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园林制图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思考
——以陇南师专为例
2021-02-24夏泽庞世伟蹇小勇
夏泽,庞世伟,蹇小勇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甘肃成县 742500)
随着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力资本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必备因素,正逐步显现其优势作用[1]。在高职院校培养中,创造良好德育环境,加大德育教育力度,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培育学生正确的“三观”十分必要。
1 课程思政的形成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通识课等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融入、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或一类课程,包括道德、法治、社会、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等。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之中,充分发挥知识育人和德育育人的双重作用,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人才,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2]。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3]。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知,不仅要在思想政治课上教给学生思政知识,更要在专业课、通识课中融入、渗透思政元素,实现智育和德育双重发展。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了课程思政这一新的教育理念。
2 园林制图课程目标任务
园林制图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实现园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修课程,其主要教学任务就是通过对相关制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绘图实践能力的训练,掌握识读、绘制园林图纸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缜密的逻辑推理分析能力,培养严格遵守规范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园林制图课程思政探索
结合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挖掘,将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道德情操、科学发展观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实践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发扬以科技创新为中心的大国工匠精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3.1 园林制图课程思政的融入点
根据课程思政需要,首先将课程内容进行项目化,通过项目化任务驱动,以新闻时事、热点话题、园林经典案例、名人事例等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表1)。
表1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点概览
3.2 园林制图课程思政实施方法
3.2.1选择合适的切入点融入思政元素。根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适时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讲授制图基本标准时,解读国家颁布的《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让学生清楚行业规范、标准的相关要求,从而明确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
3.2.2列举重点案例融入思政元素。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是职业教育的明显特征[4]。大量的实践证明,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学到牢固的知识,还能提高分析问题和沟通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例如通过与工程伦理相关的案例分析,融入诚信、质量安全、工程价值观等思政元素,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职业道德。
3.2.3因势利导引入思政元素。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动态过程,受到教师、学生、教学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职业教育尤其如此。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融入思政元素,就要做到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可生搬硬套。例如在园林工程施工图识读实践中,既要遵循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科学态度,又要遵循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全局考虑,教育学生在识读图纸时养成仔细认真的职业习惯,在发现问题后能及时沟通的职业操守。
4 园林制图课程思政的几点思考
4.1 提升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素养
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不能忽视专业课教师本身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的提高,作为人民教师,要始终坚持国家利益、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只有在具有高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教师的指引和传播中,专业课的思想政治建设才能卓有成效[5]。
4.2 注重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之间联动联通
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组建教学团队,以团队为依托,促进专业课、通识课与思政课之间互联互通,使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优势叠加、职能互补,打造成育人共同体,提高课程思政效果。
4.3 专业课教师要主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因素。课程思政的效果最终取决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普遍偏重传授知识与能力而忽视价值教育,在当前大思政背景下,专业课教师要积极转变思想,更新教学理念,自觉树立牢固的育人意识,主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课程思政目标融入教学的全过程。
4.4 专业课要灵活应用课程思政
专业课要针对课程性质和特点,梳理、挖掘其思政元素,在教学设计上要把握好灌输和渗透的关系,潜移默化地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使他们具有相应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是高等教育需要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