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积极防御应对“加速主义”(讨论)

2021-02-26王强

环球时报 2021-02-26
关键词:反华主义舆论

王强

加速主义,原本是一种激进的政治与社会理论,核心观点是主张通过加速与技术相关的某种社会进程以实现巨大社会变革。这个充满学术气息的理论见解,正在被一批境外反华势力重新包装,他们盗用“加速主义”原初概念,鼓吹“如果体制问题已无可救药,那么比起反对它或者修补它的漏洞,加速它的进程才是加速其灭亡的选择”。这些势力还以此为招牌,试图通过线上和线下不同方式的大肆活动,以打击政府公信力为目标,制造社会分裂,加剧社会矛盾,这就为我们揭露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其实,这个所谓的“加速主义”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本质上还是西方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那一套。“在裂缝中培养自由主义的种子”,这是肯尼迪当年对苏联实施的套路,而这恰恰就是今天意识形态领域所谓“加速主义”的理论来源。比如,我们知道社交媒体中的网络审查制度,是各国加强舆论管理的通行做法,但奉行“加速”策略的境外势力会极力通过寻找审核机制运行漏洞,使其产生误判并错误封禁合理言论,导致网民对舆论环境无所适从,制造政治和社会裂隙。再比如,这些“加速”分子还会利用我们难以触及境外社交媒体的现状,散播有关我国政治、经济、军事、社会谣言,试图混淆视听,损害我国际形象,达到孤立、迟滞我发展的目的。特别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境外反华势力操纵媒体对我国的言论攻击比以往更强烈,意识形态色彩更浓重,他们故意忽略中国对国际疫情防控与治理的贡献,对我进行各种污名化操作,个别西方国家政府官员亲自上阵、炮制话题,公开诋毁中国经济、攻击中国体制;一些有海外背景的微博用户扮演成国内普通民众,在网络中浑水摸鱼、散发真假参半的信息,制造思想领域的混乱;国内一些网络“公知”紧随西方媒体论调,对国内政治体制、救治模式、前线科研人员的药物研发工作进行指责和攻击,甚至利用黑客手段刺探研发疫苗的科学家的隐私、发动人身攻击,在国际社会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加速主义”矛头不仅仅针对特定国家,在西方国家内部也已经出现肆虐苗头。一些西方国家的白人极端主义团体认为西方政府和社会已经高度衰落,濒临崩溃,而崩溃的根源则是移民或多元文化,于是他们开始寻求通过针对政党、少数群体和那些被他们视为“白种叛徒”者的暴力行为,来加快当前体制的瓦解。这种针对无辜群体的暴力行径,甚至连西方媒体也看不下去了,为其打上了“白人至上恐怖主义的最激进面孔”标签。很明显,从本质上说,反华势力所谓“加速主义”策略,依然是这副偏激面孔的一个侧面,说到底也是今天国际社会中个别国家奉行“孤立主义”,高唱“优先论调”的思想源头,是“冷战”思维的借尸还魂,不但与开放合作的世界大势格格不入,也与平等共享的互联网精神背道而驰。

境外敌对势力从最初洋洋得意占据舆论制高点,到处指手画脚,转而大搞“加速”小动作,不断撒谎骗人,无非是原来那套利用信息优势,大搞单向信息输出的招法已然失灵,不得不尝试一种间接路线而已。很明显,炮制出这套“加速”玩意儿,只能说明境外敌对势力已经黔驴技穷,他们通过钻互联网技术和管理漏洞,制造社会对立情绪的图谋也注定要失败。当然,如果我们不加重视放任自流,这种下三滥手段同样也会造成政府公信力丧失、主流意识形态遭遇认同危机、公民文化自信力弱化、国家凝聚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必须要从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加以认识稳妥应对。

俄罗斯有句谚语“没有缝隙的岩石流不出水”,其实已经非常直白地告诉了我们对于所谓“加速主义”策略的应对之道。任何再具有挑衅性的外部攻击,如果没有内部的吸收、发酵和策应也是很难得逞的。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另一家园。面对“加速主义”和平演变的挑战和影响,必须把加强舆论主阵地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实,牢牢掌握意识形态斗争主导权。必须推进网络治理、网络舆论引导等工作,着力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和谐网络环境。必须不断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切实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不断完善网络发展基础要素,消除网络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隐患。除此之外,当前最重要的还是要创新舆论斗争积极防御理念,前移战略指导重心,不能跟着“加速”节奏被动应对、消极防御。在观念上,把舆论宣传的理念从精英、少数转到大众、多数上,努力把看台变成跑道,把看台上的观众变成自己的运动员和赛车手。适当改进互联网技术管制办法,鼓励那些有思想、有文化、懂外语的年轻人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发声,使他们成为国内和国际舆论战中的生力军。▲(作者是国防大学研究员)

猜你喜欢

反华主义舆论
本期导读
做自己的支配者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新经典主义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都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尼警方逮捕9名“藏独”分子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