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化身苏狄洛
2021-02-24王祺玉
王祺玉
很多國家都有皮影艺术,印尼也有。印尼独特传统的皮影艺术名为“哇扬戏”。
“哇扬”二字源于印尼爪哇语wayang,意为影子。
哇扬戏是印尼的四大国宝之一,其余三个国宝分别为巴迪克蜡染、格里斯短剑、昂克隆乐器。
郑和下西洋,途经爪哇岛时见过哇扬戏的表演,《瀛涯胜览》中记载到:“有一等人,以纸画人物鸟兽鹰虫之类,如手卷样。以三尺高二木为画杆,止齐一头。其人蟠膝坐于地,以图画立地,每展出一段,朝前番语高声解说此段来历。众人环坐而听之,或笑或哭,便如说平话一般。”
“一张牛皮道尽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哇扬戏”人物用牛皮制成,鼻尖脖长装饰多,肩宽腰细胳膊长。白为善良、黑表贪婪、红显愤怒、黄示嫉妒。
“哇扬戏”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说来自印度,因哇扬戏剧目大多取自印度神话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一说来自中国,是北宋以后经马来半岛传入爪哇岛的;还有一说是源于印尼本土日惹王室。
随着华人下南洋,20世纪在中爪哇克拉登出现一位爪哇华人皮影戏奠基人——江段新。江段新创造爪哇华人皮影戏,将印尼爪哇本土风味与华人传统相结合。江段新是印尼华侨第三代移民,祖父江阴爵出生于福建,迫于生计南下在印尼扎根。江段新从小由祖父母养育,与祖父关系很亲密,在浓厚的中华文化熏陶下长大。江段新出生在中爪哇梭罗和日惹两大城市之间的小城市克拉登,此地聚集了众多宫廷艺术家,因此他有机会经常观赏皮影戏演出,耳濡目染下学习了各类爪哇文化,其中就包括爪哇皮影戏和加美兰乐器演奏等。就这样,江段新在日惹宫廷皮影戏操偶师的培训中不断打磨自己,创作出华人和印尼人民共同喜爱的皮影戏。
江段新以华人戏剧故事与人物为基础,结合爪哇皮影戏的制作方式和加美兰音乐,创造出一个结合华人与印尼文化特性的偶戏艺术。他创作了印尼华人皮影戏中最著名的两部曲目:《薛仁贵征东》和《薛仁贵征西》。
《薛仁贵征东》戏偶是由华人布袋戏变化而来,创作较早,木偶大多小巧精致。《薛仁贵征西》戏偶参考了爪哇皮影戏特性而制作,因牛皮匮乏,改用硬纸板,尺寸较大、伸展灵活。
在配乐上,乐师采用了印尼传统乐器加美兰,营造出与剧情契合的氛围。独具匠心的华人皮影戏受到了当地印尼人和华人的喜爱。
后来,《薛仁贵征西》改编后用爪哇民俗舞台剧“克多普拉克”形式出演,薛仁贵的故事融合了大量印尼土著风俗,薛仁贵化身为“苏狄洛”,并衍生出新的哇扬戏。“克多普拉克”演出在内容上多选择印尼爪哇本土的历史剧,但经过创新后也兼收了中国民间故事,例如薛仁贵的剧目。此外,在音乐选择上,减少了原本宫廷演奏时常用的加美兰乐器,改用民间常用的木制打击乐器,在演出开始、场景变化和全局结束时用,更符合华人观赏习惯,也更贴近《薛仁贵征西》剧目场景需求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2011年,印尼总统追赠江段新印尼艺术类最高荣誉“文化英雄奖章”。
学习印尼语时,印尼的文化历史如长长卷轴在我眼前不断延展开来,印尼人民的艺术天赋非常高,巴迪克蜡染、哇扬皮影戏、格里斯短剑、婆罗浮屠庙宇等,无不让人赞叹。
责任编辑:丁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