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隐喻视角下《雷雨》中的委婉语研究
2021-02-26翟舒朱梦婕
翟舒 朱梦婕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JB1320422)和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研究课题(DGYYJ2020-27)。
摘 要:在认知的视角中,委婉语的存在与运用和概念隐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Lakoff 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在认知视角下理解委婉语的运用。本研究主要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以曹禺先生的《雷雨》为文本,来研究认知视角下的委婉语的使用特点。
关键词:概念隐喻;委婉语;雷雨
作者简介:翟舒(197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教学法与语言测试;朱梦婕(1996-),女,湖北广水人,东北林业大学英语语言文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认知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J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3--02
1.引言
《雷雨》是曹禺先生创作的一部著名的话剧剧本,其讲述了两个家庭之间的横跨几十年的恩怨纠葛。该故事以一天之内、两个家庭中的八个不同的人物之间的纠葛以及悲剧的结局来向读者展现了1925年时期的资本主义封建腐朽的家庭的压迫,并以此来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故事缓缓推进,讲述不同人物之间不可言说得过去与现在,然后在一場雷雨中,所有的秘密都被揭开了。
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在各国的语言中都有出现。说话者会有意地使用它来规避使人感到敬畏、恐惧、羞耻、不适的事物,人们常用此来避免或者缓解说话者、听话者或者第三方在信息接收时可能感受到的不适或者痛苦。委婉语作为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之前的学者们将目光多数放在了其在修辞学(陈望道,2001)、语用学(束定芳,1995)等角度。随着《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出版,越来越多学者将目光转移到了委婉语的认知学(邵军航,2004)角度上。
隐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每天使用的大多数语言都是具有隐喻性的。我们的思维是由隐喻构成的,它对人类活动和语言具有深远的影响。1980年Lakoff和Johnson出版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标志着我们对隐喻的研究开始与认知联系在一起。Lakoff和Johnson在此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他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的手段,其本质是概念性的,是跨概念域的系统映射。他们将概念隐喻分为三类: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本体隐喻。概念隐喻理论将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和图像意识用来解释隐喻现象,Lakoff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人们用一种易于理解的事物去理解另外一种较难理解事物。而这也与提供了我们从认知的角度去理解委婉语的思路。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委婉语也可以看做概念化隐喻,其内在也同样包含了隐喻的认知和思维过程(谌莉文,2006)。
2.概念隐喻视角下《雷雨》中的委婉语研究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委婉语的使用的过程,与概念隐喻理论中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mapping)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相类似。而概念隐喻中的结构隐喻表达了源域可以部分映射到目标域上,而此过程必然会突显某方面,而掩盖另外一方面。因为隐喻是由一个事物去描述另外一个有着相似性的事物,这样的使用方式可以让说话者有意识去减弱一些他们在表达时想要规避或者柔化的语言,从而达到了委婉语的表现效果。
说话者使用委婉语时,常常就是为了突显某件事情的一方面而去模糊另外一方面,达到减轻听话者可能产生的不适,从而使说话者想表达的内容能更好地被听话者所接受。而在雷雨中,曹禺先生笔下的人物在对话时,出于不同的目的或者因为不同的身份地位,会在表达的时候有选择地使用 委婉语。而曹禺也利用了不同角色所使用的不同的委婉语,来进行人物的刻画和剧情的推进。不同的场合和人物使用的委婉语,会达到不同的效果。
2.1模糊语义
在序幕中,姑甲和姑乙在谈到繁漪和鲁侍萍的时候,没有用她们的名字来直接议论,而是用“楼上的”和“楼下的”来替代她们。这个描述中,源域是住在楼上和楼下的两位精神不太稳定的病人,而目标域是繁漪和鲁侍萍这两个人。两个概念之间的语义距离和心理距离都不是很近,没有较强的相似性,从而导致除非是处在两个说话人的环境之中,否则源域和目标域之间会难于认知。姑甲和姑乙之所以这么表述,是因为他们是这个地方被雇佣的人,而他们现在是在说的是这两个病人曾经的隐秘的事情。如果被他们的雇主或者与这两个病人相认识的人听到他们私底下的议论,他们可能会失去这份工作或者受到惩罚。所以他们选择用这样代表方位的委婉语来指代这两位他们议论话题的主人公,从而达到模糊语义的委婉语表达效果,并以此来规避可能被第三方听到而导致的不好的后果。他们这样表述还有另一个原因,这两个女性已经疯了很久了,并且两个人的病情都很让人恐惧。姑甲和姑乙用两位女性居住的方位代替她们原本的名字,也是减弱姑甲和姑乙两人在议论时会产生的不适感,即减弱说话的在表述时的不适与恐惧。繁漪和鲁侍萍这两个名字因为是特指的专有名词,直接使用会造成说话者和听话者产生较强的心理可及性,而“楼上的”和“楼下的”因为是代词,可以造成一种模糊的表达效果,因此它的心理可及性就较弱。而由这两者之间的映射造成的委婉表达,可以起到一种模糊语义的效果。作者通过“楼上的”和“楼下的”这两个称呼,就营造出一种紧张、神秘的氛围,让观众或读者仅以这两个委婉语,就能感受到这个房子所带来的压抑感——连佣人都不敢直议的两个存在,从而起到烘托氛围、营造悬念的目的。
2.2迂回陈述
萍 (拿起报纸看,遮掩自己)说不出来,像是家里住得太久了,烦得很。
繁 (笑)我怕你是胆小吧?
萍 怎么讲?
繁 这屋子曾经闹过鬼,你忘了。
萍 没有忘。但是这儿我住厌了。
这是在雷雨的第一幕里面,繁漪对周萍说的一段话。在这里面,繁漪用闹鬼来委婉表达她和自己的养子周萍曾经发生过的不论关系。这句话中,源域是屋子里被传闻出现过鬼,而目标域是两人的不论关系。说话者(繁漪)这样描述是因为这个事情是一件极其隐秘且不能为外人知道的事情。而且当时的场景下,还有第三方(自己的儿子周冲)在旁边,所以更不能直接表达。但是繁漪好不容易有机会与周萍说话,所以繁漪选择用只有他们两个当事人知道的委婉表达,来暗讽周萍的胆小懦弱和不负责任。这样可以委婉陈述,让听话者(周萍)不会因为过度不适而愤然离席,又可以让说话者(繁漪)完整的陈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因为源域和目标域之间语义距离较远,可以让没有参与这件事情的第三方(周冲)理解不到这句话的更深层次的表达意思,从而规避第三方听懂的可能性。这样通过迂回曲折的表达可以增强目标域和源域之间的曲折性,使两者的相似性减弱,增加了句子的委婉表达程度。这样的使用手法,也让作者从侧面体现出了繁漪这个人物性格中的乖戾阴鸷甚至极端的一面。在自己的儿子还在场的情况下,繁漪仍然把这件事情以委婉的话语说出来给周萍听,而不是选择等两人独处的时再说出来。这样的表达方式丰满了繁漪这一角色的偏执的性格。而同样的用法,在第二幕里面还有出现。繁漪对周萍说的:“小心,现在风暴就要起来了!”其中的“风暴”也是迂回陈述的一种委婉表达方式,以外面的风暴天气来提醒周萍这个家里现有的不安定。
2.3突显和掩盖
在第二幕中,鲁贵和繁漪对话时,鲁贵说了一句:“老爷催着太太去看病。”这里的“老爷让她去看病”也是委婉语的表达。这里源域是让繁漪看病,但目标域是指老爷在管教着繁漪,让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鲁贵其实是借着周朴园来打压繁漪,让她不要管不该管的事情,不要去接触鲁侍萍以免发生什么不利于鲁贵他自己的事情。但是鲁贵是一个下人而繁漪是周家的太太,因为身份之差,鲁贵注定不能用过于直白的话语来威胁自己的女主人。所以鲁贵用“老爷让太太吃药”这个委婉语来表达了自己的意思。在这句表达中,突显了太太在家没什么实权,不要管得太多以免引起老爷的不满这一层含义,而掩盖了鲁贵自己作为一个下人也敢仗势欺人,来“劝告”太太这一件事情。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这也表现出了结构隐喻中,源域在向目标域映射的时候,会突显某一方面而遮掩另外一方面。以此来突显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而减缓听话者的不适与愤怒等情绪。鲁贵也因为这个委婉语的表达,突显出他虚伪、趋炎附势和卑劣的小人形象。其实鲁贵在此处提出吃药这一个事情,也有转移繁漪的注意力,让她不再关注于鲁侍萍这个人的目的。鲁贵在《雷雨》中有三次提醒繁漪吃药的情节,每一次的使用都是委婉语的用法,用突显“吃药”這一件事情来掩盖他当时说这句话的目的,但每次都因为话语发生的地点和使用的目的不同而导致目标域不同,即说话者(鲁贵)说出这句话的目的每次都不一样。
3.结语
本文就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以曹禺先生的《雷雨》为研究文本,从认知的角度来研究文学作品中委婉语在使用时的目的及可以达到的效果。其可以利用委婉语从心理可及性强的源域映射到弱的目的域上达以到迂回陈述的效果、利用委婉语减弱源域的映射达到模糊语义的效果和利用委婉语达到突显和掩盖目标域的一些含义的效果。曹禺先生利用这些委婉语的效果,以对话的形式烘托神秘、紧张氛围和塑造了不同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
[1]曹禺.雷雨[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36/2001.
[3]侯 涛俞东明.戏剧话语:语用建构和文体认知——基于《雷雨》的研究之一[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4).
[4]谌莉文.概念隐喻与委婉语隐喻意义构建的认知理据[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8).
[5]邵军航樊葳葳.委婉机制的认知语言学诠释[J].外语研究,2004(4).
[6]束定芳.委婉语新探[J].外国语,1989(3).
[7]束定芳徐金元.委婉语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1995(9).
[8]王永忠.范畴理论和委婉语的认知理据[J].外国语言文学,2003(2).
[9]Lakoff ,G.&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