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东县红树林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2021-02-24梁曾飞黄哲彭泰来宿明舒服张蓓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惠东惠东县红树

梁曾飞,黄哲,彭泰来,宿明,舒服,张蓓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湖南 长沙 410014 )

关键字:红树林资源;红树植物;威胁因素;保护对策;惠东县

红树林是自然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是近海特有的森林类型,素有海上森林之称。红树林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地区生态环境,抵御海潮、风浪等自然灾害和防治近海海洋污染以及保护沿海湿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物种多样性,是全球水鸟迁徙重要的栖息地和繁殖地[1]。红树林生态系统拥有很多独特的生态特性以及很高的生态价值,并且在全球海洋过程和生物资源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惠东县位于广东省东部,海域面积有3 200 km2,海岸线长有218.3 km,属大湾区腹地,红树林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范和港、考洲洋、巽寮湾等区域。近年来,随着惠东稔平半岛的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建设,开发区的红树林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生存环境受到威胁,已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迫在眉睫。

1 惠东县红树林资源现状

1.1 红树林面积分布

利用2018年高分卫星影像、2018年Google Earth影像、无人机航测影像以及相关历史影像,采用实地区划、样地调查等方法,统计惠东全县的红树林资源,结果见表1。

表1 惠东县红树林面积分布情况Table 1 Mangrove area in Huidong county

由表1可知,惠东县红树林面积共有1 361.83 hm2,其中,红树林有林地有400.15 hm2,红树林未成林造林地有42.27 hm2,红树林宜林地有919.41 hm2[2-3]。全县红树林资源主要分布在范和港、考洲洋和巽寮湾3个泥质海滩区域(图 1),重点以考洲洋分布为主,涉及稔山镇、黄埠镇、吉隆镇、铁涌镇、盐洲岛6个镇。

1.2 红树林种类与群落分布

按照红树林区植物类型与鉴别标准[4],结合样地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由表2可知,惠东全县共分布有15种红树植物(表2),其中真红树植物有9种,涉及7科9属,主要包括海榄雌(白骨壤)、海漆、红海兰(红海榄)、老鼠簕、卤蕨、木榄、秋茄树、桐花树、无瓣海桑,半红树植物有6种,涉及5科6属,主要包括海杧果、黄槿、苦郎树、阔苞菊、水黄皮、桐棉(杨叶肖槿)。

图1 惠东县红树林资源分布图Figure 1 Distribution of mangrove resources in Huidong county

表2 红树林植物Table 2 Species of mangrove in Huidong

惠东红树植物属东方类群[5],群落类型较为简单,其组成主要以红树科、紫金牛科、马鞭草科和海桑科为主,主要种群落类型有:白骨壤群落、红海榄群落、桐花树群落、无瓣海桑群落[7-10-16],其中,范和港以无瓣海桑群落、白骨壤群落为主,巽寮湾以桐花树群落为主[12],考洲洋分布类型则具多样性,西北的铁涌区域主要以红海榄、无瓣海桑群落为主,北部吉隆区域的基隆河以桐花树-卤蕨-老鼠簕群落为主,盐洲岛区域以木榄-红海榄-白骨壤-无瓣海桑群落为主。

1.3 红树林伴生植物

在调查红树植物的同时,对其伴生植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3。由表3可知,共发现29种常见红树林伴生植物,涉及16科,在范和港、考洲洋和巽寮湾3个区域均有分布,大部分分布于红树林和道路交界的区域,如木麻黄等,少部分分布于红树林内或者滩涂上,如互花米草。红树林伴生植物对于维持红树林植物种类多样性具有直接作用,同时,对于维持红树林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伴生植物芦苇,在滨海滩涂上不仅是底栖生物的庇护所,还为鸟类等提供多样的栖息地和觅食地,丰富了红树林保护区中栖息地的多样化。但是有些伴生植物例如鱼藤,附生于红树植物上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红树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阻碍红树植物的生长,存在一定危害性。

表3 红树林伴生植物Table 3 Associated plants in mangrove

2 惠东县红树林资源特点分析

2.1 物种多样性

惠东县的红树林主要分布于范和港、考洲洋和巽寮湾3个区域,由范和港和考洲洋直插内陆,总面积为400.15 hm2,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0.81%,占广东省红树林面积的5.87%[7]。尽管惠东县的红树林面积比较少,但在全国乃至广东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是红海榄在我国自然分布的北界。惠东县共分布有15种红树植物,其中真红树有9种,半红树有6种。在全国已公布的红树植物有37种,其中26种为真红树植物[8],广东有22种红树植物,其中13种为真红树。惠东县的红树植物种类占全国红树植物种类的40%(占真红树的35%);占广东红树植物的68%(占真红树的69%)。综上所述,惠东县的红树林种类在全国和广东的地位均比较重要[9],惠东县的红树林保护工作是全国红树植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广东红树植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群落原生性

在过去的70多年,惠东县失去了近60%的红树林。惠东县的红树林仅盐洲岛区域的红树林保留了演替过程中较完整的序列,呈现一定的原生性。其他区域的红树林均呈现严重的退化,甚至消失,如稔山片区、铁涌片区的红树林,其全部生长于虾池、鱼塘中,天然红树林较少,多为次生林或者萌生林。同时,区域内无瓣海桑自引进后,由于其适应性强,形成了结构单一的大面积人工林,如稔山片区,无瓣海桑已对原生白骨壤群落造成侵蚀,不利于天然红树林的生长。

2.3 珍稀濒危性

依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最新评估标准,惠东县暂无列入保护名录红树植物。但由于区域红树林存在较严重的退化问题,急需保护并丰富监测信息,加强对植物致濒因子的研究,并辅以提高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

3 惠东县红树林受威胁因素

3.1 人工围垦养殖

范和港、考洲洋,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滩涂养殖业是近年来附近村民的主要产业,仅考洲洋区域,海水养殖面积就达0.19万hm2,占考洲洋海域面积的67.5%[16]。过度密布的渔网和养殖网箱成为海上的“迷魂阵”,内港曾一度处于失控状态,使得考洲洋一度成为了一潭死水。由于多年的“无度”“无序”“无偿”三无开发,滩涂人工围垦养殖产业破坏了原有红树林和海岸生态[6],引发了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3.2 滨海城镇旅游开发建设

稔平半岛旅游产业是惠州市惠东县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大湾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滨海区域的稔山镇、铁涌镇、盐洲岛、巽寮湾以及平海湾区域所具有的丰富的海洋、文旅资源,让其成为国内旅游度假,尤其是大湾区度假的首选之地,吸引了大量游客持续多年涌入稔平半岛。而稔平半岛的范和港、考洲洋、巽寮湾又是红树林分布的重点区域,近年来,城镇发展和旅游设施建设对红树林和海岸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压力,稔山镇、铁涌镇、黄埠镇、巽寮镇等镇均出现了海岸生态破坏事件,原有海防林、红树林等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海岸生态环境和红树林生态系统急需得到保护。

3.3 生物入侵

海岸生物入侵也是近年来困扰惠东近海红树林生态保护与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经调查,红树林区域入侵植物有4种(表4),分别为马缨丹、微甘菊、五爪金龙、互花米草。入侵植物常见于村庄、道路两旁、养殖塘堤岸等人为干扰较多的地方。影响最大的为微甘菊,微甘菊通过攀爬树冠、形成幕盖作用,大大影响到了红树植物的生长,对红树群落造成很大的危害[13]。

表4 惠东红树林入侵植物名录Table 4 List of invasive plants in mangrove

3.4 水体污染、垃圾污染

经调查,沿海岸线涉及的稔山镇、黄埠镇、铁涌镇等镇污水都为直排方式,无污水处理厂,尤其是吉隆镇、黄浦镇等镇,人口多,污水排放量大,已对近海海域水质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同时,垃圾污染是惠东红树林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海洋生活垃圾日益严重,在潮水作用下海洋垃圾会聚集在红树林内,对红树植物的生长产生严重的阻碍,影响近海海岸生态系统。

3.5 外来红树林物种影响

无瓣海桑为外来树种,从湛江引种大约有15年时间。经调查发现,无瓣海桑繁殖能力较强,已对部分区域的原生红树林植被产生影响。如在稔山区域发现无瓣海桑对原生植被白骨壤群落产生破坏;铁涌镇无瓣海桑的分布面积最大,超过80%的植被面积为无瓣海桑林;同时根据底栖动物的调查结果,发现无瓣海桑对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动物类群产生显著的抑制性。这表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功能已严重衰退,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明显降低。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其维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的能力出现明显的下降,在铁涌镇调查发现红树林内的底栖生物较盐洲岛、稔山镇两地显著减少,研究表明铁涌无瓣海桑林的底泥环境已不适合底栖生物的正常生长。

4 保护和发展建议

(1)将海岸生态保护上升到规范性文件层面[3]。由县人大制定相关滨海开发建设管理规定,将惠东海岸生态保护上升到规范性文件层面来强化刚性执行。对海岸保护范围、政府部门工作职责、红树林保护、污染防治、养殖与捕捞、执法监督等做出全方位规定,尤其是巽寮镇、稔山镇、黄埠镇周边房地产开发时,确保海岸生态系统尤其是红树林不得遭到破坏。

(2)严格执法,保护现有的红树林湿地[15]。近年来,随着稔平半岛旅游的开发,巽寮镇、稔山镇、黄埠镇各类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乱批滥占红树林等现象时有发生,使得红树林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坏,对沿海生态环境构成了较大威胁。因此,惠东滨海各镇在进行基本建设时,应进行合理的规划,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原则,尽量不占或少占林地,确需使用红树林的,必须严格按照《广东省林地保护管理条例》《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办法》等规定,依照程序进行报批。

(3)对红树林宜林地进行精细调查,合理选择宜林地,根据不同红树植物群落的分布特征以及生长习性营造多树种混交红树林群落。红树林树种以本地树种为主[17],建议将白骨壤、桐花树、红海榄、木榄、秋茄树等作为红树林造林的首选树种,严格控制外来物种,部分区域对无瓣海桑进行局部清理,减少其对原生红树林群落的影响。同时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清理工作,重点对薇甘菊、互花米草进行清理。

(4)对近海滩涂养殖进行规范、规模控制,实施退塘还湿、退养还湿工程[10]。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对近海滩涂养殖进行规范、清理,同时对海域实施养殖规模控制管理[11]。在范和港稔山区域、考洲洋等红树林宜林区域,实施有偿退塘还湿、退养还湿政策,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

(5)对滨海乡镇实施垃圾清理工程和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在巽寮镇、稔山镇、吉隆镇、黄埠镇等镇建立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面禁止城镇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海域,提高近海海水水质。同时,在近海区域,实施垃圾集中清理工作,把垃圾收集工作考核纳入乡镇和村考核体系,全面清理近海垃圾。

(6)整合优化惠州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好招楼湿地公园等保护地[3],对红树林资源做到应保尽保,合理划定保护区范围及功能区,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发展利益诉求。同时以自然保护区为载体,实施红树林恢复保护工程、鸟类栖息地保护地工程以及以红树林为主体的海岸自然教育、生态旅游等工程项目,保护和恢复惠东县近海红树林生态系统。

猜你喜欢

惠东惠东县红树
红树林诞生记
会“上”树的鱼
红树植物无瓣海桑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富集特征
浅析惠东县鲤鱼岭泵站吹砂围堰施工技术
第七届华夏诗词奖颁奖大会在广东惠东县召开
惠东渔家
惠东港口
红树植物老鼠簕内生真菌Aspergillus flavipes AIL8化学成分的研究
惠东县
大型风电场用储能装置容量的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