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字美学研究

2021-02-26王贝云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期

摘  要:汉字具有象形美、简约美、绘画美、书法美、形态美、意象美等特点,这些特点充分展示汉字的美学特征。通过对汉字美学方面研究成果的梳理,着重阐述汉字的简约美、形态美、意象美三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汉字美学;简约美;形态美;意象美

作者简介:王贝云(1994-),女,汉,河南周口人,河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汉外对比跨文化交际方向。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3-0-02

一.相关研究述评

近年来,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汉字之美,提出了“汉字美学”这一术语。这一概念提出后,具体研究成果可以直观的从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CNKI上看到,搜索关键词“汉字美学”,可以得到相关论文20篇。有关书法的美学著作一直时有所见,有关汉字美学的研究成果直到21世纪才略有所见。如骆冬青的《图象先于声音——论汉字美学的根本特质》(2014),高聪蕊的《汉字美学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2014),朱崇才的《汉字美学谱系的建构及意义》(2014),董春晓的《汉字形体美学初论》(2014),唐闻君的《汉字美学:一个新的学术世界——“汉字美学”研究综议》(2015),骆冬青的《论汉字美学的历史积淀与文献基础》(2016),朱崇才的《汉字美学研究刍议:以若干词学核心概念用字为例》(2016),骆冬青的《论汉字美学的逻辑起点》(2016),骆冬青的《汉字美学:形而上的惊奇》(2017),李辉的《汉字:图象与声音的双重刺激——兼谈“汉字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2018),骆冬青的《论‘象:汉字图象与汉字美学》(2020)。骆冬青主要从汉字图象美学的角度出发,以“汉字图象美学理论构架”为核心,构建“汉字图象美学”。并且详细阐述汉字的艺术创造规律,图象思维和声音思维,以及图象思维与声音思维之间的关系。朱崇才强调利用汉字的“意义”、“部首”、“声韵”建构汉字的美学谱系。即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将古今汉字共同归入一定的谱系结构之中,运用合理的标准和方法,根据汉字的自身演化规律,建构汉字的美学谱系图。董春晓认为应从汉字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所体现的实用艺术,和汉字作为抒发感情而体现的书法艺术这两方面来进行汉字之美的论述。高聪蕊则是从汉字的民族性出发,对汉字的形态、结构、音律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标志设计典型案例,进一步探究汉字与标志的内在联系。

与学术文献相比,有关汉字美学的学术著作相对较少。朱光潜先生在1981年发表地《中国古代美学简介》一文中指出,汉字中包涵着深厚的美学思想,汉字与中国美学之间的关系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2009年出版地《汉字书法之美》一书,蒋勋除了谈到了汉字的书法之美,还描述了汉字与当代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比如建筑上镌刻的汉字表现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也彰显了人们的文化品位等。顾易,张中之著有《汉字美学》一书,共分六卷,从味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到心觉去阐述汉字的美学意象。每卷对应不同的感官体验,选取若干汉字,从美学的角度进行解说。将汉字与美学融为一体,以独特的视角来谈“美”,用汉字揭示中国传统审美思想,这是对中华美学思想研究的一个新探索。

二.汉字之美阐述

汉字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汉字系统是审美思维的产物,除汉字之外,世界上再无一种文字既有文字学,又能称得上是艺术品。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漢字有文字学,只有汉字书法作品才能称为艺术品,汉字的形、神能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与艺术享受。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符号完成,每一个中国人,无时无刻不在使用汉字,汉字已成为我们生活艺术的一部分。

(一)汉字“简约”之美

中国传统美学历来崇尚简约。每个汉字几乎都是由横、竖、撇、捺、点这五种基本笔画组合而成的,汉字是用它们“拼”出来的。史文霞认为:“用中国古代的审美眼光来看,语言的艺术美主要体现在简约之美。”汉字的简约美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汉字的演化是朝着便于书写,便于记忆,便于传承的方向进行的。今天的汉字,是由最初的图象一步步演化来的,形体简约,结构清晰。却意蕴深厚,具有悠久的历史积淀。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意义和强大的构词潜能,这是其他文字很难做到的。陈寅恪在论王国维后期国学时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这既是对王国维的称赞,也是对汉字内涵深厚的认可。

(二)汉字“形态”之美

汉字的形态美,即汉字符号所体现的外部特征之美,它主要体现在汉字的结构轮廓和个体差异的特点上。汉字是由图形一步步演变而来的,从而构成一种线状形态的表意文字。线条图形本身的形体就能表现出一种美感,或简约典雅,或自然流畅,或娟秀飘逸。汉字一向被看作“方块字”,为了书写的整洁、美观,古人把汉字书写在方格里面,一直延续至今。每个汉字的整体结构不同、笔画各异,从形态学的角度来看汉字会发现,每个汉字都由大小不等的“点”、长短不一的“线”构成,书写流畅,自成体系,形体优美。如王羲之行书的俊秀,张芝草书的狂放,欧阳询楷书的端庄等等。

(三)汉字“意象”之美

所谓“意象”美,就是它的表情达意之美。汉字蕴含深厚的涵义,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延申义也广阔无垠。正如一个人外表的美是形,心灵的美是意,只有二者完美地结合,才是最完整的美。汉字承载并彰显了中国人的主体精神、意志和情感,汉民族的价值观、生活方式通过汉字就能传承。我们可以看到,汉字不但可以用形象来表达具体的实词意,而且可以用形象来表达抽象的虚词意(例如副词:经常)。汉字既可表音,又可表意,既可独立成字,又可作为词根,构成多个词。汉字本身可以传递信息,可是,汉字的独特之处在于,还可以传递丰富的言外之意。表意的汉字想象空间极其丰富。本质上就具备了“意境美”的特点。通过文字,我们就能想象到古人创此字的用意,以及古人对美的理解,对生活标准的认识等。当两个汉字重叠使用时,它的含义份量倍增,悲的更悲,喜的更喜。由此可见,汉字不仅是表达概念的符号,汉字的意象功能使汉字的形体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热烈的情感。

三.结语

综上所述,“汉字美学”概念的提出使传统学术与现代学术的观念之间实现了智慧对接。无论是学术文献方面,还是学术著作方面,学者们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汉字美学的对象应该是汉字形体生成及其具体应用之美的所有主要方面,包括汉字作为书法艺术作品的美,以及汉字所延伸出的内涵之美。汉字是人类文字中的瑰宝,是世界上唯一形、神、意、声皆美的文字,是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弘扬汉字之美,让汉字为世界更多的人所认可和接受,是中国每一个语言文字工作者的一项使命。

参考文献:

[1]陈守湖.汉字美学:物性能指、诗性表征及生态意旨——以《说文解字》为考察中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7,4601:66-73.

[2]董春晓.汉字形体美学初论[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148-154.

[3]高聪蕊.汉字美学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08:92-95.

[4]顾易,张中之:《汉字美学》,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8年.

[5]洪成玉.“羊大”即食美,“女子”乃色美——从汉字看汉民族美感的萌芽[J].汉字文化,2004,01:5-10.

[6]蒋勋:《汉字书法之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7]刘碧秀.汉字美简说[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2,04:44-46.

[8]骆冬青.图象先于声音——论汉字美学的根本特质[J].江苏社会科学,2014,05:147-152.

[9]骆冬青.论汉字美学的逻辑起点[J].江海学刊,2016,01:181-187+239.

[10]骆冬青.论中国美学的“汉字学转向”[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03:88-93.

[11]骆冬青.“汉字图象”的美学观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148-154.

[12]骆冬青.论汉字美学的历史积淀和文献基础[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6,05:28-34.

[13]骆冬青.汉字美学:形而上的惊奇[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7,04:121-129+160.

[14]駱冬青.论“象”:汉字图象与汉字美学[J].江海学刊,2020,01:233-239.

[15]李辉.汉字:图象与声音的双重刺激——兼谈“汉字美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8,02:108-113.

[16]史文霞.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与语言的简约美[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8(2):8586.

[17]唐闻君.汉字美学:一个新的学术世界——“汉字美学”研究综议[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04:120-127.

[18]唐闻君,骆冬青.“文”之为德:华夏文明的汉字美学特质——三论“图象先于声音”[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8,02:40-46.

[19]王俊.中华汉字之美[J].文学教育(下),2009,01:42-43.

[20]王建忠:《汉字美学浅谈》,沈阳:白山出版社,2011年.

[21]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2]朱崇才.汉字美学谱系的建构及意义[J].江苏社会科学,2014,06:158-164.

[23]朱崇才.汉字美学研究刍议:以若干词学核心概念用字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155-160.

[24]张凡.具象与抽象的思考──汉字美学审视之二[J].汉字文化,1996,04:20-26.

[25]章辉. 汉字习得与学校美育[J].美育学刊,2011,2(06):73-78.

[26]章辉. 论儿童汉字习得的美育功能[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7(03):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