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分析林逋咏梅诗在日本的受容

2021-02-26崇慧雯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林逋意象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格式塔视角下儿童文学作品的创译研究-与日本近现代作品的对比为例”(SK2019A0773);安徽外国语学院校级重点科学研究项目“《梅花歌三十二首》与中国汉诗的关联研究”(Awky2019014)。

摘  要:林逋《园中小梅》勾勒出了梅花高雅超俗的形象,促进了宋朝文人咏梅诗作的转型,激发了当时日本文坛新的活力。“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月黄昏”这一系列意象在日本诗歌中的组合给读者带来的不是一系列意象的叠加,是在结合视觉、嗅觉等感官的基础上激发读者对作品的情感认识,赋予作品新的生命力。

关键词:林逋;梅花形象;意象;日本文坛

作者简介:崇慧雯(1990.2-),女,汉族,安徽天长市人,安徽外国语学院讲师,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方向:日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3--02

一、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

格式塔来自于德文Gestalt的音译,主要指完形,即具有不同部分分离特性的有机整体。其心理学的理论核心是,整体决定部分的性质,部分依从于整体,整体不等于各部分简单相加之和[1]。比如运动会上,由众人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组成了“运动”二字,其整体效果超过每个个体叠加的效果,整体性构造叫格式塔。姜秋霞教授认为,具备整体概念的意象叫格式塔意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实现格式塔意向再造需完成心理实现和文字实现[2]。格式塔意向再造遵循整体性、闭合性、异质同构三个原则。具体来说,人们在一开始接触事物时,首先会关注到它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它,整体优于部分,即整体性原则;闭合性原则,即当看到事物残缺或是不闭合的图像时,会从心理上补全,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图像或事物;异质同构原则指出,当心物场与脑场在力的作用方向上一致时,可引起情感的迸发。因此,在进行文学作品创作时,往往遵循格式塔意象再造原则,通过对已有文学作品意象的再创造,实现意与象的统一。

二、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在中国咏梅诗中的体现

在中国,梅花种植的历史由来已久,在《诗经》和《尚书》中早有记载,但那时的梅指的并非是花,而是梅子。到了中国六朝时代,流行将山水风景移入庭园中观赏,观赏的对象也从山水到月、雪、植物、鸟兽等转移,在文坛上也倾向从山水诗向詠物诗转移,种植在园内的“物”开始被作为诗作对象,其中也包括梅。随着咏物诗的兴起,咏梅诗也开始出现,梅花作为春花被写入诗词中。但是,如南朝诗人吴均的《梅花诗》中所写:“梅性本轻荡”,此时梅花被作为随风飘零易变的花被文人所轻贱。

到了唐代,咏梅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咏梅的诗作大幅增加,并且在诗词中对梅花并非直接性的描写,而是借用梅花或是寄托自己的家国情怀,或是借梅花比喻自己的人生境遇,梅花的意象变得更为丰富起来。李商隐《忆梅》中的“寒梅最堪恨,长作去年花”两句把梅花称之为“去年花”,抒发了诗人对于梅花只在冬天开放、春天无法赏梅这件事遗憾之情,与其说是恨花,不如说是联想到少年成名如今惨淡的自己而产生的惋惜之情和对人生的无可奈何。虽然唐代已有不少咏梅诗作出现,但此时的咏梅诗并未呈现出和歌咏其他花诗作的不同之处。

到了宋代,咏梅诗的创作可谓是达到了巅峰,这是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首先,宋朝自从建国以来,就不断遭受辽国和金国的入侵,加上统治者应对外敌时政治上的软弱,导致宋朝国土被迫割让,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政治前提下,宋朝国民具有很强烈的危机意识,他们为了寻求内心的安逸,只能将视线转移到自己身边的事物中,托“梅”以言“志”;另一方面,宋代儒学和封建伦理思想得到进一步加强,统治阶级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宣传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道德伦理,大大促进了宋代理学的发展,并进一步推动了文坛“文以载道”的价值观念,因此,文人士大夫渐渐探寻事物内在的“道”,对事物的审美从外表的“象”慢慢向内里的“意”转移,对于遭受外敌入侵,历经战火飘零的宋代文人来说,或许不屈不挠、不畏强敌的品质才是值得赞扬的。因此,宋代的文人在诗词中发掘出梅花高洁的品格,借花抒怀,在精神世界中补全现实的缺失,追求一种完满。

将中国咏梅诗领入顶峰的是宋朝林逋的《园中小梅》,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传唱至今,也至此奠定了梅花高雅超俗的形象。诗词中“疏影”、“横斜”勾勒出其轻盈妩媚之姿,“水清浅”衬托出灵动清冷之韵,将“暗香”这一嗅觉感受融入到“月黄昏”这一美景之中,动静结合,借物抒发出自己“梅妻鹤子”的情怀,营造出的诗韵远远超过一个个意象叠加,实现了整体性的格式塔意象。

其实,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两句诗句借鉴了五代南唐江为残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将“竹”和“桂”分别改为“疏”和“暗”,符合了整篇诗词的意境美,达到了视觉嗅觉与情感的统一,激发了对美的感受。

宋朝文人诗集中咏梅诗呈现爆发式增长。据《全宋诗》记载,宋朝的咏梅诗作多达5000余首,苏轼、陆游、王安石等名家皆有咏梅诗作流传于世。苏轼从称赞林逋的《园中小梅》为咏梅一绝,在《红梅三首》中继续继承林逋诗中梅的特质,将梅比喻成超凡脱俗的仙女,刻画出了梅花玉洁冰清的形象。这种形象恰巧符合宋朝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寄托了苏轼被贬谪期间不随波逐流的傲骨。南宋诗人范成大一生酷爱梅花,是南宋当时賞梅、咏梅、艺梅、记梅的名家。他将苏州石湖一处的梅园取名“范村”,他沉迷于研究梅花,于住所处广泛种植梅树,用亲身实践经验著成我国第一部梅花专著《范村梅谱》,书中记录有12种梅的名称、形状、生长规模和观赏价值等重要资料,对我国梅树种植作出了贡献。而姜燮则在《白石道人歌曲》中直接取林逋《园中小梅》中“疏影”、“暗香”两词作为咏梅词的调名。宋朝文人在林逋咏梅诗的基础上,将梅花意象再造,赋予人格的特点,把个人的情志寄托于梅花,从梅花傲雪而开的整体形象出发,去感受其不屈不挠的品质特点,并且从心理上释放了宋朝文人士大夫的郁郁不得志、忧国忧民的情感,并引起民众感情上的共鸣。

三、日本对中国咏梅诗的受容

梅花并非是日本本土的植物,是舶来品。梅花自弥生时代从中国大陆引进,这个时期因为汉朝和朝鲜半岛的交流,是果树等被引进的第一期。到了隋唐时期,中日交流更甚,中国的政治和文化生活在这个时期被大量导入日本,梅花作为观赏植物被种在日本贵族庭园中,这和大陆文化的导入有密切关联,这是梅花被引入的第二期。到了迁都平城京之后大伴旅人和山上忆良的時代,《万叶集》中的和歌可以明显感受到浓烈的汉诗影响。并且对于当时的官僚来说,汉籍知识是必备的,因此很多和歌中都运用了汉诗文的表现方法,这是梅花引入日本的第三期。如上所属,梅花作为吟诵对象经历了以上三期的发展过程。此后,梅花咏以大伴家持为中心,被《万叶集》第四期歌人继承,其数量达到120首之多,仅次于萩,因此日本的咏梅诗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3]。日本咏梅诗的盛行始于中世后期的室町时代。

日本自镰仓时期开始就受到林逋咏梅诗的影响,这种影响最直接的体現就是禅宗文学。五山文学的代表虎关师炼、雪村友梅、义堂周信、绝海周津等都受到了宋诗的影响。比如,雪村友梅《梅坡手轴》中“参横月落暗香来,姑射仙人冰坯胎”一句将梅花比喻成超俗之人,此句中不仅有林逋诗中“暗香”一词,“参横月落”与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中“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一句也极为相似。文人虎关师炼在《闻角》中有云:“落尽梅花无暗香”,绝海中津在《题画梅》中写有:“黄昏和月看横斜”。具有极高汉文素养的五山文学文人们在整体把握梅花高雅超俗特质的基础上,通过“暗香”、“横斜”、“黄昏”等意向营造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意境,给读者带来了整体的美的体验。

不仅限于禅僧,林逋诗也给朝廷文人带来了影响。《五十四番诗歌合》中的“水清浅也月黄昏”一句可以说是借用林逋诗,描绘出了一幅具有日本特色的在无人雪景中默默开放的梅花图。室町时代的三条西实隆的《再昌草》中“御簾最爱移疏影”、“冻蝶争知有暗香”也隐约可见林逋诗的影子,展现了独特的情致。甚至是伏见宫邦辅亲王也借林逋诗作咏梅诗,这对于一直以来推崇唐诗的日本贵族文学来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转变,而梅花的高洁的形象也给日本和歌文坛带来了新的气象。

和歌是日本诗歌,区别于汉诗,起源于奈良时期,是由中国的汉乐府诗不断演变而成,有长歌、短歌、片歌、连歌等形式,短歌后期成为主流,格式上有一定的格律要求,以五七五七七的形式呈现。虽然汉诗和和歌在表现形式上差异很大,但是日本和歌也确实受到汉诗的极大影响。以《古今集》为代表,一直以来,日本和歌都以吟诵梅花香为主题,此后有关梅花的和歌表现形式均是以《古今集》、《新古今集》的表现形式为基础固定下来。但此后由于命题作歌的形式逐渐兴起,需要在和歌的表现形式上寻求新的素材。于是,受宋诗梅花形象转变的影响,日本歌人在歌咏梅花时,吸收了林逋诗歌咏梅的表现形式,给和歌世界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例如,正徹、肖柏等歌人在和歌中都用到了“疏影横斜水清浅”这一经典意境,整体上描写出了傍晚“月黄昏”背景下梅花的清冷之态,借梅花引起了读者情感的共鸣,而和歌这种特别的韵律也赋予了梅花意象新的活力。

四、结语

宋朝诗词中将梅花不屈不挠、迎寒而开的特质发挥到极致,符合特定的时代要求,林逋诗名句将各个意象有机结合,烘托出整篇咏梅诗的意蕴,并且这一系列意象也对日本咏梅诗和咏梅和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日本诗歌文人借用林逋诗的意象完成了再创作,赋予了日本文坛新的朝气。本论用格式塔意向再造理论分析日本对中国咏梅诗的受容,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作品的内涵,感受宋代以来梅花意象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佳燕.从格式塔意向再造看送别诗中意向的英译[M].安徽文学,2018:44.

[2]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商务印书馆,2002:16.

[3]王玉立.林逋诗作及其在日本的影响[J].浙江工商大学,2012:44-50.

猜你喜欢

林逋意象
闵学林作品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一场细雨,携着意象而来
林逋:独立独行,寄情梅鹤度余生
意象、形神
林逋,北宋第一“宅男”是网红
林逋梅妻鹤子
“具体而微”的意象——从《废都》中的“鞋”说起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