较性目的,我们应对其从历史的纵向维度、空间的横向坐标、当今中国对未来的追求三个维度展开思考。第一,从历史时间的纵向坐标来看,当前华夏大地整体性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对此前所创造的一切器物文明形态加以总结、概括、上升到制度和精神形态的文明阶段。第二,从空间的横向坐标来看,在进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进程中,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之路正在遭受由世界地缘政治竞争所决定的强国文化的堵截。中国应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形象,即不仅要成功解决我国内部治理、内部发展与安全问题,同时也应承担起作为一个文明型大国对世界文明的责任。第三,从当今中国对未来的追求来看,当前中国是一个大国,但距离强国尚有距离。“大国文化”与“强国文化”的联系与区别成为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中国应当以社会主义强国的姿态向全球提供能够为全世界人类所用、造福于全人类社会的公共文化产品。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姜生以“关于‘文化立国’战略问题”为主题展开分享。首先,他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明角度出发,提出“文化立国”战略问题的核心宗旨在于思考如何重塑中国的神话。当前的文化产业研究应重点关注如何将中国塑造成文化强国的理论与实践,担负起文化自我重建的重担。其次,文化立国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与根基。姜生重点指出,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开发文化,更是更新文化、传承文化。从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实来看,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文化精神的缺失问题远比资本缺失问题更为严重,文化产业发展应当立足文化战略的制高点,即一个国家的精神传统。文化强国建设绝非依靠资本推动,其核心立足点依旧是文化自身的生长。最后,姜生从工业主义生产时代产业品牌的发展不能对文化产生提升作用的矛盾出发,提出文化的系统性决定了文化产业必须为自己找到“灵韵”。
二、文旅赋能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与路径
文旅融合发展战略自提出以来,一直是学界与业界的重点研究方向。在文旅融合发展战略逐步由理论迈入实践的大背景之下,思考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赋能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与路径、通过文旅融合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既是实现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同时也是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原院长、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委员会委员范周教授便以“‘十四五’时期文旅融合赋能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与路径”为题展开分享。他认为,关于文旅融合与文化强国建设的关系,有两个核心要点:一是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是加速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推手;二是文化强国是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标。在文旅融合赋能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逻辑层面,他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内容。第一,文旅融合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手段。通过文旅融合的发展,将讲好中国故事的传统做法融汇到生活美学的体验和消费当中。第二,文旅融合加速文化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具体到文化产业的行业实践层面便是数字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第三,文旅融合能够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最后,范周分享了文旅融合赋能文化强国建设进程中需重点关注的三大关系:第一,处理好普惠大众和精细分众之间的关系;第二,处理好“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关系;第三,处理好传统保护和继承创新之间的关系。
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原司长孙若风以“在不断拓展的文旅融合中建设文化强国”为议题展开分享。他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文旅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而抓住文旅融合的契机,放大文旅融合作用,努力形成文旅融合的“虹吸效应”应当成为我们重点思考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他认为围绕文旅融合实际上构成了由内而外、由近及远的三个融合圈层与融合体系,即文旅融合、文体康旅融合、文化产业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在文旅融合层面,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在职能上为融合作出了规定。融合有了制度保障,这有助于突破各自边界的束缚,集聚生产要素,调集创新主体参与,从而开拓新空间、创造新要求、衍生新业态、发现新价值,创造出属于人民群众的生活美学。在文体康旅融合层面,则是推动文旅与康养、体育的融合。产业发展基础的不断壮大、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传统文化精神的积淀为文体康旅融合奠定重要融合基础。持续促进文体康旅的深度融合需要不断强化意识,加强协调推动。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层面,他认为这关乎生活美学的融合。服务经济、新经济与创意经济的融合发展助推了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文化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圈层,融合的审美则主要表现为审美与实用融合、审美与生活融合、审美与消费融合、审美创造与审美享受融合等方面。最后,孙若风提到,围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深化文旅融合、推动文体康旅融合、文化旅游与相关行业的融合既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大任,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契机,我们应从产业融合、服务融合、智慧融合三大层面入手持续深化文旅融合。
清大文产(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李季以“文旅数字化创新体系如何构建文化强国的根基”为题做个人分享。他从数字文旅体系的构建与数字文旅行业的整体标准打造出发,分享了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对文化强国建设的助推作用。他向我们着重介绍了“国家文化旅游资产矩阵”的构建过程,即通过一个省的建筑、图案、味道、印象、事件、产品、故事到人,进而形成“超级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片区的地方饮食、商业景点、城市景观、地方文化等的产业消费矩阵,最终构建形成“国家文化旅游资产矩阵”。李季认为,数字生产资料的架构从整个中国记忆、中国文化、中国礼物、中国机会出发来构建整个中国数字文化IP,而中国未来的数字文化IP 则成为文化旅游产业未来最重要的再生产资料与最重要的版权平台。
三、“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文化产业园区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双向融合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文化产业园区作为生产要素聚集区的功能性作用在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加强行业跨界交流、孵化文化新兴业态等方面意义重大。因此,文化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区域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原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王永章以“从政府职能部门的不断创新谈推动文化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为题展开分享。王永章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就我国文化产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分享了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在确立第一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时并未设定明确的量化标准,这极大鼓励了文化企业做大做强,并支持地方发展文化产业;二是在2007 年确立首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时,考虑到文化产业园区成长的阶段性,在命名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的同时,创造性提出选择一些条件尚不成熟但有发展前景的园区命名为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以增强地方发展文化产业的信心;三是自2018 年起,文旅部不再命名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同时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进行调整,由原先每年命名一次、一次两家,改变为三年命名一次,以保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的质量。最后,王永章指出,我国文化产业从少到多、从弱到强、从低质量到高质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渐进、不断转化和不断提质增效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的政策引导也由浅入深、由虚变实、由政府层面到国家层面,经历着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和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命名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是政府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一个重要抓手。迈入“十四五”时期,该项工作应持续下去,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充分的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以“‘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园区的数字化发展”为题进行分享。他认为,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成为推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数字中国战略,发展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命题。数字文化产业与数字经济的发展也正是在交叉融合的进程中不断发展。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数字文化产业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主要是通过数字资源的融合发展,建立数字生态圈进行,具体包括四方面内容:一是数字文化产业正从“单个产品”的竞争转向“整个生态体系的竞争”;二是在互联网开放平台中,数据成为核心竞争力,并成为经营生态链的重要抓手;三是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与大数据、互联网、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四是优化资源配置,围绕产业供应链、服务链、价值链以形成新的产业生态。在推动文化产业园区的数字化转型方面,则要注重通过数字化手段加强各类园区的协同管理,通过对园区经济数据和运行数据的全面采集、深度分析和系统优化,打破数据壁垒,提升运行调度、预警研判、趋势推演、金融分析等调控能力,提升产业服务效率,优化园区营商环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休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吴承忠教授以“关于文化产业功能区发展的新思考”为题展开分享。他认为,文化产业功能区的发展与文化强国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密切。具体而言,文化产业功能区是在政府主导规划下设立的产业发展政策性区域。其目的在于发展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保存文化遗产,弘扬民族文化和区域文化,彰显城市文化品格,促进产城融合及文化与市民、社区融合,建设文化城市和休闲城市,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关于文化产业功能区和文化产业园区的关系,吴承忠认为,文化产业功能区包含诸多文化产业园区,彼此之间存在一种层级关系,即“城市经济—城市文化产业—某个文化行业—文化产业功能区—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企业—文化从业者(创意阶层)”。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文化产业功能、休闲功能、国际化传播功能、对外贸易和文化投资功能应当是文化产业功能区的五大功能。
四、“十四五”时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问题是新时期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视的重大战略性问题,因此,与会学者从文旅消费、文化赋能、战略定位、文旅品牌、细分业态等多角度对文旅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命题展开讨论,探讨新时期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问题。
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教授以“‘十四五’期间全面提升文旅消费的创新思路与政策模型”为题展开分享。傅才武通过对十九届五中全会文旅发展蓝图的解读,指出“十四五”时期文旅产业的发展主题、发展格局与发展形态。在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的策略与路径方面,他从国家宏观政策背景切入,指出文旅融合并非等于“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三者之间存在一种互补关系。从理论层面来看,在推进文旅融合具体实现的技术层面,应重点在消费者个体层面上实现统一。在扩大文旅消费的宏观思路和政策模型方面,他以“武昌模式”作为经典案例,提出要解决文旅融合过程中的文旅消费问题,首要的是发展“旅游+技术”,没有技术联通消费侧和供给侧,融合仍会单纯停留在理论层面。在地方政府扩大文旅消费的建议层面,他提出,一是要扩大农村文旅消费,通过专项激励政策机制的设计将城市消费引流到农村文旅消费;二是打造地方文旅消费新场景;三是优化微观环境,构建文旅消费新场景。通过规划建设物理空间,营造文化意象,在此基础上策划主题式文旅产品和服务,最终撬动消费者互动参与。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向民以“文化赋能与旅游重塑”为题展开分享。首先,他认为当前的旅游目的地大多是“名声主义下的旅游目的地”,口碑效应愈加凸显,风景、故事、人物等都成为游客前往旅游目的地体验另类生活的吸引力。在此背景下,具体到古城古镇的建设,则必须有特色,凸显文化和情怀,拥有“故事感”,拥有一定的历史积淀而非凭空捏造。其次,他认为景区在做好内容建设的基础上,应充分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口碑效应,良好的口碑是促使旅游景区从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升级的关键。最后,他提出了“景区可以让游客带走什么”的议题。游客带走的不仅仅是一种物质载体,更是一种体验和回忆。因此,景区应充分重视文化的反哺效应,创造出让游客感兴趣的文创产品。
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教授以“‘十四五’文旅产业趋势与区域发展思路”为题展开分享。他认为,进入“十四五”时期,我们仍需冷静对待中国文旅产业的发展。意识形态“新冷战”关乎的文化安全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关乎的非公有制资本问题、优秀文创产品供给与激活创新能力问题,以及文旅市场内循环关乎的消费潜力等问题,给新时期文旅产业的发展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关于文旅产业新时期的发展方向已达成诸多共识:一是着力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充分发挥“文化+科技”的作用;二是提升文创产品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产品的供给质量;三是提升文旅产业的整体效益,无论是以文塑旅还是以旅兴文,无论是在价值意义上的整体效益还是产业意义上的“1+1>2”的期待,整体效益仍是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诉求;四是实现文旅产业的溢出效应,继续发挥文化和旅游业更广泛的社会职能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在新时期区域旅游产业发展思路方面,一是特色的融合化,二是区域文旅网络化,三是区域文创品牌化,四是特色资源产权化。
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范建华以“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为题展开分享。他指出,“十四五”时期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第一,文化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并成为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第二,“文化+”实现纵深化发展,具体表现在除文旅领域的融合以外,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农业、文化工业等都成为“文化+”的重要内容;第三,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在此背景之下,范建华指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文化产业新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突出高质量这一总体发展导向,在稳中求进的前提下,以健全和完善各类文化产业的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的构成要素为总体路径,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具体包括三个重要指向:第一,以高效的文化生产和优秀的文化创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新时代需要;第二,以改革创新驱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三,完善产业体系,培育各类文化市场主体,丰富发展文化产业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和生态链。关于如何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以下战略定位: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原则;第二,坚持“内容为王”的发展核心;第三,坚持“技术为翼”的发展重心;第四,坚持“创新为本”的发展动能;第五,坚持“融合为纲”的发展路径;第六,坚持“市场优化”的发展导向;第七,坚持“体制改革”的发展保障;第八,遵循“十四五”规划的核心指引。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教授以“文化引领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建设”为题展开分享。他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角度入手,提出四个核心观点:第一,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历史文脉重建和内在价值彰显的空间载体;第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优秀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的战略选项;第三,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展示“魅力运河”“美丽运河”“多彩运河”的重要标识;第四,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最重要的是要建立文化引领、符合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的规划理论和方法。
《福建论坛》杂志社总编辑管宁以“传统再生与设计创新”为题展开分享。他认为,当前传统文化正以三种形态进入当今社会。一是遗产和形式的存在。通过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将民间的文物、古村落、古代典籍、民俗民风这类静态的存在保存下来。二是文化遗产被人们以表象的符号化形式融入当下生产、生活中。当前,设计空间、产品设计、生活空间等都是部分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即传统文化的碎片化、局部性的存在。三是传统文化被人们创造性地应用于精神文化与造物文化之中,进行现代性的转场。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更需要第三种形态的存在形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文化与美学的现代转场。
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薛永武教授以“旅游景观的扩容、升级及其对策”为题展开分享。他认为,旅游景观扩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人化的自然景观、竞技表演类景观、滨海旅游景观、综合创意类景观、乡村田园类景观、度假休闲类景观等六大类。在传统旅游景观的升级方面,他认为:一是传统旅游景观的升级,最终形成“文物+旅游”“文物+教育”“文物+传媒”“文物+智造”等跨界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二是传统自然景观升级,通过审美移情的方式,在传统人文艺术化方面做足文章。在旅游景观升级与扩容对策方面:一是实现传统旅游景观与现代旅游景观协调发展,二是探索发展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三是培养适应文旅融合发展需求的复合型创意人才和导游人才。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李康化教授以“打造文旅新品牌,开创美好新未来”为题展开分享。他认为,打造文旅新品牌需要从底层逻辑、顶层设计、关键特征三个方面入手。在底层逻辑方面,主要包括数字经济、存量时代、数字科技的发展背景,传统媒体、全流量、移动视频并存的渠道,充分触达、KOL 引导、平台孵化共同打造,新人群、新理念的消费环境四部分。在具体打造的顶层设计方面,一是IP 选取,重视IP 势能的释放;二是网红打造,即打造具有市场号召力的“idol”;三是中介推动,借助MCN 和多平台配合的形式去联合推动;四是充分发挥抖音、快手、B 站、美拍、秒拍的作用实现破圈传播。最后,他提到新型文化品牌所具备的几个特征:在发展路径方面,新品牌通过IP 驱动爆款的产生,具有市场洞察快、反应快、迭代快的特点;在创新方式方面,新品牌具有开放式创新、社群创新、渐进式创新方法的特点,能小幅试错、快速迭代;在传播逻辑方面,新品牌以“去中心化”的形式主要依靠新媒体传播,并精准触达匹配客群,形成自传播扩散。
南京大学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凯教授以“作为仪式的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的理论阐释”为主题进行分享。他认为,仪式传播观下的非遗旅游具有独特的特点:一是非遗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进行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不断产生新意义;二是非遗旅游是一种作为符号消费范式的旅游,并成为凸显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方面;三是非遗旅游为“共享文化”提供了“舞台”。非遗旅游“仪式化”传播的过程中,也表现出独特的文化意涵:一是非遗和旅游的融合可以再现和重塑“仪式”与“典礼”;二是非遗和旅游的融合可以构建认同与想象,是人们情感和价值连接的基础;三是形成意义与文化,通过资本循环,促使文化传播活动形式的创新与改进,并在此过程中构建新文化。最后,他提出构建民族文化认同良性循环体的核心重点:一是正视传统的变迁与重构,二是平衡非遗旅游的“舞台真实性”,三是凝聚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
山东大学图书馆馆长赵兴胜以“大数据视野下的区域文化研究:以淮河流域为例(1980—2020)”为题展开分享。他从学科、学者、学术三个维度纵观有关淮河文化的研究历程,从历史学科和经济学科两大案例学科入手揭示有关淮河流域研究的学术研究状况、主要科研力量、科研成果产出趋势、科研机构研究特征、研究话题集中度、研究学者群体特点等内容。他指出,当前有关淮河文化的研究从学科、学术、学者、地域角度来看积累了较多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是研究瓶颈期到来,研究热度降低;二是现有的学术研究水平有待提升。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意强化学者、学科、区域、境内外的合作;提升技术支撑力,发挥大数据的助力作用;提升学术研究在区域、国家层面的话语权。
山东广电传媒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先以“山东广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思考和探索”为题展开分享。他指出,山东广电传媒集团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步总结出可供推广的经验:一是发挥广电业务优势,推动文旅多维融合;二是开发智慧文旅产品,推进文旅产业赋新能;三是建设特色文旅园区,打造文旅融合发展高地。未来,山东广电传媒集团的重点发展方向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加快培育特色文旅品牌,二是积极创新文旅体验模式,三是健全“文旅+”产业体系。
五、数字文旅产业生态与新发展格局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实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在此背景下,顺应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促进数字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对于数字文旅产业发展格局的探索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祁述裕教授以“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思路和重点”为题展开分享。他认为,“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重点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依托“新基建”,加快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构建国家文化大数据服务和应用体系、积极发展超高清视频产业、推进智慧文旅设备及应用开发、线上线下融合等措施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第二,探索新型基础设施与文化产业的商业应用场景。在“文化产业+人工智能”方面,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新闻、网络文学、艺术创作、传播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发展。第三,加快影视等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当前,我国国内影视行业整体科技产业缺失,后期制作产业初具规模但技术力量薄弱,特别是在产业、技术、软件内核等方面与美国好莱坞影视工业制作存在较大差距。通过IT 基建、流程规范、用户开发、政策推动与竞品观测等措施实现传统影视产业的数字化发展。第四,加大文化制造领域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应用力度。伴随着VR/AR、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发展,文化制造业的数字化问题将具备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以“IP 与文旅科技融合的商业模式”为题展开分享。他认为,当前实现文旅融合,一是把文化做成IP,把IP 变成旅游产品;二是通过科技手段来做旅游产品。因此,当前的文旅融合必须是文化与科技的高度融合。在文旅融合的具体实践层面,他提出十个核心方向:一是“+IP”,通过将普通产品进化为植入产品以扩展产品的丰富性,提升产品在互联网平台销售的驱动力;二是“+科技”,以科技做文化体验产品,以文化做旅游产品;三是“+品牌”,通过品牌效应赋能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四是“+文创”,通过IP 的创意设计提升文创产品载体的附加值;五是“+企业整体价值”,通过打造企业的无形资产,切实提升企业的内在能力;六是“+产业化”,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开发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传承;七是“+专业化”,不断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八是“+可复制”,比如室内文化体验园的创意创造;九是“+分成模式”,为技术类企业商业模式的改进提供契机;十是“+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积累粉丝,不断扩充平台内容。
六、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全球经济体系造成巨大冲击,众多行业几近瘫痪。其中,众多文旅企业面临的成本增加、营收下降、经营亏损等困境尤为严重。伴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稳步推进,文化旅游行业逐步进入复苏期。在此背景下,思考疫情对文旅产业造成的冲击问题,反思后疫情时代文旅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与新路径,对于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紧迫性意义。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齐勇锋教授以“后疫情时代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转向”为题展开分享。他认为,在后疫情时代,我们首先应继续坚持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保护自然生态的多样性和气候生态的稳定性,大力发展应对疫情的医疗、健康等公共产品以及文化旅游等市场化的产品。其次,继续探索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新文化、新经济与新政策。另外,大力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文化、旅游和健康产业,简称为“大文化产业”“大旅游产业”“大健康产业”或“文旅健产业”。在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和健康休闲产业方面,齐勇锋提出,我们应继续突出以生态文明为主线的文化内容建设,包括出版、影视、演出等内容产业发展。同时,大力发展城乡文旅产业,推动文旅产业与健康产业、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结合。
山东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范玉刚以“疫情常态化防控下文化产业的复苏与发展”为题展开分享。他认为,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文化消费是拉动内需、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实现文化产业的复苏与发展,需从三方面着手。第一,聚焦文化消费与数字文化产业的崛起。当前,数字经济成为提振经济、恢复社会信心的重要方式。从供给端来看,疫情加速了文化产业各行业的优胜劣汰,同时刺激了线上与线下产业结构的平衡。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下,文化体验新场景不断出现,丰富的文化内容得到创新表达。第二,寻求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的着力点。文化消费是对人的情感与价值需求的消费,其既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推动消费方式和体验感的创新,更需要文化内容的创新,最终实现以价值消费引导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第三,促进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疫情防控态势来看,文化产业体系只有不断健全才能有效化解风险,增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数字文化产业的结构性升级除了依靠创意能力的提升,更依赖健全文化产业体系的支撑力量。因此,在后疫情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应着力强化文化产业体系的健全,既要强调向高价值端演进,也要强化基础性支撑力量的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