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毛泽东最终能成为党的核心
2021-02-26
中国共产党是在凄风苦雨中成立的。当时的党更像一个瘦弱的小孩,能长多大,许多人没把握。
大浪淘沙从党的高层开始 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出席党的一大的13名代表中,自己走掉、被党开除的就有7人。
当时的背叛者比比皆是。中共建党过程中有“南陈北李”之说。如果说在陈独秀、李大钊之后还有第三个重要领导人的话,这个人就是张申府。张申府是李大钊的左膀右臂,当初与李大钊共同组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他发展了夫人刘清扬成为中共第一位女党员,后来又介绍周恩来入党。由此可见,其历史地位何等重要。然而,1925年,因党的前景不明甚至暗淡,张申府脱党了。1938年,他成立民盟,1948年,他却被民盟开除。为什么呢?因为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已转入战略进攻阶段,胜局已定,而张申府却在这时写了一篇题为《呼吁和平》的文章,支持蒋介石的“戡乱政策”,骂解放军是“匪”。时人惊呼:“申府糊涂啊!”张申府回道:“我那篇文章得了3000块大洋的稿费,我当时真的很需要这些钱。”
张国焘曾和毛泽东一样,都是中共党内极具领袖气质的人物。张国焘与毛泽东有很多相似点——两人都是青年知识分子,都要走自己的路且都有“两把刷子”。1938年,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张国焘叛逃。周恩来带着李克农从延安一路追到武汉,苦口婆心劝张国焘,但张国焘并未回头。1947年,张国焘任国民党军统中将;1949年,他逃至香港;1976年,他病死于加拿大多伦多养老院。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是历史上淘汰率最高的政党之一。
毛泽东最终成为党的核心是历史的选择 从1921年建党到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此间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多少任领导人?陈独秀、瞿秋白、向忠发、李立三、王明、博古,他们都按苏俄革命的基本道路指导中国革命。结果,中国共产党撞得头破血流。
1935年遵义会议上,对毛泽东的选择,不是“山头”妥协的结果,不是利益集团平衡的结果,而是中国共产党对胜利渴望的一种选择。14年的斗争实践证明,只有毛泽东的道路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為什么没有其他道路?因为全试过了,都不行!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所有领导人中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解决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这个中国革命最根本问题的人。
毛泽东走的是独立自主之路。他提出“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政治上创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理论——毛泽东思想,军事上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武装,经济上也完全摆脱了对共产国际的依赖。
经济独立很重要:一个政党、国家、民族和人一样,经济上不独立,其他都是无米之炊。毛泽东的道路是“打土豪分田地”,这不但成为红色政权政治动员的基础,更成为中国共产党经济独立的基础。只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才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基础,才能独立选择自己的领袖,独立制定自己的路线。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国找到了一条政治、军事、经济完全独立的道路,这才是一条完整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时,队伍有2.25万人,两个月后只剩下800人。这支队伍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而是从惨败走向胜利的。那些年,毛泽东3次被撤销中央委员,8次受到严重警告,但他还是继续干。因为,他身上有着深刻的历史自觉。
中国共产党在成长壮大过程中历经艰难,但是最大的幸运就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三人达成了近乎完美的配合。他们对于红军建设的思路、革命道路的方向等重大问题有许多不同意见,争论比比皆是。但在核心目标上,对于中国共产党怎样获得胜利、怎样完成民族救亡,三人的意见是完全一致的。
(《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