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温、常态与无常

2021-02-24杨德永

美术界 2021年1期
关键词:庖丁亲友团艺术史

杨德永

從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牛》,到毕加索《牛的变形》,其间几乎跨越了一部西方造型艺术史,然而,两者仿佛又处在同一起点上。换句话说,它们就像同一头牛的左右两个侧面,中间只隔了牛的躯体,而并非艺术史,后者则更像西方艺术史本身。

在东方,牛亦有前后两面:牛后之庖丁,执牛耳者庄子。牛的躯体则是由技入道的媒介,庖丁要做到“目无全牛”而“游刃有余”。“技”与“道”的制高点却往往因一层牛皮之隔,变得南辕北辙,而炫技的解牛人遇道的距离通常情形仍有整个牛的躯体那么长,稍有差池便会永驻道的彼岸。

新世纪里,水墨无可辩驳地迎来了面向当代生活与时代文化的课题,纷至沓来的种种看似水墨复兴的幻象叠合起来,构成了艺术史上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奇观。艺术家与带着更高期许的藏家们提早进入了见证历史的预热身的亢奋状态里,于是,一厢情愿地自我膨胀与盲目热情地过度追捧,使得本已迈向当代学术层面的那一小步显得浮皮潦草、根基未稳且摇摇欲坠。山头林立却没有海拔,精神的日渐平面化,是当下庸俗的现实。而时人的水墨批评已沦为亲友团的“点赞”,尽是友声与好评。至于智性显露、针砭时弊的批判精神,几乎荡然无存,偶有真诚地发声,也淹没于毫无文化操守的滔滔宏论当中了,这是我们不能否认的尴尬境地。在水墨骤然升温的今天,对它的种种价值的考量,尤其不是趁热做的功课,冷下来再谈,尚不为迟。

艺术家应当活在一种精神的真实当中,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回避、不迎合、不矫饰,有批判、有担当、有颂扬。作品有时是立场与态度,有时是方式与方法。让艺术回归到常温状态,清醒地面对自我,将创作纳入表达的常态,去记录人生的无常与新奇。

水墨实践,对我个人而言,充满希冀和挑战,既是个人的修行,也是对文化的思考。既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遥不可及,又有灯火阑珊处的依稀可辨。它可以是内心的独白,也可能是冒险的出走。片段汇合成清晰而完整的自我,自我也会消解在倏忽往来的片段中。

越俎代庖以文字附会作品是危险的,所以,有时即便刻意而为的标签也会叛变,变得无关宏旨,风马牛不相及。因为,作品有自己讲话的权利,真实的自我入驻那里,以一个时间的节点,化作成无常中的某一常态。

猜你喜欢

庖丁亲友团艺术史
牛的断想
误读的“艺术史”
艺术史上最贵的武器
灶王爷秀逗记(八)
“庖丁”解小度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县委书记的贪腐“亲友团”
镣铐下的舞蹈
离婚亲友团,切莫好心办坏事
16点47秒称霸04加速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