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炎支原体IgM 抗体检测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中的应用价值

2021-02-28陈雪娟

智慧健康 2021年35期
关键词:紫癜支原体过敏性

陈雪娟

(江门市人民医院 儿科,广东 江门 529000)

0 引言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免疫性疾病,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炎、肾炎是主要的临床症状。现今本病的病因未明,虽然食物过敏、药物、微生物等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有关,大概有22%~30%的患儿在发病之前存在过敏史,但均无确切证据。近年来有多项报道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感染有关,其中较多的报道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但也有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感染[1]。在我院儿科临床工作中,发现过敏性紫癜患儿大多数起病一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给予作病原体检测中,发现肺炎支原体感染占有一定的比例,同时肺炎支原体感染对于加重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高凝状态是有影响的。故本研究择取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分析其肺炎支原体IgM抗体的检测率及D2聚体浓度测定,目的为了更好地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及预防并发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择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43例体检正常儿童,以及43例儿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所有过敏性紫癜患儿均为确诊病例,符合第9版《儿科学》中关于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把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3例中,男33例、女10例、年龄:1岁~14岁,平均(8.52±2.364);观察组43例中,男30例,女13例,年龄2岁~13岁,平均(7.23±3.578)。所有过敏性紫癜患儿先后出现皮疹,8例有消化道症状,32例有关节症状,3例有肾脏症状。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无差异性统计学意义(P>0.05)。

1.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符合第9版《儿科学》中过敏性紫癜诊断标准确诊:(1)可触性紫癜;(2)同时伴有以下四项之一者:①弥漫性腹痛;②关节炎或关节痛;③任何部位活检显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④肾损害;(3)采取ELISA法检测MP-IgM≥1:80;(4)进行痰培养或者咽培养未发现致病菌;(5)血抗“o”抗体正常。本研究获得患者家属及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

1.1.3 临床表现

①皮肤症状:43例患者的初发症状都是皮疹,均在发病后逐渐发生典型紫癜样皮疹;②呼吸道症状:38例患儿在发病的1周前存在呼吸道感染症状,主要临床症状有咳嗽、流鼻涕、发烧、鼻塞等;③关节症状:32例患儿有关节症状,大多为膝关节、踝关节、腕关节受累;④消化道症状:8例患儿发生腹痛症状,疼痛部位主要在脐周,有3例为便血,2例黑便,1例呕血;⑤肾脏症状:有3例患儿发生了肾脏症状,主要为血尿或者蛋白尿。

1.2 研究方法

1.2.1 检查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3mL静脉血,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MpIgM滴度,同时对观察组中D2聚体浓度进行检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MpIgM滴度测定,阳性标准:滴度>1:80,同时对观察组中D2聚体浓度检测,阳性标准为>0.5mg/L;所有操作均按照严格的规程进行。

1.2.2 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之间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过敏性紫癜患儿(观察组)与健康儿童(对照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过敏性紫癜患儿MpIgM阳性率为18/43=41.86%,明显比对照组数据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lgM 阳性率对比

2.2 肺炎支原体感染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凝血功能的影响

18例MpIgM阳性患儿的D2聚体浓度显著高于25例MpIgM阴性率患儿的D2聚体浓度,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MplgM 阳性患儿与MplgM 阴性率患儿的D2 聚体浓度对比(±s,mg/L)

表2 MplgM 阳性患儿与MplgM 阴性率患儿的D2 聚体浓度对比(±s,mg/L)

2.3 治疗与转归

所有患儿均进行低敏饮食,科学休息,给予抗凝、抗过敏等常规治疗。患儿确定MP-IgM为阳性之后,除了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同时服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希舒美)(生产商: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60167)进行治疗,1次10mg/kg,每天1次,连续口服3d之后停药,四天后继续服用阿奇霉素3d。总治疗疗程为3周。本次通过治疗后,43例患儿的紫癜消失,绞痛、关节痛缓解,尿常规检查正常;3例尿检查有异常,患儿带药出院,定期进行随访观察,最终确诊是紫癜性肾炎,需要继续留院治疗。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期比较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小血管发生炎症而引发的一系列全身综合征。过敏性紫癜在发病之前会产生一些征兆,大多数患儿在发病之前会出现乏力、低热、全身不适、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之后便逐渐出现过敏性紫癜症状,患儿的皮肤会出现颜色、大小不一的紫癜,虽然有较多患者在发病数日之后会消退,但经常会反复发作。过敏性紫癜还会导致患儿发生关节痛、腹部绞痛、便血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儿还可能出现大疱伴出血性坏死情况。过敏性紫癜以2~14岁为好发年龄,男孩比女孩多,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好发于春秋两季[2]。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可能是多种因素所致,其中包括感染和过敏。这些因素使患儿免疫系统B细胞克隆扩增,T细胞功能发生改变,导致大量分泌IgA和IgE,使血液里的IgA浓度增高,在炎症介质的参与下,大量的IgA沉积在肾小球、皮肤和肠的毛细血管中,从而出现凝血和纤溶机制紊乱[3]。

肺炎支原体是细胞外寄生菌,广泛寄生于自然界,可以引起动物、人、植物等的感染。肺炎支原体是无细胞壁,呈多形性。它可以通过除菌滤器,其感染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传播,也可以在人体中通过血液散布到全身的各个组织器官中,除了会导致呼吸道发生病变之外,也会累及到肺部以外的多个系统[4]。目前,国内有研究证实了肺炎支原体感染和过敏性紫癜之间的相关性,认为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具有很大的相关性[5-6]。肺炎支原体致病机制公认有两方面:①直接侵害。肺炎支原体释放毒素,引起微血管内皮损伤释放炎症因子,从而导致血管炎;②间接损伤。肺炎支原体与人体的脑、肝脏、肾脏、关节、心脏存在共同抗原,使机体产生自身的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可引起全身各器官的损伤。同时肺炎支原体会激活补体,引起凝血和纤溶系统的紊乱。

从上述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机制中可导致机体血管炎与凝血系统紊乱,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有共通之处。本研究中本院大部分过敏性紫癜患儿在发病1周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抽取过敏性紫癜患儿及正常儿童血清,对其肺炎支原体IgM进行测定,用血清学方法检测IgM的滴度持续>1:80,可确定近期感染[7]。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为41.86%,正常儿童肺炎支原体IgM阳性率为11.63%,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率明显增高。梁正[8]等研究儿童过敏性紫癜发病的关系时发现,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众多感染因素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概率是最高的,故说明了肺炎支原体的感染和儿童过敏性紫癜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可指导帮助临床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对治疗效果进行预判,另外明确两组之间的关系,有利于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肺炎支原体的感染,从而降低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病率。

凝血介质对于过敏性紫癜的病发以及过敏性紫癜的免疫发病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9]。D2聚体是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而形成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反映纤溶系统激活主要的指标,可以反映机体血液的高凝状态。当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肺炎支原体释放毒素,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系统形成纤维蛋白,经过纤溶酶的水解,导致D2聚体的上升。在本研究中过敏性紫癜的D2聚体有所升高,过敏性紫癜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组的D2聚体升高更为显著,说明过敏性紫癜患者几乎都存在血液纤溶障碍的问题,肺炎支原体感染可造成过敏性紫癜患儿的高凝状态进一步加重,严重者可引发血栓形成。机体相关内部的内皮细胞的受损以及血液中血小板的活化是过敏性紫癜发病机制中的关键环节[10]。故在过敏性紫癜诊治过程中,需密切留意血清D2聚体浓度,特别是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中,若出现明显高凝状态,需及时予以低分子肝素治疗。

由于儿童过敏性紫癜严重危害患儿的身心健康,故预防该病的发生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11]。对可疑的过敏原要做到尽量避免接触,最好不要饲养宠物,注意室内空气流通,食物要均衡搭配,家长要指导小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坏习惯,要嘱咐小孩劳逸结合,适当加强运动,增强身体免疫力,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保证儿童的健康生命安全[12]。

总之,人类对儿童过敏性紫癜已有较长时间的认识,虽然还没有明确该病的发病原因及致病机制,但对于其中的致病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本研究认为儿童过敏性紫癜的发生是因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在临床工作中,对过敏性紫癜患儿初期进行肺炎支原体IgM检测,尽早对于明确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予以阿奇霉素治疗,可缩短过敏性紫癜的疾病过程,减少复发,减轻并发症。同时密切监测患儿血清D2聚体浓度,积极予以抗凝治疗,对改善患儿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紫癜支原体过敏性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小儿支原体肺炎65例临床分析
玉屏风散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68例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