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碑审美之旅

2021-02-27孟云飞北京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21年1期
关键词:魏碑墓志铭书法

◆孟云飞(北京)

魏碑,是中国南北朝北魏(420-588)时期,碑碣、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石刻的总称,又称北碑或北魏碑。这是一个王朝更迭频繁的时代,更是书法人才蕴藉丰厚的时代。在北魏礼佛诵经之声中,漫山遍野,凿窟造像,延文学士撰文作记,以穷乡儿女造像之态,展现书法古道西风的沧桑气象。那种刲犀兕、搏龙蛇、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书法形式,都不着雕饰地展现在崇山峻岭之间,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北碑莫盛于魏,莫备于魏。盖乘晋宋之末运,兼齐、梁之流风,享国既永,艺业自兴,孝文黼黻,笃好文术,润色鸿业。故太和之后,碑版尤盛,佳书妙制,率在其时。”①魏碑体系博大精深,浑朴自然,承载秦汉古韵,孕育隋唐楷书的渊薮,具有“上可窥汉秦旧范,下能察隋唐习风的作用”,记录楷隶体变的历史意义,被誉为中国书法篇章中瑰丽多姿的艺术宝藏。

始平公造像

一、造像——佛陀幻影中的审美折射

公元265年,西晋政权建立,结束了长达80年的三国纷争,形成天下一统的大格局。但好景不长,西晋政权奢侈成风,统治黑暗,直接导致八王之乱。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南迁,又有五胡乱华的战事不断。终于在匈奴的强劲攻势下,于公元313年,洛阳倾覆,公元316年,长安陷落,西晋政权宣告结束。中原地区被匈奴所统治,战乱不断。公元493年,一直静观的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带领20万大军南下,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并崇礼佛教,推崇汉文化,皇室贵族统一改为汉姓,穿汉服,与汉人通婚,任用汉族官吏,开启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篇章。

此时,孝文帝开始在洛阳龙门,为祖母冯太后营建功德窟古阳洞。紧接着,支持孝文帝改革和迁都的一批王公贵族、高级官吏和僧侣也于该洞发愿造像。所以,古阳洞四壁及窟顶雕刻各式佛龛,多达1000余个,碑刻题记800多品,是中国石窟中保存造像题记最多的一个洞窟,最著名的龙门二十品有十九品存于古阳洞中。

这一时期,北朝书法并没有追随王羲之书法的流行趋势,而是继承汉隶古法,逐步向楷书演变。其结字朴茂厚重,又有峻宕妍美之态。阮元在《南帖北碑论》中说:“北朝望族质朴,不尚风流,拘守旧法,罕有通变,惟时造时离乱,体格猥拙,然其笔法劲正遒秀,往往画石出锋,犹如汉隶。”②这一点在龙门造像刻石中表现尤为明显。

《始平公造像记》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题记”,此题记文字与栏格线采用阳刻凸起,更显雕凿者深厚的功力。书法锋锐果敢,整峻大方,具龙震虎威之势,富有阳刚之美。笔画宽博平厚,雄重遒密中透着端庄流逸之美。此书体透着一种英风烈气、刚正雄浑的大气象。此是始平公女儿为答谢皇恩、为国造像的题记,并祈愿亡父“神飞三界,智周十地……父母眷属,凤翥道场,鸾腾兜率,若悟洛人间,三槐独秀、九棘云敷,五有群生,咸同斯愿。”神采激扬的祈文让人感受到佛前许愿、众生同福的平等之心。

《孙秋生造像记》全称“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碑文是地方官员拥护新政、祝福北魏王朝“国祚永隆,三宝弥显……兰条鼓馥于昌年,紧晖诞照于圣岁”的美好祈愿。此碑被康有为称为“沈著劲重”一体。体式虽与始平公相似,但凌厉有加,沉着痛快中透着朴厚古拙之感。其书法气象方整遒劲,峭拔劲挺,力量外拓,犀利刚劲,尽显笔势之宕逸,实乃为治靡弱书风之良药。

《杨大眼造像记》全称“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记”,是北魏名将杨大眼在凯旋途中,路经石窟,览先皇之明踨踪睹盛圣之丽迹,瞩目彻霄、泫然流感,遂为孝文皇帝造像一尊并题记。其书法被康有为列为峻健、丰伟之宗。杨大眼其人,眼大如车轮,少有胆气,跳走如飞,奉命南伐,连拔五城,追奔至汉水。其威猛如此,乃感此书有扬武之态,用笔方峻,提按顿挫明显,笔势雄奇,结体庄重稳健,若少年偏将,气雄力健也。

此外,还有《牛橛造像记》的凌厉果断、爽朗峻拔之风,《魏灵藏造像记》的虎奔龙吟、雄踞盘关之威仪、怀隐瑰玉之神采,《司马解伯达造像记》的方圆兼用、寓圆柔之笔以破板滞的圆曲之美,《慈香造像记》的峻柔涵容、曲润方刚之态。正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曰:“龙门造像自为一体,意象相近,皆雄峻伟茂,极意发宕,方笔之极轨也。”③

石门铭

《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④可以说,从古阳洞起,在大禹开凿的两山对峙的石壁上,修佛造像之风盛行,从皇族到民间百姓,都希望在这块石壁上为心中的佛陀菩萨造像,为逝去的亡灵祈福。

在那个兵荒马乱、疾疫流行的年代,人们无法排遣内心的恐惧,只有寄托在来世,许愿佛祖保佑往生极乐世界。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龙门石窟叮叮当当的斧凿声逐渐掩盖了金戈铁马的厮杀声,诵经礼佛的梵呗之音逐渐取代了民怨沸腾。这里很快成为人们心灵的一方净土,不管你是恶人还是善人,都能在黑魆魆的石洞中,面对自己塑造的佛陀忏悔、发愿、祈福。到了盛唐时期,更是迎来了一个全民造像的高峰,此余绪一直延伸到明清时期,形成了超大规模的佛陀雕像群,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碑刻题记2860余品。可以说,龙门题记作为一种书法形式的存在,更像是在佛陀幻影中的审美趋同。这种理念几乎摒弃了任何笔墨技巧的表达,旨在与佛陀对话表露而出的——横平竖直的真、无意为书的拙、止于至善的美。

二、墓志——人书相映的至高礼赞

《文心雕龙•铭箴》篇说:“铭者,名也。观器必也正名,审用贵乎甚德。”⑤墓志铭作为记录逝者生平的悼念性文体,成为考古文化中重要的参照物。在魏碑中,墓志铭作为一个重要门类,不但让我们了解到墓主的生平、职位、品德、功业等信息,并且其工稳隽秀的书法之美,更让我们所神往。《元君墓志铭》《刁遵墓志铭》《元贞墓志铭》《元祥墓志铭》《张黑女墓志铭》《何伯超墓志铭》《崔敬邕墓志铭》《司马景和墓志铭》等,都在用书法刻石讲述墓主的人生故事。

《元君墓志铭》全称“魏故宁远将军敦煌镇将元君墓志铭”,刻于北魏正光四年(523),其书风秀逸潇洒、圆润典雅。入笔带有刀刻斧凿的劲厉,收笔富含胸有成竹的稳重,主笔飘逸而富含神韵,结体紧劲而不失放逸,在楷隶之间,形成独特的碑体书法风范。

《张黑女墓志铭》原名“南阳太守张玄墓志铭”,其书法精美遒古,峻宕朴茂,结构扁方疏朗,多参隶意,古拙之气盈然而出。其运笔以方笔为主,兼以圆曲之势,笔画或方或圆,浑然自如。长捺一波三折,隶书意味,行书仪态,妙义中涵。可谓承北魏神韵,又开唐楷法则,既有北碑俊迈之气,又含南帖温文尔雅。何绍基跋此碑说:“余既性嗜北碑,故摹仿甚勤,而购藏亦富。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⑥康有为对此碑也十分推崇,称其为质峻偏宕之宗。

《刁遵墓志铭》也称“刁惠公墓志铭”,其书风浑穆舒扬,圆腴厚劲,具有端庄古雅之美,为虚和圆静之宗。与北魏时期众多碑刻不同的是,它不以劲利险峭见长,而是以凝练秀美取胜。康有为评曰:“《刁遵志》如西湖之水,以秀美名寰中。”⑦

灵庙碑

可以说,魏碑墓志铭的书法,更趋向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趋向,特别是北魏皇族改为元姓士族的墓志铭,更透着一种峻逸雅正、中和隽秀之风貌,再加上文人雅士写气图貌的赋体文风,更能让我们在书法与文采的交融中感受逝者的风范与气度。

三、碑碣——历史云烟中的风尚高标

碑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里释为“竖石也”,是竖在墓穴边、为葬礼引棺入墓、施与辘轳之用。起初碑是没有文字的,后来刻了文字,才是书法艺术中所称的“碑”。东汉时期,盛行刻碑,故隶书碑刻遗存丰富。曹魏之后,禁止私自立碑,晋人也从其制,故碑刻甚少。北魏入主中原,遂在魏主笃好文术、礼佛造像影响下,开启树碑立传的风潮。著名的碑刻有《中岳嵩高灵庙碑》《张猛龙碑》《高庆碑》《高贞碑》《晖福寺碑》等,若星河灿烂,蔚为壮观。

《中岳嵩高灵庙碑》可谓是一鸿篇巨制。碑阳碑阴皆为精品,记述道教天人理念及重修嵩岳庙、弘扬道法、济世安国之要。其碑阳书风苍古,浑穆激宕,笔画在短缩之中,蕴力中涵,根据字形往往有欹侧变幻之态。总体气势高古雄秀、自然浑真,体现出大巧若拙的道家风范。《灵庙碑阴》是七列题名,字迹虽多已漫漶,但字体在古厚之中蕴含旷逸舒展之姿,若太乙飞仙,真气内蕴。所以康有为对此碑赞赏有加,称碑阳为高品上,如入收藏家,举目尽奇古之器。碑阴为神品,如浑金璞玉,宝采难名。

《张猛龙碑》全称“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此碑在历代名家品评中享誉最高,主要得益于其险绝峻逸、浑穆雍容的气度,奇趣灵动、古朴典雅的阵容。其碑高280厘米,宽123厘米,主要赞颂鲁郡太守张猛龙聪明仁智的人生,为民造福、和兴办学校等功绩德行。其中有“积石千寻,长松万刃。轩冕周汉,冠盖魏晋。”也是高风亮节、气势磅礴。再加上清峻的书风、险绝的气势、统一性很强的体势欹侧,使我们在错落变化中如畅游奇山秀水,峰回路转中观万化神姿。并且,魏碑是开隋唐先河最直接者,初唐欧阳询晚年用笔之法,皆出此碑。清•沈曾植说:“光绪中叶,学者始重《张猛龙碑》。然学如牛毛,成如麟角。北碑惟此骨韵俱高,敛分入篆。信本(欧阳询)晚发瓣香,始皆在此。”⑧

可以说,北魏碑碣书法之特点,有浑穆高妙、古秀之姿,每碑各有风貌,皆可称奇。南朝虽有《爨宝子碑》《爨龙颜碑》,但在北魏碑碣中都能找到相类之品。故康有为在《备魏》之篇说:“凡魏碑,随取一家,皆足成体,尽合诸家,则为美矣。虽南碑之绵丽、齐碑之逋峭、隋碑之洞达,皆涵盖渟蓄,蕴于其中。故言魏碑,虽无南碑及齐、周、隋碑,亦无不可。”⑨并指出《嵩山灵庙碑》与《爨宝子碑》奇古相类。《爨龙颜碑》与《张猛龙碑》峻整相加,《瘗鹤铭》与《石门铭》奇逸相生。魏碑涵容之博大精深,实是中国书法深山宝藏、探幽幻丽之境也。

四、摩崖——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人文气度

当人们徜徉自然山水、观海听涛之际,总有发思古之幽情,抒豪情壮志之神思,或诗或赋或赞或颂或铭,状山河之貌,吐滂沛于寸心。好诗好文、赋之山石,悬崖峭壁间又多了一道风景。摩崖石刻,或擘窠大字,或吐纳千言,篆隶楷行草伴随着叮叮当当的刻石声定格在山水之间,这正是中国书法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神妙境界。魏碑中的摩崖石刻,以《石门铭》《云峰刻石》《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为代表,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穿透1700多年的历史云烟,依然表达着亘古不变的人文之思。

张黑女墓志(局部)

《石门铭》又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赞颂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奉诏修通巨碍险阻的褒斜道之事。公元504年,汉中归属北魏,北魏宣武帝于是命梁、秦二州刺史羊祉,再循原褒斜旧道开凿通途并拓宽石门。《石门铭》即是为纪念此事,于石门勒铭,以彰显其功德。《石门颂》继承汉《石门颂》之飘逸书风,作楷为草,流畅跌宕。结体欹斜,飞扬潇洒。纵敛随心,顿不停留,挫不迟疑,一泻而下,形成一种超凡脱俗的气度与飘逸飞动的仙姿神态,让人叹为观止。其文中正博雅,具风骨清峻之音,特别是“龙门斯凿,大禹所彰。兹岩迺穴,肇自汉皇。导此中国,以宣四方”更具有新时代文化意义,可见“中国”二字,在汉魏时即有此称,更提高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心。

云峰山摩崖石刻位于山东省莱州市东南。其中有北魏刻石16处,其中最负盛名的是《郑文公碑》《论经书》《观海岛诗》等刻石。郑道昭,北魏诗人、书法家,因其弟治罪被贬,转任青州刺史。可以说郑道昭的云峰山刻石,确有贬谪文人以抒其志的郁郁情怀,但更有看透世态、好玄求道之心。云峰山刻石最大的魅力在于集篆、隶、草之长于一体,用笔多圆笔篆法,结体趋于横扁,左右开张,笔画则转多折少,笔断意连,可谓“极正书之能事,启唐楷之先声”,被推为魏碑之冠冕。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盛赞:“《云峰山石刻》,体高、气逸,密致而通理,如仙人啸树,海客泛槎,令人想象无尽。”⑩我们也从其蕴藉风雅、宽博宕逸的书风中,感受到“郑公乘烟至,道士披霞归”的审美意趣。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李白的一句真心话道出了人文精神与自然风景的微妙关系,而摩崖刻石作为人文赋之山河的完美形式,更是在书法的相映生辉中,让我们体验山河之略影、天地之大美。

结语、山河表里碑与帖

如果把中国书法发展史比喻成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那么隶楷之变就是这条大河最陡峭的转折点,那裹挟着泥沙和金石的文字流变在此处激起翻天巨浪,这个巨浪就是王羲之、王献之引领的魏晋风流,其高峰在300年后的盛唐,余绪宋元明清直至今日。而在这个转折点处,被泥沙掩埋的黄金珠玉却成了后人苦苦寻觅的文化宝藏,这个宝藏就是散布在荒山野岭、深幽洞窟之中的铭碑刻石。当历史的烟云逐渐散去,作为文以载道、书亦载道的铭碑刻石,也在某一个历史节点上,成为人们管窥历史的放大镜和参照物。而它们自身的形体和气韵,也与同时期南迁的江左二王书风形成视觉上的强烈反差。当帖学风范走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历史穷途时,文人书家义无反顾地在隶楷之变的原始节点上,去寻求书法探索的路径。可以这样说,帖学流派与魏碑书法正是中国书法的表与里,承载着中国文脉的千年之梦,亘古洪流。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赞誉魏碑有“十美”:“古今之中,唯南碑与魏为可宗。可宗为何?曰有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浑穆,三曰笔法跳跃,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法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

是十美者,唯魏碑南碑有之。”⑪可以说,魏碑的美,正来自书家面对河流山川的那种纯粹、那种旷达、那种开天辟地之力、那种神佛敬畏之心,以及那种若“江汉游女之风诗,汉魏儿童之谣谚”的蕴蓄古雅。

魏碑书法仿佛在为中国人讲述了一个书法与石头的故事,是一位文人、一位书家借助雕刻家的斧凿对山石的倾诉。它不像王羲之笔下妍美流便的顿首问候,更不能在绢素之上龙飞凤舞。一切都在力量的撞击中,用刀法诠释书法,那种三角形的点、锲形的撇捺、方形的横直,铁画银钩斩钉截铁的韵律,让我们看到书法的另一种境界。如果说,东晋书法的江左风流让我们循《兰亭》山阴问道,那么,魏碑的金石气韵则更吸引我们寻古探幽,登高临远,在读碑拓石中体验书法与天地精神的和谐相生。

可以说,魏碑深厚的民间基础,正符合新时代“全民书写”“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这一文艺导向,其刚健雄浑、大气磅礴的正气中涵,更适合书写国力强盛、繁荣灿烂的太平气象。我们更相信,新时代的魏碑书法家,将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染翰濡墨,豪情迸发,写出辉煌灿烂的人文篇章。

注释: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2014年6月第1版 第806页。

②阮元《南帖北碑论》《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2014年6月第1版第632页。

③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2014年6月第1版 第836页。

④北魏 郦道元撰 《水经注》 岳麓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 第237页。

⑤刘勰《文心雕龙》沈阳万卷出版公司 2013年4月第1版 第74页。

⑥载《张黑女墓志》江西美术出版社 2016年6月第1版 第1页。

⑦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2014年6月第1版 第832页。

⑧载钟明善编《张猛龙碑》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 第5页。

⑨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选编,2014年6月第1版 第807页。

⑩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载祝嘉疏证版 巴蜀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第358页。

⑪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载祝嘉疏证版 巴蜀出版社1989年11月 第1版 第298页。

猜你喜欢

魏碑墓志铭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魏碑行书对联:文生于情有春气,兴致所至无古人
墓志铭也可以很幽默
《尹源墓志铭》考释
墓志铭
书法欣赏
打铁老太
第二届“魏碑圣地·全国魏碑书法大赛”暨“魏碑书法论坛”在洛阳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