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李海英唱歌(外一篇)

2021-02-24杨葆铭

延安文学 2021年5期

杨葆铭

李海英年轻时唱歌舍身子、不惜力,酒酣胸袒的一声吼,能把墙皮震脱落。现在,他不再“蛮”唱了。人到中年,懂得了任何艺术都有一种内在的节制。一首歌,高低急缓、抑扬顿挫,都要在遵循乐理,接受心灵指挥中传达出歌者本人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赵翼诗:赋到沧桑句便工。今天再听海英的歌,有一种“姜桂老来愈辣,劲气九秋天”的味道。粗粝、苍凉。

几年前,在延河与黄河交汇的河滩上,举办过一场“延安过大年”综艺演唱会,李海英去了。

那个地方地处秦晋大狭谷的中段,残塬破碎,河风长啸。当年,由路遥的《人生》改编的电影,在开篇音乐的烘托下所切换出的一组镜头,正是取自这条狭谷的上方。这一天,天气晴好,只是河槽里的风大。一路赶来的李海英,望着眼前的断崖、葛针林和大敞滩上涌动的人潮,忽然感觉到,原定的两首以讴歌民俗节庆为主题的歌曲,不足以表达他此时的心情。今与山川神遇,金钲当对铁鼓。到点、开场。几轮子演唱过后,该到海英上场。只见他一扑跳到河滩中央一块大如岛礁的巨石上,将举过头顶的麦克风来回摆动,有意让窜入其间的河槽风,营造出天风海雨动地来的音响效果。几个来回漾过,他一把将麦克风翻转过来,俯仰间,一声劲爆的“你晓得……”从胸腔啕泻出来。老腔长调,浩气腾达,没等到“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唱出口,带有李氏演唱风格的“开口音”便在空旷的大狭谷漫散开来。

海英人长得排场,气场也大;当然,作为一个歌唱家,最主要的是音色好。音色这东西不好说,没办法量化,又不可触摸。譬如:土圪垯滚进葛针林,银手镯掉在石板上,一听,就能知道是银手镯的音色好,但怎么个好法,又说不出来。去年后季,张金平叫吃饭。去了一看,李海英在座。心喜中又马上提醒自己:都这个年龄了,越是见了心仪的人,越要把脸定平,不能谄笑。进门入座、寒暄、上酒菜。三巡刚过,有人就撺掇让海英来一首,海英不唱;又撺掇,还不唱。邻座余某,是个诗人兼画家,人称“余半癫”。他一看这个情况,也不说话,把手擩进上衣内兜,掏出一只自带的酒杯;他把酒杯往怀前一蹲,执壶自斟,酒满,喝干;再斟满,又喝干。三杯过后,手蘸余沥,在桌上写三个字:能唱了。众人见此皆乐,海英感其诚。他赶忙接住这三个字传来的“声气”,双眉一皱,一声凄惋的“揽工人儿难”从胸腔流泻出来。这是老版《揽工调》,好听。一字一刻,凄苦悲怆,尤其是“哎——哎,揽工人儿难”一句,偷声换气,音断意连,听得人血泪汪心。能看得出来,海英在私下场合所唱的这些歌,大都是在词曲上保留原“声气”的老版陕北民歌;他对现在的一些歌手,对老版民歌只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改进和翻唱有些不太接受。海英的长处在于,他能根据自己的演唱经验,把在酒局饭桌前,为赚一时之乐的矢口寄兴的吟唱与正式场合的演唱分开;能准确地判断出不同年龄的人对音乐的听觉记忆和审美意趣;并有选择地,将贮存在他耳洞里的那些适宜在此时此地来演唱的歌择出来,然后,用心将每段旋律、每个音符的边边角角、圪里圪崂都搜刮得唱得净净的。一曲清歌,满盅盅的酒。魏晋人高情远致、游宴赏乐的雅集不过如此。只是今天这个场合劳累了海英。冲天扬臂,一唱三叹,几轮子下来,半切衣衫都被汗水浸得湿湿的。

庚子年难熬。新冠肆虐,没完没了,人活的拘谨又小心。

闭门不出,苦乐自渡。孟子曰:人之安宅。

从调节与纾解人的心境来说,读书不如写字,写字不如听歌;听来听去,还是感觉到陕北民歌好。它简单、随意、家长,但却能表达出无尽的人间哀乐。

想起了李海英,想起了自歌坛上的“西北风”发飚以来,从大山的拐沟里走出来的一茬接一茬的歌手。他们凭借着陕北民歌这笔丰厚的人文资产,在追求音乐梦想的长路上艰难跋涉。这条路九驿十八站,山高路远,道阻且长。作为过来人,海英深知要在这个行当里弄出点动静真是不容易。有一首《信天游》唱得好:“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遍又一遍”。这是一句歌词,也是一道谶语。

海英常年忙碌。演出多,社会公益活动多,朋友邀他共酒饭实际上是想近距离听他唱歌的人更多。他人仗义,又是个软面情;对朋友的约请常感到却之不恭,想去,又忙不过来,便隔一段时间,把大伙叫在一搭里红火上一场。有个日本诗人,常写一些有如宋人小令的短诗。前几天,看了他的一首《我歌唱的理由》,觉得有意思、好玩。反过来一想:喜欢听歌的人,肯定也有他的理由。想一想,活在这个世上的人,都有自己日常的人生经验和怀而不宣或怀而未宣的心事,歌唱家其实就是公民心事的代言人和倾诉者。前一向,海英又张罗大家红火了一场。劫波渡过,风雨故人来。人情练达的李海英以《一壶老酒》开唱。酒满心诚,碗大汤宽,一句还没唱完,满座把盘击箸以和之。大凡好听的歌,旋律中都带有很强的文学叙事情节。言之不足才嗟叹,嗟叹还不足,这才咏歌之。唱歌,实际上是歌者与听众之间嘘寒问暖式的对床叙话与心灵交谈。

听海英唱歌多年,目染浅、耳濡深,所感有三:一是音色就是一种非物质样态的成色。一个好的歌唱家一张口,马上能让人感觉到眼前一亮。灼灼其华,焕乎天光者是也。二是尾音之后再无声响。融化到此为止。所谓的“余音绕梁”是一种幻听;“三日不绝”是对业已消失的好声音的回味和留恋。三是不能过分地强调地域性,不能太讲究“包装”。穿上十件羊皮坎肩都不如有一副独特的好嗓音管用;更不要误解陕北民歌只是高亢,唱歌不是耍悍性、漾灰气;该高的时候高,该低的时候一定要低。一味地“飚高”就显得粗鲁。粗鲁是弱小的人对力量的模仿。海英说:用最大的肺活量能唱出最小的声音有时比愣怂的“飚高”更难。这话说得好。

庚子年,寂寥日,难得一聚;天下事,贵痛快,高兴便是。海英的人情门户好,来的人自然多。满座贤达加才俊,还有王刚和柴向东两位著名的演奏家前来助兴。这一次,海英唱的大都是经典老歌。俊逸流畅的旋律变换着各种姿势从他的唇齿间飞奔出来,让不同年龄的人都能在歌声中得到一次青春的回忆。酒至半酣,有人提议,每个人可将最早曾拨动过自己心弦的那首歌自唱一遍。这个提议好是好,但对五音不全的我来说有些为难。我说:最早曾拨动过我心弦的是贺玉堂唱的《酒曲》;现在贺玉堂老瞌了,但一想起他唱的那个调调我就想划拳。没等我把话说完,老友新利便捋起袖子,连说来、来、来,甭废话,老规矩。四目一相对,手起令出,猛乍乍的几声带有韵律的吼喊过后,六杯酒光了。

人生之至乐,莫过于口腹之欲与视听之娱同享。海英设下这么好的场场。热闹了小半天,散伙起身。一出门,但见新月在天,凉风习习,一伙喝得有些微醺的人踏着月光咏而归。走到半路上,海英抚着我的肩膀说:老哥,刚才听你划拳的声音,若在年轻时开始练美声,现在肯有大成。我说:现在开始练行不行?海英听了一笑,说:现在肯定迟了。我一听,心里很难受。

短笛无腔 嘬口成啸一一序冯学起《牛背上的打碗碗花》

学起为文,生猛率真;几十个字连缀起来的长句,把人读得口干气短。他写小说,出手就咥长篇。一部《大榆树》三十万言,耗时三年半;另一部眼看就要结稿了,忽然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头闷,手脚不灵便;上医院一查,脑梗。人啊,活在这个泥淖般的尘世上,想要吃一碗干净顺心的饭真是不容易。码字写小说,熬油点灯忍孤寒,赚得英雄尽白头。路遥爆粗口:狗日的文学。

这本散文集,是学起写小说间隙的一个副产品。书中的一些篇章,可以看作是小说的支脉或作者未尽的余绪。因为在之前曾读过他的《大榆树》,书中塑造的水莲、彩云、土鳖子等一系列风采各异的人物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一回,他再也用不着将自己的人生经历附着在他所塑造的人物身上。去虚构、陈实情。收录到这本集子里的杂文和随笔,正是作者将小说未尽的意绪转化成心中的悲悯和忿懑的一种表达。当下的杂文,很难看到真正的辣笔。在香精勾兑出的心灵鸡汤大行其道时,麻辣烫就很少有人问津。自媒体时代的轻浮浅薄,几乎成了社会的通病。每天开机刷屏,看到的不是兜售成功学的秘笈宝典便是对开门七件事的记录;自恋自炫,写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发在自己创办的公众号上就能引起自己强烈的轰动。学起不悖本性。他平日谈笑,话语诙谐,多含机锋。血性文章,当然要有血性的人来写。他笔下的杂文随笔气出胸胆,嘬口成啸,像老沟岔人喝酒不就菜。这里还特别要向读者荐读的是收录到这本集子里的几篇纪实散文。《高中纪事》叙述简洁,满纸风雪,哀而不伤,将一个不想在这个世界面前长期谦卑下去的山里孩子,因纠结于贫穷与自尊心之间的矛盾心理不加掩饰地如实道来;《莫家湾纪事》深含着“我拿青春赌明天”的不羁与迷茫。行文诚实朴素,杂以调侃与自嘲的闲笔,我将之称为是具有冯氏叙事风格的《陈情表》。纪实散文,贵在一个“实”字。它与所有的非虚构纪实文学一样,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为基准;它的价值和意义在于:能为时代“存史”,能为宏大叙事提供真实的细节文本。

美国有个叫罗伯特•本奇利的作家。他说他花了十五年的时间才发现自己没有写作才能;他之所以至今还没有放弃写作,是因为他已经名扬四海、声名远播了。初读这段话,觉得这是作家的自谦或自嘲;再读,才读出这是没有笑出声的自得。我与学起相交有年。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他年轻时曾尝试过除了写作之外的多种行当,也算得上是一个尝遍世味、久惯老诚的人物。四十岁之后,这位老弟忽然痴迷上写作。每天起鸡叫睡半夜,披阅增删,心系一处,十几年一路写下来,写得不累不烦不气馁。文学行里的人,都好像喜欢读朋友或熟人的作品。我读学起的小说,读他的杂文随笔,读的时间长了,就想唠叨几句有关文学的深刻表达和乡土写作的话题。我们知道,每个写作者,都力求自己的作品能写得深刻,对社会、对人性能有更为深刻的揭示和展现。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具有深刻心灵的人常常混得不好。从人性上来讲,人对深刻的接受与否具有选择性。你的深刻,若能帮助一些人看清事物的真相,并能给他们启示与指引,这种深刻当然好;但当你深刻锐利的目光对准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不喜欢,甚至开始仇视深刻了。这就是深刻者容易遭人嫉恨也很难混好的原因。关于乡土写作,这是一个老话题。在我有限的阅读中发现,越是生活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写作者,越热衷于对乡土原生态诗意化抒写。今天的中国,社会形态较过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城市臃肿,乡土凋敝;一头是乡村留守者孤独的怅望,一头是进城打工者不知乡关何处的哀伤迷茫。田园将芜,老屋已朽,炊烟不再袅袅。曾被无数写作者真情抒写过的民情风物、田园乡景,在滋养乡土文化根脉的土地日益沙化中黯然式微。或问:曾经的贫穷与今日的空落,何以能在这块屡遭风雨欺凌的土地上上演?乡土书写者,对此应该有更深刻的直面叩问。

一个长年写作的人,脸上总好像蒙着一层褪不掉的风霜。这么多年来,学起像一个偶尔闯入俗世的离群索居者。他出来闲逛少,与朋友见面少,有时遇见,粲然一笑,“粲”出的也是张二棍脸上的那种沧桑。有时我在想:一个人为啥会痴迷于写作?这种痴迷心理的发生机制和内生动力又在哪里?看一看隐身于沉默人群里的这些写作者,他们既没有把写作当成谋生手段,也没有将之视为不朽的名山事业;他们身处底层,乏于社交,对这个喧嚣多变的世界怀有警惕并保持距离;他们写作的动机各不相同,但却对为啥写作有着相同的认知。正像学起笔下的大榆树没有一片树叶是相同的一样,人类每一个个体,都是一种孤独的存在。譬如盘桓在这些草根写作者心底的寂寞哀伤,郁结于他们心头的诸多诉求,当然,也包括他们对生活、对人生的各种感知。这一切的一切,都必须要借助文学表达来完成或部分完成。顺着这个话题,我们可以具体到本书的作者。他走过的路,见过的世面,吃过的盐水泡饭,遭受过人世间的眉高眼低。这些经历过往,也许平淡无奇,但正是这个平淡,却让他成了任何人都无法替代与更改的生命“孤本”;才让他能够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写出对世界、对人生的独特感受与理解;才能让一个卑微的人,在写作的尽情表达中有了自我,感受到因写作而带来的温暖与愉快。这,便是文学的伟大与慈悲。

陕北的吴起,因战国时期的大将吴起在这里屯兵据守而得名。

这个地方地接边荒,山高风硬。《长征组歌》里唱的“征师胜利到吴起”,说的就是这里。

学起的老家在吴起西北角的铁边城。三十多年前,我曾在这个绝塞孤城小住了几日。万物过眼,即为我有。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里独特的山川地貌,记得满山二洼的小叶杨、五角枫和在秋风的鼓荡中起伏摇曳的荞麦花。

每个人对故乡的感情是复杂的。年轻时想离开,年老时想回来。到最后,历经风雨,尝遍世味,到了这个时候才懂得,所谓故乡者,其实就是一个能懂得你、理解你,不管你混好混背,她都不会嫌弃你的地方。学起从开始写作的那天起,就不断地开始向故乡靠拢。他想通过开启纸上还乡的精神之旅回到故乡,想在具有神祇意义的大榆树罩下的那块荫凉地里站一站、坐一会。只是一片漂泊了多年、几近干枯的树叶还能不能再回到树上,这话还真的有些不太好说。

十多年前,与学起和海珺在市场沟顺延酒店喝酒。彼时正年轻,能吃能喝能神聊海侃。三个人的小场场,闹了两瓶白的外加一箱“雪花”啤。在我看来,所谓的快意人生,莫过于是几个意气相投的人在酒酣胸袒时,掏心掏肺地说几句让彼此一辈子都能铭记的真心话。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们都老了。思来想去,感到这世上千好万好,但啥都没有年轻好。人活到最后,只剩下自己和自己身上的那点“玩意”。但要知道,这点“玩意”,对于现在我们来说很重要。

学起的身上,带有吴起人集体人格中最鲜明的个性特点:硬气。他的人生哲学,常常表现在他的处世为人和行事方式上。譬如:人生苦短,活着做遍,死了无怨;譬如:为了一口气,卖了二亩地。现在,他跌跌撞撞走过了大半生,地被卖光了,可这口“气”好像还没出完。他认为人的一生中,有许多“暗肚子气”不能明说。于是,他便将写作当成一个排“气”口,让贮存他胃囊中的那碗经过岁月发酵过的盐水泡饭的气味能发散出来。现在,出版社要给他出版这本散文集。我将这个集子称为是学起在自家的垴畔山上种的一料小日月庄稼。豆菽糜谷混杂,散发着有边地泥土的芳香。这本书的书名也好——《黄牛背上的打碗碗花》,既有宋人“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诗意,又有陕北的风物意象。

作为老友,看到学起这么多年写作的不易,就想最后再唠叨几句闲话。一是文学是一碗强饭,这碗饭端起来就很难放下。这条不归路漫漫修远,道阻且长。能憋着气尽可能走远走高更好,若走不远走不高,就权当看了半路的风景。二是今年是牛年,要学牛的坚韧皮实,不要学死牛顶倒墙的执拗。一口咬定个死煎饼,弄不好会噎人。第三句话是法国文学大师雨果的一句名言:“你要开拓沼泽地,就要耐着性子听青蛙的聒噪。”

善自珍重,兄弟。且歌且行,方能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