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滕州市水功能区调查评价与达标建设对策研究

2021-02-26潘玉波

智能城市 2021年2期
关键词:滕州市入河点源

崔 永 潘玉波 王 刚

(1.滕州市水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枣庄 277599;2.济南市莱芜区城乡水务局,山东济南 271100;3.聊城市茌平区水利局,山东聊城 252100)

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北依曲阜邹城,南邻苏淮平原,东连沂蒙山区,西接微山湖,地处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交界处。全市共有大小河道近100条,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小。据统计,全市1956~2015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6.36 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3.42 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3.54 亿m3,可利用水资源量为3.72 亿m3[1],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74.18 m3,仅为全国水平的17.82%,居民生活、工业、农业以及生态用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属严重缺水地区。

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成为制约滕州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最大阻碍。因此,开展水功能区调查,评价水功能区达标状况,研究当前水环境、水污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制定水功能区达标建设方案,提出水环境保护治理措施。

1 水功能区划

根据省、市、县级水功能区划,滕州市水功能区有12个一级区和18个二级区。按照国家及地方颁布的各项水功能区管理要求,滕州市各条河流出境水质均不得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

因此,滕州市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除城河景观娱乐用水区划定为Ⅳ类外,其余的水功能区水质目标均为Ⅲ类。

滕州市各类型水功能区数量、长度、面积等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滕州市水功能区统计表

2 调查评价情况

2.1 水质状况

水质评价范围包括省、市、县级水功能区划涉及的12个一级区、18个水功能二级区,如图1所示。

图1 滕州市水功能区划图

省级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评价基础数据采用山东省水利厅发布的《山东省水功能区水质通报》的成果,市级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评价基础数据采用枣庄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的《枣庄市水功能区水质通报》的成果,县级水功能区水质状况评价数据按照《滕州市水功能区划》划分情况,进行补充监测收集涉及的水功能区水质状况。水质评价方法采用全因子达标评价和限制纳污红线主要控制项目达标评价,水功能区水质评价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又称一票否决法,即对最差的项目赋全权,达标评价标准依据省、市、县级水功能区划确定的水质目标。

2.2 点源污染状况

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如图2所示。

图2 滕州市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分布图

点源污染调查评价按照山东省水利厅2018年度山东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监测工作成果,将入河湖废污水量300 t/d及以上或10 万t/年及以上的定义为规模以上入河湖排污口,其余定义为规模以下入河湖排污口,本次共调查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19处,规模以下入河排污口72处。

点源污染调查基础资料采用枣庄市城乡水务局负责完成的调查成果,污废水入河量及主要污染物入河量采用枣庄市水文局负责完成的监测成果。

点源污染达标评价按照入河排污口位置的分布区域,按照技术要求分别采用《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 37/599—2006)及其修改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进行评价。

2.3 面源污染状况

面源污染调查按照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相关技术要求,采用滕州市统计年鉴、滕州市水资源通报等作为基础数据,从农村生活、农田径流、分散式畜禽养殖、城市径流和水土流失等5个方面进行面源污染的调查估算,估算的污染物参数包括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

3 问题分析

滕州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较低,境内的城河、郭河、北沙河、小清河、小魏河、户主水库、户主东水库、虎山水库等主要河流湖库水质状况均较差,全年多个测次的评价结果为Ⅴ类或劣Ⅴ类,未达到水功能区水质目标的要求,造成水质超标的主要污染项目包括氟化物、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磷等。同时,受滕州市部分工业园企业排污的影响,城河、郭河、小魏河部分监测断面氟化物超标情况严重,严重影响涉及河段及下游河流的水体水质。

根据污染源的计算分析统计成果,点源污染目前仍是滕州市最主要污染源,按照污染物入河量计算数据,点源污染贡献了主要入河污染物中80.5%的COD、65.0%的氨氮以及73.5%的总氮。滕州市作为山东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优质蔬菜基地,面源污染的影响也非常严重,调查数据显示,污染物中84.0%的总磷是由面源污染排放产生的,总磷是造成滕州市水功能区达标率偏低的主要超标项目之一。

另外,滕州市境内河道断流情况较严重,生态基流保障率极低,严重影响了河流水体的自我生态修复能力。

4 对策研究

综合以上问题,开展滕州市水功能区达标建设工作,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最切实有效的措施是减少各类污染物入河量,抓好源头管控,开展点源整治、面源控制、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治理工作,达到水体水质良好、水体功能恢复、生态景观优美的治理目标[2]。

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是最有效的水污染治理方式,针对重污染区域建设污水处理厂、对原有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提标改造或小型中水站,均能有效改善区域内水环境。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污染问题,首先,在郭河南支和中黄甫镇新建两处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区域内居民生活、工矿企业排放污水;其次,针对工业园企业排水氟化物超标的情况,对涉及企业内部的污水处理设施设备,限期进行提标改造,提高氟化物处理能力;再次,针对部分人口密集但缺少大型污水处理厂的区域,逐步落实“一镇一厂”政策,加快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村镇级污水处理厂(站)建设;最后,大力推进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工程,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

污染源的管控重点应落实在“管”上。“强监管、严监管、深监管”是点源污染治理最切实有效的手段。进一步贯彻落实《山东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严格管控污水处理厂、企业等排污水质,提高入河排污口监控和监测力度,从根源上解决点源污染的问题。狠抓农业管理,推广精量施肥技术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是当前控制面源污染的重要工作任务。

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各项制度要求,集中开展黑臭水体治理工作。针对重污染河段,坚持以源头治理为重心,明确责任,聚力攻坚,按照科学的规划设计,通过控源、截污、清淤、补水、生态修复等精准有效的治理措施,切实改善河道生态环境。

针对河流连通性差、河道断流严重的情况,统筹相关部门,编制流域生态流量试点方案,系统调查分析测算各流域生态流量,明确不同时期的生态流量,提出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和调度方案,以维护河流健康,保护河流水生态环境和功能[3]。

5 结语

通过滕州市水功能区的调查结论以及问题分析可以发现,滕州市面临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峻,按照对策研究中提出的解决办法,开展滕州市水功能区达标建设工作,能够切实有效解决滕州市水污染问题。但是,水功能区达标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复杂、综合的任务,需要各地区、多领域、多部门的共同努力,明确分工,共同推进。加大污水共治宣传教育力度,强化污水共治的责任担当,把水环境问题和治理重要性宣传列入相关部门的教育培训内容,提高全市保护水环境意识和水生态文明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水环境、支持水环境、发展水环境的良好环境,推动形成治水兴水的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滕州市入河点源
山东滕州市科创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关于脉冲积累对双点源干扰影响研究
静止轨道闪电探测性能实验室验证技术研究
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布设研究
淮河流域永城市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
滕州市童车童床产品专项整治会议召开
基于标准化点源敏感性的镜面视宁度评价
我国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多点源交叉波束干涉效应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