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几种方法
2021-02-25龚丽丹
龚丽丹
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与创造能力,让他们能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一些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原因在于没有发现语文的美,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无法从中获得快乐。对此,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带领他们领略语文之美。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意境之美
在讲解诗词时,教师需创设美的情境,为学生搭建阅读的桥梁,让他们在阅读诗词的过程中走进真实的情境,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视频、图片,带领他们走进相应的情境,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使其在品读诗词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意境之美。比如,《沁园春·长沙》一词的上阕由“看”字领起,展现出一幅色彩绚丽、生机勃勃、壮丽开阔的湘江秋景图。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美丽的湘江秋景图,讓他们一边阅读词作一边欣赏图片,领略湘江秋景的壮美,感受《沁园春·长沙》的意境美。
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树林好像被染成了红色,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
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图片并展示,看一看谁找的图片最贴合原作的意蕴。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既能感受秋景之美,又能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愉悦、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与学生进行交流和对话,尊重他们的审美体验,真正发挥出多媒体设备的作用,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目的。
二、开展诵读活动,引导学生感受语言之美
语文之美,美在语言。要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之美,开展诵读活动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让学生多读,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从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哲学家黑格尔说过:“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多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和示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培养他们的语感。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可能会觉得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此时,教师可以示范朗读,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比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记录了一段惨烈的历史,叙述了祖国所遭受的苦难,字里行间无不饱含着作者深沉的爱国情感和强烈的愤慨之情。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要用低沉的语调,怀着悲痛的心情去诵读,以感染学生。
诵读指导: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需重读)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需重读)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语气舒缓,缓缓诉说圆明园的历史)
……
诵读完毕,教室里早已静了下来。我从很多学生的眼中都看到了愤怒的火焰。我知道,他们原本平静的心湖已经泛起了波澜。于是,我鼓励他们自行诵读课文,让他们记住那段历史,思考作者是如何借助语言文字来抒发情感的,以此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三、布置探究任务,引导学生感受情感之美
没有情感,再美的文字也是没有灵魂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的情感,让他们感受情感之美。
以《我与地坛》为例。这篇文章的篇幅比较长,作者的经历与情感体验也比较特殊,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很难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探究任务,引导他们感受情感之美。
探究任务:
1.请你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有一半的篇幅在写“母亲”,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却是“我与地坛”呢?
(2)作者笔下的地坛是什么样的?“母亲”又是什么样的?依据是什么?
(3)文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我与地坛”,第二部分写“我与母亲”,那么,“地坛”与“母亲”之间有什么关联呢?
(4)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体现在哪里?
2.母爱无言,在《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作者以纯朴深沉的语言抒写了沉默而不张扬的母爱,给我们的心灵以强烈的震撼。请你从课文中摘录一段你感触最深的句子,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发现作者在写“母亲”时,只是很平静地叙述“母亲”的艰难处境,对她的心理活动作一些猜测,娓娓述说她找我的情景。平静的叙述下面,母爱的博大慢慢地凸现出来了。有的学生还忆起了生活中母亲为自己付出的点点滴滴,与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到了文章的情感之美。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用心感受语文之美,实现“以美启智、以美育人、以美怡情、以美健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爱上语文,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培养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