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故事场景,畅想体验阅读
2021-02-27张梅映
张梅映
童话故事充满了神奇,也是学生的最喜欢的文体。在教学中,通过借助故事情境引领学生们把学生的喜欢演绎出来。在演绎故事中,学生的好奇心会被激发出来,同样的情绪也会被逼真的场景所带动。因此,故事场景的还原,能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重视故事情境的创设与实施,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便会在阅读中引起情感共鸣。
一、还原故事场景,体验身临其境
在三年级下册中第八单元的选材就是以童话故事的方式来刻画出简单且充满哲理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阅读欲望,同样的也能让学生从中感悟出一些生活性的哲理。其中,《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都是以童话故事的体裁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学中,采取故事场景还原的方式,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最大限度上实现故事场景还原的意义所在。
1.激发阅读的兴趣
故事具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可以使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创设故事情境阅读教学法符合小学中年级段学生比较直观性的认知思维,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2.活跃学生的思维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对故事抱着一种好奇的心理,在故事的基础上,会加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索,得出自己的感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创设故事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寓教于乐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升阅读的效果。
3.促进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还可以加深他们的情感体验,加深阅读的深度。所以小学中年级创设故事情境,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二、创设故事场景,畅想体验阅读
1.创设真实背景场景,激发学生的体验热情
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自身阅读能力有限,如果一篇文章中有太多生疏的字出现时,就会打击学生的阅读热情,降低学生的阅读效率。但如果说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能够将故事的场景进行进一步的还原,既能提升学生对阅读的新鲜体验,又能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深入理解其中蕴涵的道理。例如,在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这一篇童话故事时,在学生眼中童话故事就是应该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演绎出来。但为了使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一些道具,将故事中的场景还原到现实生活中。首先,具有代表性的“布料和裁缝用的尺子”这样的道具必须出现在场景中。其次,就是其中“桌子、衣服”。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本篇故事内容来演绎一下,只有学生深入角色才能真正地理解人物的形象。为了突出效果,教师也可以将前三位裁缝简单地引入到故事场景中,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同样的,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为前三位裁缝增加一些戏份。教师充当文章的旁白,通过感情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将人物形象全方位的刻画。而学生对于“扮演角色”这样的场景体验也会有无限的兴趣。这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为课文的理解打下了情感基础。
2.创设续写故事情境,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
在童话故事体裁中,往往耐人寻味的结局更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如《慢性子顾客和急性子裁缝》来讲,如果让学生对文章后续进行拓展,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当急性子顾客听到慢性子裁缝说布料还在柜子里的时候,此时他还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表达和思考,引发联想,放飞想象,续写故事情节,既可以拓展他们的思维,又可以让他们自主思考和探究,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而教师也可以抽取其中学生续写的结果在课堂上跟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互动交流。有的学生是这样续写的:“就这样,急性子顾客彻底被慢性子裁缝磨练了耐心,他还是遵循最初的想法,想要做一件称心如意的棉袄,虽然等到明年冬天,但是他也不再说什么了,就这样默默地转身,消失在了人群中……”还有的学生说:“急性子顾客知道布料还没裁剪之后,就又拿着布料气冲冲地走了,头也不回。也许他真要找到那个能够满足他急性子的裁缝。”还有的学生说:“慢性子裁缝说:‘幸好我还没剪裁呢,你三天之内换了好几种季节的衣服,如果我像你一样就把这块布料剪裁坏了。急性子客人听了慢性子裁缝的话觉得有道理,就又走了……不知道明天还会不会回来换成冬天的棉袄……”通过以上环节的续写,学生对于童话故事的主题有了更近一步的了解。同样的,学生在思考中迸发出无限的火花,思维也在不断的创新,进而取得更好的阅讀效果。
3.比较角色,引导畅想阅读
童话故事类型的文学作品往往会脱离学生日常生活,有时候他们并不了解作者创作故事的背景和想要表达的想法。这无疑与学生的阅历和生活体验有关。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无法深入理解文章的情感,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为此,教师不妨在教学中教会学生通过角色比较,发现通话故事的角色类型:其一,写人物本身即用夸大的手法,勾画出某类人的特点和思想;另一种是写物的,是用拟人的手法,把人类以外的动植物或非生物人格化,使之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或某种人的特点。这也是寓言故事情节虚构性的体现。寓言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最主要用的是借喻手法,通过讲故事中的“这一个”,借喻生活中的“这一类”,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例如,《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则是采用实际的一些事情来告诉我们最简单的道理。而《漏》则是借用生活来比喻“这一类”。这类人也许站在生活的最顶端,但常常会被一些道听途说,子虚乌有的事情吓破胆。同样地,也告诉我们,凡事都要弄清事情真相才能下结论。通过这样的故事角色人物的对比,让学生找到阅读的乐趣,能够自如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在小学中年级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故事场景,可以丰富课文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学习的热情,提升个人修养,兼顾了娱乐性与实用性。因此,教师应该在小学中年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故事场景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