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晦的文明”
—— 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21-02-25韩佳妍

文化学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蒙古包蒙古族服饰

韩佳妍

“逐水草而居”“以畜牧为生”的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族不仅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国的主体民族,此外,蒙古族在俄罗斯等亚欧国家也有分布。蒙古族的传统民族文化之所以可以影响着全世界,一切皆源于“隐晦的文明”。

一、隐晦的文明——政治版图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我国历史上乃至世界历史上打下疆域面积最大的人,横跨欧亚大陆,大蒙古国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在集成开元时期,可汗号称只需要三天,即可知道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的事情,由此可见,辽阔的政治版图为蒙古族文化的世界级传播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二、隐晦的文明——经济贸易

蒙元时期拥有三条“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从大汗国到西亚一带, 只要一道金牌, 便可畅通无阻,为藩国进贡,本国贸易打好了基础。虽然蒙古骑兵不善水性,但却从未放弃海上丝绸之路,大量的海外奢侈工艺品流入中国, 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也广销海外, 西方国家因此也将中国称为瓷器之国, 海上丝绸之路更被称为“瓷器之路”。同时各种文化、各种民族相互交融, 宗教则是最重要的交流形式,在这一过程中,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明(儒家文明、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佛教文明)被紧密连接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之间同存共生、交相辉映[1]。例如纳石失是波斯语的音泽,原指波斯或阿拉伯民族所用的织金锦,元朝从西域引进后大量生产这种夹金线的服装面料,深受蒙古族人喜爱,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饰材料。因此,可以看出三条丝绸之路的开辟,打造了空前优越的蒙文化传播条件和途径。

三、隐晦的文明——文化属性

基于辽阔的政治版图与发达的经济水平的铺垫,使得蒙古族的文化属性得以在历史的舞台中留下浓重的一笔。为将蒙古族传统文化更系统更周详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下面将从蒙古族的智慧文化、礼仪文化、民俗文化剖析其内在的智慧结晶。

(一)智慧文化

1.刺绣智慧

蒙古族刺绣擅长采用退晕手法,通过层次关系减弱对比色纯度,使其刺绣明亮而不耀眼,强烈而不刺激。同时大部分蒙古族绣娘刺绣采用腹稿,边设计边创作,纹样与底子呈现出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疏而不空,密而不闷的图案形制。将技以载道,天人合一的“形而上”文化运用在手作的温度中[2]。

2.功能性智慧

历史上五次服饰变革,其中有四次都是因胡服带来的文化变迁,“胡服骑射”“魏晋风骨”“开放唐装”“剃发易服”皆是因为胡服的功能性而深刻影响着中原地区。通过探究蒙古族服饰细节可得知,蒙古族服饰通过增减部件、改变穿戴法则来体现其功能性智慧。

“小气候”腰带: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擅长骑射,腰带不仅能在骑马时保护内脏,防止腰伤,还能上出口袋,下挂东西。同时腰带将下摆硕大的袍服在中部系紧,形成一个独特的小气候,蒙古族人根据生活经验发现,气体流动速度缓慢即可达到保温的效果,浑脱帽运用的也是这个原理。

帽子:蒙古族牧人的帽子主要有圆顶立檐帽、尖顶立檐帽、风雪帽、陶尔其克帽、三耳帽、四耳帽和圆帽等。简单两片布的折叠,即可显出有沿有边有型的帽子结构,发挥遮阳、护耳、保暖、纳凉的功能,例如双层毡帽,拆掉外部的皮毛,即可变成夏凉帽[3]。栖鹰冠可根据季节、气候和年龄、性别变换成最合适的样式,既有民族特点又有地区风格,既携带方便又一帽多变,极具创意。

袍服部件:与中原服饰不同,游牧民族大多不分上衣下裳,以袍服为通服,形成三段体四大件(袍子、腰带、帽子、靴子)的蒙古族传统服饰形制。蒙古袍的袖口,搭配马蹄袖部件,实际功能主要是为了护住手部,防止骑射时擦伤或冻伤。不开衩蒙古袍的下摆在前后左右加进四块三角形布条,俗称斜子,目的是为了加肥下摆让身体更利于骑射。开衩的蒙古袍会运用一种叫襻腿儿的部件,将底襟和下摆固定在腿上,防止骑马时寒风侵袭,同时避免因底摆兜风,影响骑射速度[3]。缘饰作为蒙古族袍服的一大特色,也是蓝色文明的一种象征。起初缘饰的作用是延长衣袍的使用寿命,起到耐磨的作用,随着审美力的提升,缘饰慢慢成为不同蒙古族部落袍服的装点要素,例如乌珠穆沁部落的彩虹缘饰袍服、布里亚特部落的蓝、黑、红三色襟袍服、土尔扈特L型装饰带等。缘饰不仅让袍服天衣无缝,同时增加了服装的立体感以及层次感。

元代菱地飞鸟纹绫海青衣:蒙古族服饰通过改变穿戴法则,来体现其功能性智慧的代表,便是元代菱地飞鸟纹绫海青衣。此款服饰是游牧民族生活的衍生产物,该衣右衽交领,窄袖、宽摆,构造特殊,其肩部有一开口,天热时手臂可由此伸出,而两只长袖可在衣服背后反扣,以便骑马时穿脱方便。

(二)礼仪文化

《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记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中国自古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贯穿中原的黄色文明,同时也续写着草原的蓝色文明。

1.蒙古族服饰礼仪

孔子《大戴礼·劝学》中有言“见人不可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蒙古族不论男女老少,皆要穿合乎自己身份的袍服,且家中来客,男性一定要系紧腰带和鞋绑带再出门迎客,女性一定要带好发饰、穿好坎肩再出门见客人。

蒙古族男性袍服相对于女性袍服差异较小,男性基本上可以总结为春秋穿夹袍,夏季着单袍,冬季着面袍或皮袍,在酒桌上遇到别人敬酒来不及戴帽子的情况,一定要用手捂住脑顶,来表达对敬酒人的尊重。蒙古族女性继承了草原上最古老的一切,同时也被服饰的礼节所约束,她们不仅是生活资料的经营者,还是服装设计的制作者。蒙古族女性一生的服饰随着身份的变化而变化,蒙古族姑娘扎腰带,媳妇不扎腰带,不穿坎肩是姑娘,穿坎肩是媳妇,平肩是姑娘,起肩是媳妇等。即便是陌生人相见,也可通过服饰来确定女性的年龄、婚姻状态、家庭情况等信息,以免造成失礼不敬等行为。

2.蒙古族服饰中蕴藏的天人合一

《考工记》中曾记录:“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作为以天为盖地为庐,四海之内皆为家的游牧民族——蒙古族,在不同的季节通过拆卸不同的服饰部件,来适应气候变化,且服饰色彩很少用调和色,取自然之色,这便是顺应自然的“天有时、地有气”。 蒙古人食肉、喝奶、寝皮、衣毛、牧养家畜的每一个部位都被其应用得淋漓尽致,动物剩下的皮毛和筋,蒙古人将其制成绳线,蒙古包的毛毡便也是用家畜的毛压制而成,这便是物尽其用的“材有美”。根据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中蒙古族的佩饰(清代蒙古族银镶珊瑚、翠手镯)及服饰(蒙古族巴尔虎紫织锦缎镶边女袍)中可以看出,蒙古族在装饰工艺上不惜工本,佩饰手镯采用花丝工艺,通过雕刻、抛光、打磨等工艺,使其表面呈现出细腻的多层点缀,蒙古族巴尔虎女袍采用黄地云龙织锦面料,肩部填充棉,衣身有宽窄缘饰并附勾连雷纹做底,做到了有“物”必“纹”的境界,凸显出技以载道的“工有巧“。

(三)民俗文化

1.蒙语

一个民族的存在离不开语言的支撑,蒙古族服饰语言表面上说的是服饰,实际上反映的是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它们来自服饰,但不是真正的服饰文化,而是一种借题发挥和弦外之音,可称之为蒙古服饰文化的亚文化。语言与服饰的交融,给人一种警策、隽永深刻的思考和启迪,例如“没有裤子的人,嘲笑别人的膝盖破”“穿绸缎的财主送布靴的人多,背口袋的穷人送饭碗的人少”,人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变成一条条谚语格言,将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浓缩成精练的词组,一代代流传下来。通过蒙语,让我们了解到语言亦是可传播的服饰文化,两者可跨界交融。

2.蒙古包营造技艺

对于游牧民族来说,蒙古包的坚固程度直接关系到牧民的生与死。蒙古包科学合理的结构体系是确保它能十分坚固的重要原因,符合“坚固、适用、美观”这三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结构体系可分为木架、毛毡和绳索。特制的木架,形成“哈那”菱形纹样,这便是蒙古包的围墙。毛毡是围护部分,绳索起到了固定衔接的作用,将木架和毛毡连为一体,这便是蒙古包屹立不倒的“坚固”秘诀。为了适应蒙古族游牧的特点,蒙古包的拆卸与安装省时省力,不需要大兴土木,这便是蒙古包“适用”的智慧。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蒙古包会采用回纹、哈木耳云纹、佛教八宝中的盘肠纹等吉祥纹样,贯穿了“物”必有文,文必吉祥的蓝色文化理念。

3.安代舞

安代舞被称为蒙古族集体舞蹈的活化石,2006年5月20日,安代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起初,它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人们围成一个圆圈,敞开长袍的下摆,右手拿一块绸巾,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如同游牧文化一样自由惬意,因此,这种舞蹈起了个名字叫作“安代”,并成为蒙古民族耀眼的非物质文化标识之一。

4.搏克

《元史》说:“元起朔方,俗善骑射”。元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明确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赛马、摔跤、射箭三项技能,“搏克”为蒙古语,意为摔跤,属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是力量与技巧的象征。搏克手身着牛皮或帆布制成的紧身半袖坎肩,裸臂盖背,边沿镶有铜钉或银钉,后背中间有圆形的银镜或“吉祥”之类字样,腰间系用红、蓝、黄三色绸子做的围裙,下身穿肥大裤,外面套有一条绣着各种动物或花卉图案的套裤,优胜者脖颈上配套五色彩绸制成的项圈。它是搏克手获胜次数多少的标志,获胜次数越多,“将嘎”上的五色彩绸条也越多。

四、隐晦的文明——传承与创新

文化作为国之根本,以文化提升产业,以创新促进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势之一。蒙古族文化因长期的战乱及游牧特性,使其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流失,因此,活态传承、合理创新民族文化势在必行。为了不让本民族文化尘封于历史,笔者将以服饰文化为媒介,展示蒙古族服饰文化的独特性、包容性,但又不淡化其特殊性(图1所示)。

图1 作品主题: 《哈那与青》

作品主题: 《哈那与青》

苍穹之下,棱角相照,乃千人之力终不散;

璞玉青青,洗尽铅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蒙古包营造技艺的哈那纹结构以及代表“天人合一”理念的青花元素成为“哈那与青”系列作品的主要设计元素。“形而上”的安代舞非遗文化,笔者将其向“形而下”转化,独特的袖摆设计仿佛载歌载舞的绸巾一般,搭配撞色的哈那纹样,使款式与纹样间充满对比与调和。此外,笔者改良创新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搏克的紧身半袖坎肩,搭配铆钉的硬朗设计,让新时代女性拥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果敢刚毅。

连衣裙肩部造型引用蒙古族部落喀尔喀女子袍服起肩结构,版型上调整了腰节线以及胸围松量,搭配改良青花纹样,弱化了蒙族文化的传统身份属性。同时引用元代辫线袍的褶皱效果,并将传统蒙古族缘饰解构至肩部作为夸张的飘带设计,胸前的蒙文如同通关秘钥,摇摆间即可穿越古今(图2所示)。

图2 《哈那与青》手绘设计稿

此次蒙古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设计中运用了“二融合”思想,通过“器”“道”并举的思维,将蒙古族“形而上”的民族文化与“形而下”的服装载体得到融合。为实现贯古通今,古为今用的理念,将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融,碰撞出跨时代的灵感缪斯。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传承才能更好创新,“二融合”思想的应用,有助于营造蒙古族文化的新活力,为今后蒙古族文化持续稳定产出成果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推动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猜你喜欢

蒙古包蒙古族服饰
我爱我的蒙古包
动物“闯”入服饰界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雪人的服饰
蒙古包
这是蒙古包吗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