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量化视角下涟水话与普通话核心词差异探析

2021-02-25顾劲松

河池学院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涟水普通话方言

顾劲松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江苏 淮安 223003)

“核心词”这一说法刚开始由美国语言学家斯瓦迪士(Swadesh list)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最早主要用于人类语言的词汇统计学研究,其初衷是利用不同语言中核心词根的纵向发展实际保留率,来合理“计算语言的发展年代”[1]454,借以相对精准地确定亲属语言之间的复杂源流关系。斯瓦迪士用概率统计的独到方法,初步遴选出一个包含207个词的核心词表,这200多个词大体上为各种人类语言所共有。

总体看来,核心词是人类语言词汇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相对最稳固的部分,能充分体现人类语言词汇的共性特征。斯瓦迪士后来又从该核心词表中筛选出代表性更强的100词。人们习惯上把这100词称作前100核心词,把剩下的再挑选出100词,作为后100核心词。学界的长期研究和实践检验结果显示,核心词理论基本上符合所涉人类语言的实际状况,汉语也基本如此。但是,汉语核心词的实态表现更为复杂,特别是在方言当中,其表现各异。

笔者拟以核心词基本理论为基础,用普(普通话)方(涟水话)对比的方法,从量化视角,统计分析现代涟水话与普通话之间的核心词差异。涟水县坐落于苏北偏东部,县域南濒黄河故道(古淮河入海水道),归地级淮安市管辖。涟水话归属江淮官话洪巢片,其北境离江淮官话北部边界约100 km,处于北部中原官话和南部江淮官话的过渡地带,方言地域过渡性态势突出,方言词汇过渡性更为显著。

本研究依托新近调查所获取的涟水话核心词语料,实地调查以陈保亚的“附录一:两阶核心词”[2]295-297为准。虑及方言实际,笔者参考刘俐李[3]32-132,对原表中的个别词条进行了微调。调查所得核心词语料皆词汇学意义上的词,主体是语法学意义上的词,另有少量短语。

一、涟水话与普通话核心词差异汇总

实地调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核心词条目,对应普通话的一种说法,涟水话有两种甚至三种不同说法,在日常语言生活中都普遍使用,只是使用频率有所不同而已。如此一来,涟水话与普通话核心词差异有两类基本情况:(1)一对一,即对应普通话一种说法,涟水话有且只有一种不同说法。(2)一对多,即对应普通话一种说法,涟水话有两种或三种说法。部分核心词目,这两种或三种方言说法与普通话都不同;也有部分词条,这两种或三种方言说法当中,有一种与普通话相同,其他说法与普通话不同。

此处提及的涟水话与普通话核心词说法不同,以普方双方相对应的不同说法在词形上有别为准,即构词成分上只要有一点点区别就视为词形有别。或者是同一词目,涟水话有多种说法,其中部分说法与普通话不同,亦视为与普通话有差异。普方比较采用“广义方言词汇”标准,即“指一个方言中所使用全部的词,既包括与普通话不同的词,也包括与普通话相同的词”[4]2。此处差异汇总分为前、后100核心词两部分,具体分别见表1、表2。所列核心词的方言说法如果找不到合适本字,就用方言里的同音字下面加上波浪线表示。

(一)前100核心词差异汇总

表1 涟水话与普通话前100核心词差异汇总表

(二)后100核心词差异汇总

表2 涟水话与普通话后100核心词差异汇总表

表2(续)

二、涟水话与普通话核心词差异统计

这里的量化统计对象包括前100核心词、后100核心词和总200核心词各自本身的普方差异,量化统计内容主要有核心词普方差异数和差异率两方面。

(一)前100核心词普方差异量化统计

涟水话与普通话的前100核心词,其中63条普方说法相同;而有着各种不同差异表现的有37条,占前100核心词的37%,占总的200核心词的18.5%,普方差异比较明显。在普方有差异的37条前100核心词中,“一对一”类型的有25条,其中普方完全不同的有7条,普方局部相同的有18条;“一对多”类型的有12条,其中普方完全不同的有2条,普方局部相同的有10条。

(二)后100核心词普方差异量化统计

涟水话与普通话的后100核心词,其中42条普方说法相同;而有着各种不同差异表现的有58条,占后100核心词的58%,占总的200核心词的29%,普方差异更加明显。在普方有差异的58条后100核心词中,“一对一”类型的有39条,其中普方完全不同的有26条,普方局部相同的有13条;“一对多”类型的有19条,其中普方完全不同的有3条,普方局部相同的有16条。

(三)200核心词普方差异量化统计

涟水话与普通话的200核心词,其中105条普方说法相同;而有着各种不同差异表现的有95条,占200核心词47.5%,异同基本上各占一半,普方差异相当明显。在普方有差异的95条200核心词中,“一对一”类型的有64条,其中普方完全不同的有33条,普方局部相同的有31条;“一对多”类型的有31条,其中普方完全不同的有5条,普方局部相同的有26条。

就前后100核心词两者相比较而言,前100核心词占总差异比率为39%,后100核心词占总差异比率为61%,显示涟水话与普通话的后100核心词差异程度明显大于前100核心词。

三、涟水话与普通话核心词差异特征

(一)普方异同基本接近,差异表现相当显著

涟水话与普通话200核心词相同数为105条,相异数达95条,相同、相异占比分别为52.5%和47.5%,差不多各占一半。其中“一对一”“一对多”差异类型词条数分别为64条、31条,分别占总差异词条数的67%和33%,总差异率分别为32%和15.5%。64条“一对一”差异类型中,普方说法全异33条,局部相同31条;31条“一对多”差异类型中,普方说法及成分全异5条,说法或成分相同的达26条。前100核心词普方差异数为37条,其中“一对一”“一对多”差异类型分别为25条和12条;后100核心词普方差异数为58条,其中“一对一”“一对多”差异类型分别为39条和19条。

由此看来,涟水话与普通话核心词异同量基本接近。核心词概念的提出本来与它明显体现人类语言词汇共性、实态表现相对稳定这些基本特征有关。涟水话归属江淮官话,终究是官话的地方分支之一,且离江淮官话的北部边界只有100km的距离,按常理它与普通话之间的核心词差异不大,然而事实上却有近乎一半的差异率,应该说差异显著。即便共性特征更为鲜明、实态表现更为稳定的前100核心词,也有接近40%的普方差异率;后100核心词更是有接近60%的差异率,普方差异表现可谓相当显著。

(二)普方差异呈梯度级差分布态势

所谓梯度级差分布态势,即涟水话与普通话之间,核心词除了双方完全相同、双方完全不同两种极限情况,在它们中间还有局部相同的情况。局部相同的情况也不是完全相同的,而是存在多种差异程度不一的局部相同状态,且各种局部相同表现按差异程度的高低呈梯度级差规律性分布。越接近双方完全不同的极限,差异程度越高;越接近双方说法完全相同的极限,趋同程度越高。

200核心词中,普方105条相同、95条相异。95条相异核心词目中,全异的只有38条,局部相同的却有57条之多。其中“一对一”差异类型全异33条,局部相同31条,按差异程度从高到低可分两级:(1)全异,双方说法无相同成分,如“谁—哪个”“游泳—洑水”;(2)局部相同,双方说法有相同成分,如“星星——星”“月亮——凉月”。“一对多”差异类型全异5条,局部相同26条,根据差异程度从高到低分五级:(1)全异,双方无相同说法且无相同成分,如“擦——揩、搌”“知道——懂、晓、晓得”;(2)局部相同,双方无相同说法,一种说法有相同成分,如“如果——要、要假如”“全部——全、滑、整”;(3)局部相同,双方无相同说法,所有说法皆有相同成分,如“右边——右首、右界”“翅膀——翅膀子、翅膀拐子”;(4)局部相同,双方有一种相同说法,相异说法无相同成分,如“站——站、立巴”“闻——闻、嗅”;(5)局部相同,双方有一种相同说法,相异说法有相同成分,如“路——路、路道”“看见——看见、望见”。具体见图1。

图1 200核心词普方差异梯度级差分布态势图

四、结语

核心词概念的提出,利用其体现人类语言词汇共性这一特点,从而借助量化统计的方法,为科学测定具有共同祖源基因的亲属语言的分化年代,提供了有效路径。有鉴于此,核心词总体上相对稳定,一般说来,血缘关系越近的语言或方言,核心词趋同性越明显。涟水话、普通话皆脱胎于同一个古汉语母体,核心词差异不大似乎应该是常态,且涟水话属于官话,其核心词按理应与普通话核心词差异更小。然而事实上,双方核心词差异明显,异同度基本对等,实际差异更有“一对一”“一对多”等参差复杂的实态表现,且不同类型呈现规律性的梯度级差性分布态势。

可以想象,在其他更多的现代汉语方言身上,肯定存在更为复杂的核心词时空二维差异实态表现,在普通话与方言之间、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古今形态之间、方言新老派别之间的核心词,应该有各种表现不尽相同的差异态势。

猜你喜欢

涟水普通话方言
方严的方言
方言
血与火的拼搏——涟水保卫战
涟水之子
涟水之子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县委书记一年调整百名干部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