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患上“朋友圈依赖症”了吗
2021-02-26
“朋友圈依赖症”是过度沉迷于微信朋友圈的状态,在重复无意义的浏览和沟通中产生快感、依赖。比如,同事离你不到10米,你们的交流却是靠微信;曾经关系不错的朋友,最近对他的了解全部来自于他的朋友圈……
近日,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公布了微信10周年最新数据:每天有10.9亿人打开微信,3.3亿人进行视频通话,7.8亿人进入朋友圈,1.2亿人发朋友圈,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微信上有3.6亿个公众号,朋友圈每天有1亿条视频内容。然而,如同一枚硬币有正反两面,有人重度依赖,有人想要逃离。
患上“朋友圈依赖症”
“每天朋友圈状态超过5条;总会下意识清除微信的消息提示;看完消息后会下意识去查看朋友圈状态,无论忙不忙;深夜看朋友圈状态总是习惯刷新到上次浏览的地方;对所有的状态评论基本上都会回复,否则就会觉得怠慢了谁;明明可以打电话说清楚的,还用文字和语音一直聊……”在这些症状中,如果你中了5条或者以上,那么你很有可能已经患上了“朋友圈依赖症”。
其实,“朋友圈依赖症”并非真正的强迫症,而是过度沉迷于微信朋友圈的状态,在重复无意义的浏览和沟通中产生快感、依赖。
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的小刘表示,自己可能患上了严重的“朋友圈依赖症”——“早上醒来第一件事是打开微信刷一遍朋友圈,非要刷到前一晚睡前看到过的内容才能停止。”小刘说,“到了单位也要时不时刷一刷朋友圈,吃饭、走路也依旧如此,感觉整个人很浮躁。”
“你都想象不到,我曾经晚上9点就躺床上刷朋友圈,直到半夜1点才睡,瘾就这么大!”市民储女士讲述起她与“朋友圈依赖症”斗争的体验。强制自己关闭朋友圈两个月后,她重启了自己的朋友圈,但已经不再上瘾。“其实,别人每时每刻的新动态也没那么吸引人,还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更重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腾讯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生活在此处——社交网络与赋能研究报告》显示,近两成青年人认为,微信让生活工作界限不明显、增加了自己的工作负担;73%的青年人通常每隔15分钟至少看一次微信、QQ等社交软件,患上了“社交软件依赖症”。数据背后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同事离你不到10米,你们的交流却是靠微信;曾经关系不错的朋友,最近对他的了解全部来自于他的朋友圈……
“过度捆绑”
与此同时,一些人因为感觉被“过度捆绑”,开始有了想逃离的反面情绪。“微信加的人越来越多,有很多是因工作加的陌生人,让我无法尽情在朋友圈展示自己的生活、心情。”注册微信已9年的张女士有些无奈地说。
刘女士记不清自己为什么不再热衷于刷朋友圈了。“以前总要刷一刷朋友们的最新动态。但后来微商广告、求点赞信息太多,还有一些不熟的人发,就觉得挺没意思。”
除了对朋友圈的审美疲劳,还有人开始害怕微信提示音响起。“微信到了老板手里,成了随时随地叫你加班的工具。”蒋先生苦笑道,他感觉自己的微信已经被工作占领,工作群里消息不断,跟朋友之间的沟通少得可怜。
还有一些用户因无数的公众号推送感觉被“打扰”。“每到一个餐厅,都要为了点菜、埋单或享受优惠去关注公众号,之后每天被推送一大堆广告。”王女士吐槽。
社交工具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过度社交”造成信息碎片化、社交噪音扰人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最近,一些频繁使用微信朋友圈的人发现,身边流行起一个有趣的现象——“关闭朋友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2000名受访者进行的调查发现,35.7%的受访者有关闭朋友圈的打算。几乎每个人都意识到,朋友圈的内容要么广告味、营销味、鸡汤味越来越浓,要么是信息爆炸,绑架时间与精力。市民刘培云发现,她身边的朋友陆续关掉了朋友圈,大约10个朋友中就有1个。
过度社交催生反社交潮
那么,朋友多了反而引发烦恼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玮表示,这样的情况可以用“邓巴数字”来解释。根据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理論,一年中至少联系一次的可以称为“朋友”,而人际关系就像洋葱一样是分层的:人们通常有5个非常亲密的朋友,10个经常联络的朋友,35个有些距离的朋友,100个平时很少接触的朋友,总数接近150,这就是著名的“邓巴数字”。
“邓巴数字”表明了人们的朋友数量和层级都是有所限制的。张玮进一步解释:“在微信朋友圈,要看所有人的信息,要为所有人点赞,要面临所有人的拉票……来自不同朋友的信息放到了同一个‘圈子里,精力自然不济,想逃避甚至一关了之也在所难免。”张玮建议,可以将“邓巴数字”作为一把标尺,调整自己的人际网络,适当扩大交际或者减少不必要的互动,让朋友圈的“大小”重回“健康标准”。
在过度社交给用户带来的压力之下,微信也开始在设置中融入一些反社交元素。如今,你可以在设置中选择朋友圈更新状态不推送提醒,让那个提醒更新的“小红点”隐形;不必照单全收所有朋友转发的文章,可通过“朋友圈热文”,选择性阅读。
(《北京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