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爱像棉花盛开

2021-02-27徐学平

润·文摘 2021年1期
关键词:母爱比喻棉花

徐学平

听说,每一位母亲都是大地上盛开的花朵,有人说母爱温馨如康乃馨,有人说母爱圣洁如鲁冰花……然而,我那与泥土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母亲却从来没见过这些娇贵的花儿。我也一直在寻找,寻找一朵属于母亲的花。

文章第一部分写寻花,由母爱如花的诗词歌曲入手,寻找一朵属于自己母亲的花。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母亲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民,她用天底下最无私的爱养育着自己的三个儿女。小时候,家里的经济并不宽裕,母亲却总能让我们时常成为小伙伴们羡慕的对象,或是一本有趣的小人书,或是一根美味的冰棍儿……而母亲,她对自己却节俭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记得,我在一篇小学作文里曾经这样描述过母亲——“我从来没有看到妈妈穿过漂亮的衣服,她很普通,普通得就像田野里随处可见的狗尾巴花。”那是我第一次把母亲比作花儿,尽管那个懵懂的比喻一度成了村民的笑谈,但母亲那淳朴的形象却永远烙在了我心中。

文章第二部分用狗尾巴花,写母亲节俭淳朴的形象。引入自己作文的情节,增加了文章的真實感。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母亲的了解也不断地增多。我曾经见到过母亲年轻时候的照片: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根乌亮亮的麻花辫,原来母亲也是很美的。然而不幸的是,她婚后不久父亲的身体就一直不好,母亲便不得不用柔弱的双肩挑起家庭的重担。

母亲不分昼夜操劳着,家务、农活、牲口、孩子…母亲总有忙不完的事,再也无暇去照一下镜子梳理一下自己秀美的长发了。在我心中,我觉得母亲有时好像命运多舛的苦菜花,有时却像挺拔坚强的向日葵。然而,我又总感到这些花儿还是代表不了母亲,总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文章第三部分用苦菜花、向日葵写母亲命苦坚强的形象。此处略写,为下文写母亲像棉花的内容做铺垫。

直到我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刚找到工作的我便迫不及待地赶回家,因为我想早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那天,见到母亲时,她正在棉花地里摘棉花。深秋的田野已是一片枯黄,只有星星点点的棉花还在竞相开放,洁白的棉絮漫天飞舞,和母亲的白发一起在风中飘扬。

得知我即将参加工作,母亲的双眼顿时噙满了欣慰的泪水。她高兴地说:“快,帮妈把地里的棉花摘了,明天就送去收购站,说不定还能给你换套象样点儿的西装呢!”望着母亲因长年累月的辛劳而过早苍老的身影,蓦然间,我觉得她仿佛也成了一株随风摇曳的棉花。

棉花的一生共有两次“花”开:花龄期的棉花开出的花朵很美,白的纯洁,粉的淡雅,但是为了孕育棉花,她只能萎谢掉自己美丽的容颜;产棉期棉花会把自己所有的养分都毫不保留地提供给棉桃,于是叶蔫了,枝枯了,洁白的棉花终于盛开了,而这一次,她枯槁的却是自己全部啊!

棉花,可谓是我再熟悉不过的乡间植物了,但那不正是我苦苦寻觅的母亲花么?母爱像棉花盛开,她穷其毕生的精力只为换取最终无私的绽放,吐出棉,纺成纱,拧成“慈母手中线”,织成“游子身上衣”。

文章第四部分用棉花写母亲无私奉献的形象。本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描写细致,语言生动,诗意的氛围中有感情的抒发,有智慧的启迪。

(摘自《贺州日报》)

构思巧妙,寻找属于母亲的花,通过寻找花的过程,赞扬母亲的高尚品德。

对自己节俭苛刻与对儿女的大方对比,突出强调了母亲对儿女深深的爱。

写作文中把母亲比喻成狗尾巴花,既点题,表现了母亲淳朴的形象,又突出了我对母亲的爱。

写母亲的外貌,与前面花的比喻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母亲勤劳奉献的好品质。

第二次写母亲像花,既点题,又丰富了母亲的形象,深化了母亲的高尚品质。

景物、环境描写,层层烘托,营造了一种萧瑟悲凉的氛围,烘托了母亲坚韧的性格和苍老的形象,为下文盛赞母爱做铺垫。

第三次写母亲像花,形成线索,使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充满诗意。

此处看似写花,实际写母亲,虚实结合,表面上细致生动地描写棉花的特质,实际是表现母亲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结尾深化主题,升华情感。化用孟郊的诗歌,契合棉花纺线织布缝衣的主题,用语巧妙,富有妙趣。

技巧点拨

本文对母爱表现可谓腾挪跌宕、变化多姿、引人入胜。首先把母爱比喻成狗尾巴花,侧重于叙述,是略写;然后把母爱比喻成苦菜花、向日葵,也是略写,但是运用了描写,有对母亲的外貌描写;最后是文章的主体内容,把母爱比喻成棉花,运用了景物描写、神态动作描写,虚实结合的写法,多角度立体地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平中见奇,质朴中蕴含诗趣,作者运用最朴实的文字,细致地描绘出了一幅幅富有层次感的母爱图。

猜你喜欢

母爱比喻棉花
棉花是花吗?
动物喻人的惯用语
阅读母爱这本书
买椟dú还珠
母爱的另一面
雪白的棉花堡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比喻
母爱
心中的“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