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文旅产业振翅翱翔
——第四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侧记
2021-02-27张树永德健宇韩建平
■ 张树永 德健宇 本刊全媒体记者 韩建平
秀美的镜泊湖、神奇的中国雪乡、神秘的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威猛的东北虎林园、深邃的渤海国遗址……夏末秋初的牡丹江,叠翠流金、如诗如画。
9 月1 日晚,第四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暨文化旅游推介会在这里举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出席并宣布大会开幕,省委副书记、省长胡昌升致辞。
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聚焦旅游强省建设,一以贯之推进全域旅游,构建冰雪游、森林游、边境游、湿地游、避暑游等特色旅游产品体系,持续叫响“北国好风光,尽在黑龙江”旅游品牌,旅游产业不断提档升级,呈现高质量快速发展态势。
开幕式上,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发布《牡丹江气象指数绿皮书》,国家林草局森林康养创新联盟宣布镜泊湖风景名胜区为“中国夏季森林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永久会址”,牡丹江市作文化旅游推介。
“天上的水,地下的火,留下你镜泊胜景万年的传说……”潮水袭来,歌声阵阵,文艺演出跨越时空的阻隔,将亿万观众带入黑龙江,带入“镜泊胜景·林海雪原”。
多元融合,虎娃雪妞带你“赏山水、品人文”
融合发展,是推进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全域旅游整体推进的重要抓手。
牡丹江市,黑龙江省东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山川秀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5%,旅游资源富集、特色鲜明,境内镜泊湖、中国雪乡、威虎山、中东铁路遗存、百年口岸绥芬河等独具特色,形成了“湖、林、雪、边、俗、特、红”七大旅游特色。
同时,牡丹江市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是满族发祥地和全国第三大朝鲜民族聚居区,商周时期莺歌岭文化、唐代渤海文化、清代宁古塔流人文化、近代“闯关东”移民文化、红色历史文化、北大荒文化、百年对俄交流文化等交织积淀传承,让这里成为一个“有色彩、有故事、有温度的地方”。
基于此,“牡丹江市坚持多元融合发展导向,释放生态优势、旅游特色,凸显‘旅游+’叠加效应,让旅游跨界融合发展。”面对媒体,牡丹江市委书记杨廷双介绍,2020 年9 月5 日,牡丹江接过全省旅发大会会旗。一年来,牡丹江市整合力量、系统谋划,围绕发展全域旅游,推进建设与改造提升项目177个。其中,精心打造总投资104.7亿元的42 个热点、亮点、引爆点项目,逐步形成了“42+N”旅发项目建设体系。“借此良机,牡丹江市旨在建设全国一流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夏季健康养生目的地、冬季冰雪旅游目的地和东北红色旅游目的地,形成融合化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文化与旅游相生共兴,相辅相成。
为了进一步提升旅游资源的“文化灵魂”,牡丹江市打造升级中共六大历史资料馆、革命英烈杨子荣烈士纪念馆等35 个红色景区场馆,推出爱情谷公园、保税跨境商品展示馆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文旅融合项目,并将《智取威虎山》《红灯记》《又见渤海国之渤海王子归来》等沉浸式情景剧植入景区。
同时,牡丹江市积极打造北方新型影视基地,升级改造威虎山影视城、横道河子俄罗斯风情小镇、七里地影视服务基地、解放路百年老街等。《悬崖之上》《跨过鸭绿江》《智取威虎山》等多部影视剧在牡丹江市选景拍摄。
“这届大会主要特点之一,就是突出全域布局。坚持把整个牡丹江市域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进行整体规划和统筹布局,通过整合乡村、城市、景区旅游资源,做活‘集点、连线、汇面’文章,构建全域旅游空间格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张丽娜介绍。
一业兴,百业旺。一年来,牡丹江市充分释放共同承办旅发大会乘数效应,加快汇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着力增强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据悉,截至7 月底,2021 年牡丹江市接待旅游总人数1446.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5.8 亿元,分别比2019 年增长33.3%和39.8%。在7月28日举行的旅发大会招商推介会上,牡丹江市集中签约项目71个、总投资548.2亿元,其中,总投资139.8亿元的39个项目今年开工建设。
四城接力,“在办会中展示形象、兴城富民”
举办一届旅发大会,提升一个大会承办地。
2018 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哈尔滨举办首届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随后,伊春、黑河、牡丹江分别承办了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旅发大会。一届比一届完善,一届比一届出彩。第一届旅发大会举办后,国内外著名投资商、旅行商蜂拥而至,将哈尔滨市视为投资热土;境内外媒体以各种形式将“冰城夏都”的四季美景推向“热搜”。
2019 年,“林都”伊春市突出打好“生态”牌,围绕“深呼吸、深睡眠、深度游”,提出“林都伊春·森林里的家”大会主题,明确“生态立市、旅游强市”的发展定位,实现了“成功、精彩、难忘”的预期目标。通过办会投入财政资金10.5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10 亿元,建成新景区11 个,改善景区30 个,开发新业态16 个,完成涉旅基础设施26项,签约产业合作项目及战略合作协议23 个,签约总额86.8亿元。2019年,伊春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6%和28.8%。
2020 年,“中俄双子城”黑河市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围绕“办会兴城”,突出文旅深度融合,提出“景城一体化建设”和“打造主客共享最美旅游目的地”理念,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办会模式,办成了一届高质量、有热度、有流量的精彩盛会。通过办会完成投资22.2 亿元,间接拉动投资130 多亿元,新建扩建旅游项目15 类29 个,打造了小微博物馆群、中俄民族风情园、新生鄂伦春族民俗旅游区、历史文化古驿路游等“引爆点”。
2021 年,“雪城”牡丹江市围绕“以会兴业,办会兴城”宗旨,编制了《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该市所辖10 个县(市、区)坚持全域化布局、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累计谋划实施涉文涉旅项目66 个,新开7 大类66 个旅游产品线路以丰富供给,实现了县县有特色、区区有亮点。据统计,2021 年上半年,牡丹江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7.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4%;接待游客9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 亿元人民币,分别比2020 年同期增长646%和652%。
四年来,旅发大会各承办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重大涉旅项目相继上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旅游产业的综合效应和拉动作用凸显,起到了“立标打样”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其他市地推动旅游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黑龙江省连续举办四届旅发大会的实践证明,大会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界交流合作、共赢共享的有效平台,展示黑龙江文旅形象、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窗口。
旅游强省,“注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旅游强省,无疑是黑龙江省推进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
“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聚焦打造“两座金山银山”,加快推进旅游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从单季旅游向全季旅游、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转变,推动了旅游强省的提质增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黑龙江省为促进旅游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进行了精心的顶层设计,先后研究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旅游强省的意见》《黑龙江省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0—2030 年)》《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0年)》等多项政策、制度及规划,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共谋划旅游项目700 余个,建立了黑龙江省旅游招商项目库,开展不同形式的旅游招商活动20 余次。累计实施旅游项目奖补资金1.85亿元,全省新(续)建重点旅游项目400 余个,总投资约3500 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382亿元。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仍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省社科院二级研究员周琳分析指出,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对黑龙江省文旅产业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加大了文旅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风险。面对风险和挑战,黑龙江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激发了内生动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与此同时,“黑龙江文旅产业的诸多体制机制改革亟须进一步深化。文旅融合的紧密度需要进一步增强,文旅营商环境需进一步优化,旅游产品推介、旅游产业金融支撑、人才支撑等都需要持续破题,久久为功。”
6 月中旬,省文化和旅游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该规划明确,健全完善现代文化和旅游产业体系,实施文旅产业发展工程,加快发展新型文旅企业、文旅业态、文旅消费模式,创新产业发展活力,扩大优质文旅产品和服务供给,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新征程上办好黑龙江的事情,要靠我们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奋发有为工作。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等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既要抓好本地本部门工作,也要立足全省发展大局,切实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鼓足干劲、力争上游,把激发出的干劲和热情转化为振兴发展实践,加快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9 月2 日下午,第四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推进会议召开,张庆伟发表重要讲话并向第五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承办地大庆市授会旗,胡昌升作具体部署。
目标已定,需奋力前行!
黑龙江文旅产业正翱翔在壮美广阔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