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展期胃癌外科手术与辅助性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1-02-28黄继新
黄继新
摘要:胃癌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对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且疾病侵袭性较强,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较短,手术切除是以往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治疗方法,且应用效果较为理想,然而,从患者的肿瘤生物学特征研究结果来看,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切除手术治疗后,也存在50%以上的复发风险,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10%~49%之间,这说明单一的手术者治疗无法获得最为理想的效果。为了促进进展期胃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临床上通常实施其他辅助性治疗措施,以巩固治疗效果。本文就对进展期胃癌外科手术与辅助性治疗措施及其效果进行了综述分析。
关键词:进展期胃癌;外科手术;辅助性治疗;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8--01
胃癌(GC)是一種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疾病,手术切除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治疗方案。早期胃癌(EGC)患者实施手术治疗通常能够获得较好的效果,且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在95%左右,但是,对于进展期胃癌(AGC)患者而言,这一治疗方案仍然无法获得最为理想的效果,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0%~40%,且患者治疗后仍然面临一定的复发风险,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从相关的医学实践结果来看,对于进展期胃癌患者来说,单一的外科手术治疗无法获得最为理想的效果,需要其他辅助性治疗措施来巩固治疗效果,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1 辅助性化疗的应用及效果
1.1 GC新辅助化疗
GC新辅助化疗指的是患者手术治疗前实施的化疗,临床上也称为术前化疗,这一治疗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患者肿瘤分期,缩小肿瘤体积,提升手术治疗的有效性,巩固治疗效果。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随着新辅助化疗药物类型的逐渐丰富,以及药物治疗方案的逐步完善,GC新辅助化疗的效果也日渐改善,并成为了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GC新辅助化疗的治疗原则在于多方案给药,而单一药物治疗方案已经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1-2]。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联合给药方式所获得的有效性显著高于单一药物方案,持续性、小剂量用药的效果也更优于大剂量冲击用药方案,而且,区域性动脉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高于全身静脉用药。5-氟尿嘧啶(5-Fu)是临床首选的药物类型,5-Fu给药后能够将患者体内氧尿嘧啶-磷酸脱氧尿苷(FdUMP)降解清除,并与还原叶酸结合促进胸嘧啶核苷合成酶(TS)相结合共同构成稳定性良好的三元复合物,对于DNA的合成过程起到抑制作用,最终诱导癌细胞死亡[3-4]。
1.2 腹腔温热灌注化疗
若胃癌患者合并腹膜转移情况,则术后常规的系统化疗无法获得最为理想的效果,然而,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则相对较高较好,特别是其所具有的双重抗癌效果,其作用机制在于:第一,细胞结合作用能够促进化疗药物活性的增强,提升癌细胞膜的通透性,以及化疗药物的吸收率,使其与DNA相联合,起到强效杀灭癌细胞的作用,对于化疗后癌细胞的DNA合成与修复产生抑制作用[5-6]。第二,正常组织与肿瘤细胞之间的热耐受能力存在差异,若灌注液温度达到43~45℃,则不会损害正常组织细胞,而会杀灭癌细胞,且不会像正常组织一样通过血管扩张达到散热作用,进而阻塞肿瘤内微小血管,造成肿瘤细胞营养摄入障碍、酸中毒或是缺氧问题,这也是肿瘤细胞最终坏死、变性的主要原因。第三,腹腔途径给药后,药物有效成分产生作用的速度和效果优于静脉给药,随着癌细胞在高浓度化疗药物中浸泡时间的延长,癌细胞的扩散过程也会逐步加快[7-8]。
2 增强宿主免疫防御效应
2.1 细胞因子治疗
细胞因子能够对癌细胞生长产生抑制作用,对于宿主免疫应答产生积极调节,进而刺激机体的骨髓造血功能。结合生物习惯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白介素(IL)和干扰素(IFN)、生长因子(GF)、趋化因子(CF)、肿瘤坏死因子(TNF)和集落刺激因子(CSF)等几类,其中,胃癌生物治疗中,应用率较高的类型包括TNF、IFN、IL-2几种[9-10]。
2.2 过继免疫治疗
过继免疫治疗(AIT)可以通过向人体注射免疫活性细胞的方式,提升人体免疫功能表达,最终起到抗肿瘤的作用,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胃癌生物治疗方法,主要针对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细胞毒性淋巴细胞(CTL)、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等类型,其中,LAK细胞是应用率较高且应用时间最久的免疫活性细胞,腹腔或是静脉注射给药后,能够产生光谱抗肿瘤的作用,且MHC也不会对其杀伤活性产生直接的限制,但是,其对于肿瘤的杀伤能力需要IL-2的维持和诱导[11-12]。
3 基因治疗与抗血管生成药物
3.1 基因治疗
GC基因治疗是一种成熟度较高并已经进入临床实践的辅助性治疗方法,包括反义基因治疗、自杀基因治疗和免疫基因治疗等。相关医学研究结果证实,重组腺病介导的野生P53基因(AdcAP53)转染,会在人体内外对于GC细胞株起到协同作用,研究结果证实,AdcAP53能够加速胃癌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和生长过程[13-14]。
3.2 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
肿瘤的生长、发展和预后都与血管生成之间存在直接关联,而抑制血管生成也能够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起到抑制作用。抗血管生成属于一种放化疗以外较为有效的新型抗肿瘤治疗药物类型,也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焦点[15-16]。
4 总结
综上所述,各种辅助性治疗措施的应用为进展期胃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起到了巩固和促进的作用,能够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作为一种全新的临床治疗方案,有些治疗措施仍然处于初步发展或是临床实践的阶段,而有些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较为成熟的应用,从相关的医学研究和实践数据来看,也暴露出了这些辅助性治疗措施潜在的问题,需要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对相关治疗方案进行逐步的调整,切实解决其潜在的或是现存的问题,保证这些治疗方法为进展期胃癌患者提供更多的生存机会。
参考文献:
[1]何小霞,李宝钊. 腹腔镜与开腹根治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及疼痛因子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6):23-24.
[2]张全超, 孙学军. 腹腔镜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及血凝状态的影响[J].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8, 25(11): 99-102.
[3] 罗庆伟, 李志红, 刘黎明, 等.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7,17(20): 3921-3924.
[4] 王玉宏, 宋莹, 王晓东, 等.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J]. 现代肿瘤医学, 2018,26(15): 74-77.
[5]张亦磊, 张佳, 李涛, 等.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于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临床疗效研究[J].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8, 12(3): 215-218.
[6]贾萌萌,周英发.改良微血管及表面结构分型对早期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J].临床荟萃,2020,35(5):429-433.
[7]崔军, 司磊. 完全腹腔镜与腹腔镜辅助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7, 20(1): 38-40.
[8]吴杨, 姚寒晖, 梁伟, 等.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老年进展期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价值及近期预后[J].安徽医学, 2018, 39(8):9-12.
[9]韩文健, 肖龙敏, 吴洪. 开腹与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效果及预后对比[J]. 癌症进展, 2019, 17(14): 1675-1678.
[10]刘沛华, 张四华, 曾超, 等. 开腹与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对循环肿瘤细胞的影响[J]. 癌症进展,2019, 17(23): 2793-2795.
[11]余偉, 高怀军.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 2019, 48(11): 1471-1473.
[12] 刘道利, 胡霜久, 黄德胜, 等. 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J]. 安徽医学, 2020, 41(1): 72-74.
[13]王政强, 王春.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胃癌疗效比较[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0, 37(4): 386-390.
[14]李雪平, 刘河霞, 侯锦乡, 等. 延安地区胃癌发生部位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国际消化病杂志, 2017, 37(3): 194-197.
[15]左婷婷,郑荣寿,曾红梅,等.中国胃癌流行病学现状[J].中国肿瘤临床,2017, 44(1): 52-58.
[16]吴义娟,陈现亮,周胜云,等. 白光内镜、放大内镜及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的诊疗价值[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6):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