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结构施工新技术及发展方向
2021-02-23
(中建八局钢结构工程公司,上海 200000)
钢结构因具有工业化程度高、材料性能均匀、抗震性能好、施工周期短、绿色环保等优点,在诸多的大型体育场馆、火车站、机场航站楼、高层及超高层等钢结构建筑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尤其是经历了2008 年汶川地震后,钢结构的综合性能得以体现,我国建筑钢结构迎来了春天。其中代表性建筑有北京体育馆“鸟巢”工程、北京新机场工程、珠海歌剧院“小贝壳”工程(图1)、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工程(图2)及济青高铁红岛站“浪花”工程(图3)等。本文结合这些工程实践经验,对工程施工中出现的新工艺新技术进行概述,供类似工程施工借鉴。
图1 珠海歌剧院“贝壳”
图2 深圳湾体育中心“春茧”
图3 济青高铁红岛站“浪花”
1 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1.1 BIM技术贯穿工程始末
目前钢结构建模软件由传统的AutoCAD 转变成现有的Tekla,模型更直观,建模更简便。特别是针对一些异型结构、复杂造型结构效果更为明显,如图4、图5 所示。
图4 国家体育馆“鸟巢”工程
图5 新建济青高铁站浪花结构
在深化及出图过程中,通过动画模拟施工流程(图6),避免因加工可行性原因导致返工,节约材料、减少施工周期,同时利用动画的形式进行方案汇报及技术交底,更直观更易于掌握。
图6 动画模拟施工流程
1.2 二维码技术应用于现场施工
钢构件在加工厂出厂前粘贴二维码,现场施工时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精准确定钢构件生产厂家、构件号、构件应用部位以及相应的技术参数等。
现场在醒目位置粘贴二维码,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精确找到技术交底记录、焊接人员、检测人员、验收人员信息及施工时间等。
1.3 三维扫描技术提升构件装配精度
异型构件、弯扭及双曲构件在加工及拼装过程中存有一定的偏差,为了现场高空安装精度,通常采用加工厂胎膜拼装、焊接,因焊接存有一定的收缩和变形,为了避免焊缝收缩过大及变形导致现场难于安装的现状,通常采用三维扫描技术(图7)。
图7 三维扫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
1.4 应力应变监控技术应用
一般的厂房结构因结构单一,载荷小应力一般相对较小,但大型高层、超高层、造型网架结构及屋盖结构安装后会存有一定的应力应变当量,当应力应变当量超过定值时,结构存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有效的测量应力应变当量是对工程结构安全的有效保障。
1.5 无人机航拍技术应用
为了更清晰立体了解现场施工情况,便于组织、精细化部署、质量监控、现场进度管理等,通常定期进行无人机监控,并通过无人机采集的大量数据进行探索,形成包含数字高程信息的场地地形模型,了解现场的高程信息,提高对现场施工的有效决策。
2 新型工艺在工程中的应用
2.1 无模成型技术的应用
新颖的造型建筑背后多存有单曲或双曲面构件,双曲面构件因精度要求高,加工设备参数有限,造成构件加工困难,通过多点无模成型技术能有效地解决双曲面构件加工问题,如图8、图9所示。
图8 多点无模成型设备
图9 加工后双曲构件
2.2 机器人焊接技术应用
机器人焊接已经普遍应用于汽车焊接行业,建筑钢结构工程构件类型各异,难以实现生产线量产,因此机器人焊接应用于钢结构行业比较少;随着机器人厂家技术的不断提升,目前机器人焊接逐渐走入建筑钢结构行业,如图10、图11所示。
3 建筑钢结构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钢结构将与时俱进,逐渐由传统的人工加工向智能制造转变,BIM 软件应用更简单、便捷,效果展示更加直观、具体,BIM 人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同时智能机器人将不断应用到实体产业中,更高效、更绿色、更环保,带动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装配式结构施工进入高峰期。随着二维码、无人机等技术的应用,我国钢结构施工将成为世界的一个标杆,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
图10 机器人应用于钢构厂方管柱焊接
图11 机器人应用于钢构厂圆管柱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