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晓景:在农村的广阔土地上有所作为
2021-02-25高旭天
文| 实践全媒体记者 高旭天
齐晓景,兴安盟科右前旗团委兼职副书记、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负责人、科右前旗展翼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她扎根农村十余年,致力于创业、带富、育人,先后获得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
12月1日,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齐晓景风尘仆仆回到家乡科右前旗科尔沁镇,第一时间把党代会的声音传递给当地农村群众。在宣讲中,她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和乡土人才孵化对党代会精神进行了解读。她的语言生动活泼又接地气,乡亲们听得有滋有味。
齐晓景生在农家,贫穷和落后是她成长中最深刻的记忆。2004年,她成了全村第一个大学生,是左邻右舍凑钱供她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后,帮助家乡的父老乡亲摆脱受苦受穷的命运,成了齐晓景最强烈的愿望。
2009年以来,齐晓景回到科尔沁镇当了4年大学生村官。之后,她不顾家人的反对,同丈夫一起留在科尔沁镇平安村创业,租了两栋大棚种植食用菌。第二年,她又联合另外4名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一起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营特色种植和采摘观光,取名“展翼”,寓意羽翼渐丰的大学生在农村的广阔土地上有所作为。
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推进,家乡的变化称得上翻天覆地,合作社也日渐壮大,从最开始的夫妻2人2个大棚,发展到现在的31名社员、35个自有大棚、78个签约大棚、12个产品基地,年收入突破300万元。
一人富不算富,齐晓景始终记得当初回到家乡的初衷。合作社一走上正轨,她就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平安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多是因病致贫、因弱致贫,弱劳力占常住人口的90%以上。因此,展翼合作社为村民们量身设计了“借鸡还鸡”“借鸡还蛋”“借苗还肉”“送订单进庭院”等带富模式。尝到甜头的村民一传十、十传百,把展翼合作社帮助贫困户的消息传遍了五乡八村,越来越多的贫困户主动找上门来。合作社与416户农户签了约,带动户均增收1200元。经过几年的打拼,齐晓景带领乡亲们闯出了一条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有幸成为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齐晓景感到很激动、很兴奋。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促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全面振兴”,这说到了她的心坎儿上。齐晓景深知,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最缺乏的也是人才。
2019年,旗政府成立了科右前旗科尔沁镇乡土人才孵化中心,齐晓景担任中心主任。孵化中心就是培育新农人的田间课堂,旨在为乡土人才提供一个参与全产业链运营的实训基地,现有3个培训基地,在孵人才53人,以返乡的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务工人员为主。“我想,自己就是家乡这片黑土地‘孵化’出来的乡土人才,有责任帮助更多的新农人创业致富,让这些‘金种子’在家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齐晓景说道。
在乡村人才振兴方面,齐晓景感触颇深:“乡土人才来源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凡是愿意为乡村作贡献的人都可以成为乡土人才。乡村振兴对人才的需求是综合的,既需要产业人才、技术人才、文化艺术人才,也需要建设人才、管理人才。要依托涉农企业建立高素质农民实训基地,组织农民学员到基地实操演练、观摩交流,学习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专业技能,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水平。要从农民教育的特殊性出发,制定符合农民和乡村特点的培养方案。要从政策支持、收入水平、生活环境、社会尊重等方面为乡土人才提供优沃的成长条件,把农民变成令人羡慕的职业。”齐晓景坚信,将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来到农村牧区、回到家乡,“展翼”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