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之兴宁路的改造策略
2021-02-25周永扬
□ 周永扬
1 项目概况
南宁作为岭南文化的代表性城市之一,正着力于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建筑的展示是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关键点,历史建筑是城市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透过各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本体使大家了解城市历史文化变化的轨迹[1]。为此,南宁着重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构建南宁市历史建筑保护体系,协调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2],而“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是重点保护和改造的对象。2016年5月,《南宁市三街两巷历史街区策划及城市设计》获南宁市人民政府批复,项目东至朝阳路,南至民族大道江北大道,西至水街,北至人民中路的围合区域,总面积约为38.5hm2,其中,“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12.7hm2,兴宁路占地面积约3.3hm2。
南宁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于2017年3月承接南宁市“三街两巷”项目金狮巷银狮巷保护整治改造(一期)工程,完成规划深化、建筑测绘、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夜景亮化等工作。作为迎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工程,项目于2018年12月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现已成为南宁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客厅”,成为体验“老南宁”文化的重要窗口(见图1)。
图1 “三街两巷”(一期)鸟瞰(阮明 摄)
2 历史沿革与现状
“三街两巷”的“三街”为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两巷”为金狮巷、银狮巷。它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宋朝,新建邕城于五花岭之上,“三街两巷”便位于邕城中心。兴宁路是南宁市有着千年历史的老街,是南宁骑楼建筑的精髓,较有名的商店有南宁西药房、华强书局、文海楼书店、达时印务局、唯一甜品店,等等。它与民生路、解放路从东南到西北依次连接,形成南宁最早的商业文化产业链,共同承载了数代南宁人的美好记忆。
兴宁路现南起于民族大道“七岔路口”,北止于新华街。其前身是肇始于北宋末年的城隍庙街和考棚街,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重要公共建筑坐落于此,包括城隍庙、马王庙、考棚、钟鼓楼(位于兴宁路民族大道南段)等。随着近代南宁主动开埠,此区域迎来了商业繁荣,城隍庙街和考棚街在中华民国十八年(1929年)被合并改建为独具岭南特色的骑楼商业街,开辟为三合土路面的马路,1932年命名为兴宁路,1936年竣工。1950年初,政府将新西街纳入兴宁路,兴宁路全长510m,宽15m[3](见图2)。
图2 中华民国时期的兴宁路
兴宁路经过将近百年的洗礼,现存兴宁路全长405m,宽度9m,历史建筑的现存量不足兴盛时期的一成,危房面积约5000m2,几乎丧失了原有历史风貌和传统业态“百店百面”的活力。
西南商都、红星电影院、闽南春购物中心、民生商场等超大体量的多层现代建筑占据兴宁路的大部分区域,区别于传统骑楼“前店后仓”“下铺上住”“洋面中体”的基本形制,破坏了传统骑楼民居细腻的肌理,改变了纵向坡屋顶合院布置的格局,改变了老街的传统文化形态及老街坊的生活方式,已无法体会曾被誉为“南宁最美老街”的兴宁路往日的优雅与从容。
3 城市设计
笔者梳理广西历史、南宁城建史、南宁文化史、三街两巷发展史等历史沿革,对比研究近代开埠以来南宁、北海、梧州等地骑楼演变的来龙去脉,从现存老骑楼和历史老照片中提炼南宁骑楼建筑风格的经典元素,重新审视兴宁路现状商业业态、居民生活及历史文化遗产,综合各方面线索及各方利益诉求,提出兴宁路改造方案,力图在特定区域范围内加强历史文化的纵深感,提升历史文化的感染力。着力于恢复1930年历史风貌及建筑结构加固成为此次改造工作的重点,在恢复骑楼历史风貌的基础上适当植入新的业态和功能,一方面保证了建筑外立面风格的“原真性”,助利南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另一方面努力引入当代生活和建筑空间,为低迷的商业业态注入新的活力。基于新的历史阶段,在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中取得平衡。
兴宁路现状沿街界面基本保留1930年的空间走势,呈线性展开,蜿蜒曲折,大体量的现代骑楼与小体量的传统骑楼混杂铺陈。因此,改造策略应保留兴宁路沿街的建筑格局,在不拆任何一栋建筑的情况下,对于个别严重危房进行“镶牙式”改造,并对骑楼砖木结构进行结构加固。改造策略“因栋制宜”,分为经典型和风貌协调型两大类:还原经典型即针对尺度接近传统形制、体量相对较小的骑楼,严格遵从“原真性”,力图还原中华民国时期风貌、砖木结构、青瓦坡屋顶、青砖和石灰饰面,保留现有的历史痕迹;风貌协调型即针对大体量的钢筋混凝土骑楼,在满足现代功能的同时兼顾传统风貌的协调,重点改造沿街外立面。
4 建筑设计
在城市设计的基础上,针对兴宁路的空间特点,对西侧建筑采取分段改造的策略,在注重协调统一的同时强调骑楼不同的个性,形成特定历史环境的空间序列—“起、承、转、合”[4](见图3)。
“起”:兴宁路牌坊至银狮巷口;“承”:红星电影院至金狮巷口;“转”:金狮巷口至民生商场;“合”:民生路口至新华街。
4.1 起——画龙点睛
兴宁路牌坊位于兴宁路南端起始入口,故曰“起”,其出处已无从考究,笔者依据南宁老照片中的经典元素进行创作。作为空间序列的开篇,采用四柱三开间的经典形制,牌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文化主题为“旭日东升,祥云云献瑞”,山花象征“日出云海”,中间镂空圆形象征太阳,饰以翻滚的祥云,寓意骑楼商业“蒸蒸日上”“四海升平”,成为一张耀眼的南宁历史文化名片。
兴宁路牌坊至银狮巷口段采用“还原经典型”的改造策略,对加建的骑楼进行降层处理,沿街面建筑层数不超过3层,并对结构进行加固,替换朽坏的构件,还原“洋面中体”的形制,即沿街立面装饰还原“洋面”风格 。增加线脚、柱头、山花、雕花、宝瓶、铁艺等装饰元素;利用凹、凸阳台和遮阳挑板的设置增加立面的体形系数,从而加强外立面的光影效果;每栋外墙采用不同颜色的石灰面和水刷石,增加肌理质感和色差丰富度;门窗采用民国样式,点缀“满洲窗”。其余部分还原“中体”的风格:山墙和背立面采用青砖,以花窗进行点缀;屋顶全部增设坡屋顶,采用传统木构梁架,铺上青瓦,分“全坡”和“平坡结合”两种类型,楼板底面增加木檩条;尽可能保留历史痕迹。在实际工程中,“中体”部分未能实现(见图4)。
图3 兴宁路改造设计概念方案鸟瞰图
图4 兴宁路民族大道入口改造前后对比图
4.2 承——高潮迭起
红星城体量大,对街区的风貌影响较大,故曰“承”。红星城基址为前南宁府城隍庙,兴建于1950年初,于2001年进行改造,为大体量钢筋混凝土结构。项目采用“风貌协调型”改造策略,使其尺度和外立面与历史风貌街区相协调。东、南面为兴宁路沿街商铺,立面较为丰富多变,强调光影立体感,每个开间立面均不一样,渲染浓重的商业气氛;西面毗邻新建的南宁府城隍庙,立面装饰较为简约和统一,用铁艺遮挡空调外机等设备,以低调的姿态衬托城隍庙;北侧紧挨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及纪念亭,为了配合其庄严肃穆的纪念性氛围,北立面仅在底层加砌柱列延续骑楼形制,以形成光影丰富的灰空间;削弱其原有过于高大的舞台钢架屋顶,对红星剧场30m舞台降高,与观众厅屋顶持平,四面加高山花以遮挡彩钢板屋顶,南段屋顶拟移除空调设备并设置屋顶花园和茶座,为俯瞰观赏巷景提供平台(见图5)。
图5 兴宁路红星城改造前后对比图
4.3 转——风格变换
从金狮巷口至民生商场,以4层以上的大型现代建筑居多,历史沿革风格逐渐转变为简约,并向民生路交接过渡,故曰“转”。由于大体量的建筑改变了传统骑楼的肌理与形制,对其风貌改造不能按历史照片生搬硬套,而应该因地制宜地将既有的大体量建筑与其历史出处进行灵活融合。如民生商场的改造按照大型商场的形制进行创造性复原,强调大型商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以大方窗为主点缀圆拱形窗和宝瓶。
兴宁路与民生路交叉口的交通岗亭作为街角印象的标志性节点,按照1930年的版本进行恢复:水泥基座,铸铁柱身,八角形伞盖,5盏白灯。小小交通岗亭现已成为人们歇脚纳凉的人性空间,同时还是两街交会处的灯塔,强化历史文化街区氛围。
4.4 合——曲终奏雅
民生路口至新华街一段原为新西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纳入兴宁路,成为兴宁路的尾端尽头,故曰“合”。该段直管公房建筑体量较小,采用“经典还原型”改造策略,整体风格较为折中,经历“起”“承”“转”三部分的空间节奏变化,“合”则显得较为平缓。每栋开间普遍较小且较均质,风貌特征较为平和,各种装饰细节处理较为细腻,采取落架重修方式进行维修。
5 结语
“三街两巷”整治改造一期工程是南宁文化的一次大觉醒,好比南宁当代的一场 “文艺复兴”。兴宁路的成功改造,深层次地发掘并梳理本土地域文化底蕴,彰显南宁优秀的近现代建筑文化,焕发骑楼商业文化持久的生命力。
2018年12月29日,“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被自治区政府列入第三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它为南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可为其他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改造提供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