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顾客的购买选择点
2021-02-26
对于搞销售的人来说,需要做到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并未含有任何的贬义:借助经验和观察,在沟通之初甚至是沟通开始之前,就快速地甄别顾客类型、构建侧写和用户画像,是优秀销售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毕竟交流这件事,“真诚”固然是必备的要素,“高效”也必不可少。
在眼镜零售的实践场景中,销售人员要面临顾客多样性的需求。后疫情时代,顾客的购买行为与偏好的微妙转变,折射出大众消费心理的变化。不少零售终端尝试了力度很大的引流、促销和优惠活动,但收效却不能令人满意,实际成果只能勉强追平往年同期的业绩表现,使得促销行为事倍功半。
一起来看看消费者的反馈:
“想要买防蓝光眼镜,却被糊里糊涂地拉去试戴驾驶镜,太贵,与心理预期不符,作罢。”
“近视度数高,想要换一副轻薄的眼镜,听说了高折的概念,店员推荐的抗疲劳镜片却一点也不轻薄,比原镜还厚,失望。”
“想看看光度变没变,有没有好看的新款镜架可以选,可一进门就叫我试用什么新的黑科技,光都不验,太麻烦了,走了。”
如果不想把以上场景当成阻碍门店引流的典型反面案例,就应提前对消费者的行为逻辑和决策流程有所了解,知其所以然。
无论事先有没有自行调研,大部分消费者在踏入店门之前,就已有了模糊的需求和对“需求如何获得满足”的定义。对于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只会影响他们能否清楚表达需求。“需求得到满足”的部分,即消费行为学中所说的购买选择点。买卖双方如果没有尽早对于选择点达成共识,后续的推销话术或是体验式营销,都会变成自说自话。定义顾客的需求,快速达成双方对于购买选择点的共识,便是销售沟通中的关键环节。从这里出发,继续借助销售方在产品专业知识领域的信息优势,才能更好地进行“攻略”。
再来看一个案例:一位衣着考究,50岁左右的顾客独自进店,开门见山地表达了视力下降影响生活,希望改善老视症状的需求。此时对于门店来说,既可能达成一单老视镜成镜成交,也有可能验配一副老视镜,最理想的情况则是卖出一副渐进多焦点镜片的眼镜,应该如何决策?
若是直接指引购顾客选购一副一百元左右的老视成镜,确定度数,剩下的就是选款式和品牌。这样做的确有可能很快完成销售,但白白损失了挖掘优质客户的机会,下次顾客再想买老视镜,别家门店或者网店并无区别。若是直接推荐渐进多焦点镜片,将其诸多优点一一展开,顾客的知识储备能否支撑他完全理解,消费水平又是否会考虑价格更高的渐进多焦点镜片,也是一个未知数。如果强行推荐,甚至可能引起逆反心理,直接流失顾客。
——“您好,我们这里有各种选择,看您的具体需要。”开放式交流,表明可满足各种消费需求,不预设立场。
——“平时一般在什么场合戴眼镜呢,家里有别的老花镜吗,这副准备放在哪里?”这一步明确顾客的需求场景,若是对方需要多副眼镜,放置于办公室、车上、家中随手可得,则指引购买成镜;若顾客没有其他眼镜,希望配一副,则可考虑推荐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验配老花镜。
——“您是从哪里了解我们的眼镜店,家人推荐吗?” “身边的朋友一般戴什么眼镜?”这是确定购买选择点的关键一环,通过顾客家人或身边同龄人的信息快速建立用户画像。身边有人戴渐进多焦点镜片说其好,则利用从众心理,重点推荐渐进多焦点镜片;对眼镜了解甚少,但消费能力强、学习意愿高,则进一步围绕用眼场景进行沟通,酌情推荐;如果顾客目标明确就要买老花镜,再退而求其次进行指导。
简短的几句询问,并不只是拉近关系的“片汤话”,而是要获取信息。信息差距是销售人员进行销售沟通的得力武器,掌握的信息越全面,做决策的选择就越游刃有余。仅仅一位老视顾客就有这么多可以挖掘的信息,面对更多样的消费者群体,销售方如何通过语言信号、行为信号去挖掘信息,找准顾客的购买选择点,还有更多功课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