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电热系统调度

2021-02-23王颖杰詹红霞杨孝华王博

电力工程技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电锅炉储热电价

王颖杰, 詹红霞, 杨孝华, 王博

(1. 西华大学电气与电子信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2.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云阳供电分公司,重庆 404500)

0 引言

开源节流是降低运行成本、减少弃风的有效途径。“开源”即寻找更加清洁的能源,“节流”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此背景下,大力使用分布式能源、提高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已成为研究热点[1]。热电联产(combined heat and power,CHP)、电锅炉和燃气锅炉为电、热、气等多种能源建立了耦合转换的桥梁,弥补了多能联供的不足[2]。由于热、电冲突,“以热定电”模式导致风电上网能力有限,弃风现象严重。综合需求响应和CHP加装电锅炉、储热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有效方式。文献[3]利用储能技术的时空平移特性消纳可再生能源。文献[4]协调电力系统和区域供热系统,建立考虑热网特性的电热联合调度模型,研究热网特性对风电消纳的影响。文献[5]以CHP联供为研究对象,考虑电锅炉的作用,解决了弃风问题。上述文献考虑了综合能源协同优化,针对CHP热电耦合导致的弃风问题进行研究,但实际运行费用较高、效率较低,且储能容量小,对可再生能源波动的平抑效果欠佳。

需求响应分为价格型和激励型,价格型是通过电价引导用户进行用电自主调整,激励型是通过经济补偿激励用户进行负荷中断[6]。文献[7]指出,用户侧储能响应是需求侧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储能融入需求响应,可求解储能的充放电过程,计算储能系统的容量。需求响应已拓展至电、热、气、冷的综合需求响应[8],文献[9]以上级调峰需求为优化目标,提高高峰负荷的电价,增加CHP出力,减少向大电网购电的功率。文献[10]以光热电站解决太阳能发电的消纳问题,对电、热负荷设定分时电价,降低高峰电、热需求。上述文献鲜有针对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的研究。

为此,文中提出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源荷优化方法,分析综合需求响应和电锅炉、储热对风电消纳的作用。首先,在电力侧构建价格需求响应,在热力侧以热网的延迟性、模糊性供热舒适度建立电、热综合需求响应模型;然后,在源侧建立电锅炉和储热,增加CHP的灵活性;最后,建立包含CHP、风电和燃气锅炉多种能源耦合设备的能源模型,以系统的日运行费用及弃风成本最小为目标,在Matlab中调用CPLEX对模型进行求解。

1 综合需求响应

1.1 价格型需求响应

价格型需求响应可以引导用户合理用能,平衡能量供应和用户侧需求,在削峰填谷中起着重要作用[11]。实时电价较分时电价更能反映不同时段价格和用电需求的关系,实时电价模型为[12]:

(1)

式中:Wp为一天的总电负荷;P0(t)为t时刻的电负荷;T为一天24个时段;Pav为平均电负荷;γ为电价浮动因子;D0为基准电价,文中取分时电价;D(t)为需求响应后的实时电价;Dmin,Dmax分别为电价的最小和最大值。

价格型需求响应采用价格弹性矩阵描述可控电力负荷。

(2)

式中:E(i,i)为自弹性系数;E(i,j)为交叉弹性系数;P0i为初始电负荷;D0i为需求响应前的分时电价;ΔPi,ΔDi分别为用能需求和电价的改变量。

价格需求响应模型为:

Pde,t=P0+P0E(Dt-D0)/D0

(3)

式中:Pde,t为需求响应后的电量;P0为初始电负荷需求;E为价格弹性矩阵;Dt为需求响应后的实时电价;D0为初始时刻的分时电价。

为了防止用户响应过度,将用电满意度引入需求响应中,用电改变量越大,满意度越低。用电满意度rse为:

(4)

式中:ΔP(t)为用电改变量。

1.2 热负荷响应

可调热负荷以温度作为调节尺度,保证用户室内温度在适合的区间内进行调控,从而调度热负荷需求,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13]。热负荷采用一阶热力学模型,描述功率与温度变化关系的计算模型为:

(5)

式中:Qload,t为t时刻的热负荷;N为用户数量;R为建筑物热阻;Tin,t+1,Tin,t分别为t+1时刻和t时刻的室内温度;Tout,t为t时刻的室外温度;τ为热惯性常数,τ=RC,其中C为建筑物比热容;Δt为单位调度时间。

供热舒适度有一定的模糊性,故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温度,用户对此范围内的温度不敏感,其约束为:

(6)

式中:T0,t为原始室内温度;ΔTs,t为改变的温度;ΔTmax为温度改变量最大值。

另一方面,考虑到热负荷有一定的延续性,受热物体总是在时间上滞后供热物体,建立供热系统温度自回归滑动平均(auto regression moving a-ve-ra-ge,ARMA)模型[14]:

(7)

式中:Tg,t为t时刻的供水温度;Th,t为t时刻的回水温度;J为系统热惯性阶数大小;α,β,γ,θ,φ,ω均为供热系统参数。

1.3 需求响应约束条件

需求响应需要综合考虑负荷调整、用电满意度及用户的自身利益,故有如下约束。

(1) 负荷调整的上限约束。

|ΔP(t)|≤αmax(t)P0(t)

(8)

式中:αmax为负荷的最大变化率。

(2) 为保证用户在可接受范围内调整用电习惯,采用用电满意度来约束电负荷调节量。

rse,min≤rse

(9)

式中:rse,min为用户用电满意度的下限。

(3) 用户只有购电成本更小才会参加需求响应,故需求响应后的购电成本应小于或等于需求响应前的购电成本。

(10)

1.4 电、热综合需求响应的风电上网空间

电、热综合需求响应的风电上网空间见图1。

图1 电、热综合需求响应的风电上网空间Fig.1 Wind accommodation improvement space of electro-thermal integrated demand response

图1中,ΔP1为电价需求响应后用电负荷在低谷时期的抬升负荷,如式(11)所示;ΔP2为热负荷需求响应,如式(12)所示,其在用户不敏感温度范围内进行调节,降低夜间热负荷的需求,减少CHP“以热定电”的电功率,增加风电上网。ΔP1与ΔP2构成了电、热综合响应,促进风电消纳。

(11)

(12)

式中:Qh(t)为需求响应前的热负荷;Qdh(t)为需求响应后的热负荷;λgt为燃气轮机发电效率;λloss为散热损失系数;εrec为余热回收率;μlb,h为溴冷机制热效率。

2 运行优化模型

文中研究的综合能源系统,主网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CHP、电锅炉、电储能和热储能、燃气锅炉。文中研究的为并网运行模式,通过风机、CHP、储电、微网与大电网的交互功率共同满足电力负荷平衡。CHP、电锅炉、燃气锅炉和储热配合满足热负荷需求,运行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系统运行模型Fig.2 System operation model

2.1 微能源网的主要设备模型

2.1.1 风电机组模型

风电机组的输出功率为:

(13)

式中:Pw,t为风电出力;v为实际风速;vci,vco分别为切入和切出风速;PWe为风电装机容量;vr为额定风速。

2.1.2 光伏模型

光伏阵列输出功率为[15]:

Ppv,t=PSTCG(t){1-k[T(t)-TSTC]}/GSTC

(14)

式中:Ppv,t为光伏输出功率;PSTC为标准测试环境下最大输出功率;G(t),GSTC分别为t时刻的光照强度和标准光照强度;k为温度系数,文中取-0.5;T(t)为光伏表面温度;TSTC为标准条件下的光伏表面温度。

2.1.3 CHP模型

CHP是集线器中最重要的设备,实现了天然气与电、热力的连接,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对余热进行回收,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16],其模型为:

Qgt,t=Pgt,t(1-λgt-λloss)/λgt
Qlb,h,t=Qgt,tεrecμlb,h

(15)

式中:Pgt,t为燃气轮机发电功率;Qgt,t为微燃机的余热量;Qlb,h,t为溴冷机制热功率。

2.1.4 储能模型

储能装置是能源网重要的设备之一,实现能量在不同时间尺度的转移,储能装置在能源过剩或者价格低廉时进行能源存储,在需求高峰时刻或价格高昂时进行放能。储电和储热的充放过程类似,故采用广义储能模型为[17]:

(16)

式中:x为能量类型,x为e表示电,x为h表示热;Ex,t+1为充或放能后的能量;Ex,t为充或放能前的能量;δx为储能系统能量损失率;Px,c,t,Px,d,t分别为充、放能功率;μx为0-1变量,μx为0表示放能,μx为1表示充能;Ex,min,Ex,max分别为最小和最大储能量;Δt为1 h;调度周期取24 h。

2.2 电锅炉与储热配合供热系统的风电提升空间

储热与电锅炉配合供热系统的风电提升空间如图3所示。

图3 储热与电锅炉配合供热系统的风电提升空间Fig.3 Wind accommodation improvement space of heat storage and electric boiler

图3中,风电消纳提升空间包括两部分:电锅炉用电消纳的风电为ΔP3,如式(17)所示;电锅炉产热和储能放热使CHP“以热定电”减少的电量为ΔP4,如式(18)所示;ΔP3与ΔP4共同构成了风电上网的空间。

(17)

(18)

式中:PEB,t为电锅炉的用电量;QEB,t为电锅炉消纳风电量的产热量;ηEB为电锅炉的效率;Ph,d,t为储热的放热量。

3 电、热综合系统的优化模型

3.1 目标函数

电、热综合系统中,考虑一天的经济性和环保成本最优,即以购电成本、购气成本、碳排放成本、弃风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最小为优化目标。具体表达式为:

minF=F1(X)+F2(X)+
F3(X)+F4(X)+F5(X)

(19)

其中,电、热综合系统与电网的交互成本为:

(20)

式中:Cb,t,Pb,t分别为购电电价和购电电量;Cs,t,Ps,t分别为售电电价和售电电量。

购买天然气的成本可表示为:

(21)

式中:cg为天然气单价;Pgt,t,Hgb,t分别为CHP和燃气锅炉的功率;ηge,ηgh,gb分别为CHP的产电效率和产热效率。

碳排放成本为:

(22)

式中:ε为二氧化碳的单位排放费用;βe,βg分别为购电和用气的等效碳排放系数。

弃风成本为:

(23)

式中:ω为弃风惩罚成本;Pw,f为预测的风电功率;Pw为风电上网功率。

CHP、燃气锅炉、电锅炉、风电和光伏的运行维护成本为:

(24)

式中:Ci为机组i的运行维护成本;Pt,i为机组i出力值;N为机组总数。

3.2 系统运行的约束条件

(1) 功率平衡约束。

电功率的平衡关系为:

Pb,t+Ppv,t+Pw,t+PCHP,t=
Ps,t+Pdee,t+PEB,t+PES,t

(25)

式中:Pw,t为风电功率;PCHP,t为CHP产电功率;Pdee,t为需求响应后的电负荷功率;PEB,t为电锅炉消耗电功率;PES,t为储能充放电功率,充电为正,放电为负。

热力子系统的功率平衡关系为:

QGB,t+QLB,h,t+QEB,t=Qdh,t+QHS,t

(26)

式中:QGB,t,QLB,h,t,QEB,t分别为燃气锅炉、CHP和电锅炉产热功率;Qdh,t为需求响应后热负荷;QHS,t为储热的充放热功率,充热为正,放热为负。

(2) CHP、燃气锅炉和电锅炉机组的出力约束。

(27)

式中:Pi,min,Pi,max分别为机组i的最小、最大出力;γi,down,γi,up分别为机组i的向下、向上爬坡率。

(3) 大电网交互功率约束。

(28)

式中:Pmin,Pmax分别为大电网交互的最小和最大功率。

4 算例分析

4.1 场景描述

模型中CHP、风电、大电网交互、储能和电锅炉配合满足电负荷的需求,CHP产热、燃气锅炉和储热配合满足热负荷的需求。文中建立的调度模型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在Matlab中调用CPLEX求解器进行求解。为验证模型的通用性,分4个情景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情景一:系统为CHP+储热,且不考虑综合需求响应;情景二:系统为CHP+储热+电锅炉,且不考虑综合需求响应;情景三:系统为CHP+储热+电锅炉,仅考虑电力需求响应;情景四:系统为CHP+储热+电锅炉,考虑综合需求响应。

天然气流量与功率的转换系数aLHV为9.7 kW·h/m3;调度周期为24 h;供暖用户数M为400;R为16;C为0.525;最舒适的温度θcom为21;不敏感温度区域的上、下限θup,θlo分别为22,20;rse,min为0.85;αmax为0.1;热网阶次J为2;风机的额定功率为600 kW;光伏最大输出功率为250 kW。暂不考虑电、热功率和风电、光伏功率的预测误差,日出力曲线见图4。微网各机组参数见表1,储能参数见表2,分时电价见表3。

图4 电、热负荷和风电、光伏的日功率曲线Fig.4 Daily power curve of electricity,heat load and wind power,photovoltaic

表1 微网机组参数Table 1 Unit parameters of micro grid

表2 储能参数Table 2 Parameters of energy storage

表3 分时电价Table 3 Time of use price

4.2 优化结果

情景一优化结果如图5所示。系统内的电负荷由CHP、风电、光伏、储电池和大电网交互功率共同满足,热负荷由CHP、燃气锅炉和储热配合共同满足。CHP受“以热定电”刚性需求、储热罐容量限制,使其调节裕度、风电上网空间有限。在01:00—07:00和23:00—24:00,储电和大电网交互达到上限,多余的风电被迫弃用。在06:00—07:00虽有弃电,但储电池达到容量最大值,继而在07:00被迫进行放电,使储电池有一定的容量,在08:00再次进行充电,避免弃风。

图5 情景一调度结果Fig.5 Scheduling results of scenario one

情景二优化结果如图6所示。加入电锅炉后,增加了CHP的调节裕度,在消纳风电的同时进行供热。在00:00—01:00和01:00—06:00,处于电价低谷时期,相比于燃气锅炉,电锅炉的供热成本更低,优先使用电锅炉进行供热,其不足的热量再由燃气锅炉补充。在07:00—08:00,处于电价平时段,但为避免弃风,电锅炉保持出力。在09:00—19:00,电价在平、峰时段,CHP的发电成本更低,热负荷优先由CHP提供,电锅炉停机。

图6 情景二调度结果Fig.6 Scheduling results of scenario two

情景三优化结果见图7。实时电价需求响应后,其对电负荷的削峰填谷能力更强,电负荷在实时电价引导下进行调整。在01:00—07:00电价较低时,增加用电量。在11:00—14:00和18:00—21:00购售电价较高时,减少电负荷使用,增加11:00—14:00的售电收益,减少18:00—21:00的购电成本,提升风电的上网空间,降低系统运行成本。

图7 情景三调度结果Fig.7 Scheduling results of scenario three

情景四优化结果如图8和图9所示。考虑热负荷需求响应后热负荷受供热舒适度和热惯性两方面的影响,其温度在20~22 ℃之间变化。在不影响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使01:00—07:00和23:00—24:00的热负荷减少,故CHP“以热定电”的发电功率减少。15:00—21:00提高热负荷需求,CHP“以热定电”减少电价较高时段的购电成本。将热负荷作为柔性负荷参与微网调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储电、储热充放功率和储能容量有限的缺点。

图8 情景四电调度结果Fig.8 Scheduling results of scenario four

图9 情景四热调度结果Fig.9 Thermal scheduling results of scenario four

情景一至情景四的经济指标对比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相比于情景一,情景二加装电锅炉的弃风消纳量显著提升,因为其消纳一定弃风的同时,转换成热,解耦了CHP“以热定电”的刚性需求,加大了风电的上网空间。情景一至情景四的风电消纳率分别为86.42%,91.29%,94.81%,96.83%,证明该模型可提高风电消纳能力。相比于情景一,情景四的购电成本减少了271.5元,碳排放处理成本减少了4.36元,总的经济成本减少了2 633.2元,系统运行更加环保。

4.3 电、气和碳价的分析

情景四中,分别将购电价格和售电价格提高和降低,对比电价对系统的影响,气价和碳价不变,同理对气价和碳价采用相同的措施,进行算例分析。分析结果如表5—表7所示。

表5 电价变动对优化结果的影响Table 5 Impact of electricity price changeon optimization results 元

由表5可知,电价变化对购电成本和售电收益的影响较大,电价降低使得弃风成本增加。由表6可知,当气价变化时,购电价格不变,但售电价格有所变动,购气成本增加,其余成本基本不变。由表7可知,碳价变化时,只对碳排放成本有影响,而对其他成本影响较小。综上,系统的运行成本主要受电价和气价的影响,且电价的变化会影响多个成本的变化,气价只对购气成本产生影响。

表6 气价变动对优化结果的影响Table 6 Impact of gas price changeon optimization results 元

表7 碳价变动对优化结果的影响Table 7 Impact of carbon dioxide price changeon optimization results 元

5 结语

文中建立了考虑综合需求响应的多能互补微网模型,以经济成本最小为目标,优化了供能侧和负荷侧的平衡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 在负荷侧,随着电、热负荷的耦合加深,文中在建立价格型需求响应的基础上,考虑热网的温度模糊性和热负荷的热惯性,将柔性热负荷参与调度,建立热网的需求响应,减少购电和购气成本。

(2) 在电源侧,加装电锅炉,相比于CHP+储热,电锅炉的消纳风电能力更强。在消纳风电的同时,解耦CHP“以热定电”的需求,促进风电上网。

(3) 文中考虑了微能源网电、热系统间的协调调度,分析了发电机组和产热机组的协调优化,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系统经济运行成本。

猜你喜欢

电锅炉储热电价
计及火电机组深度调节的含蓄热电锅炉的多源优化调度
碱金属熔盐修饰MgO对其储热性能的影响研究
基于STM8单片机的电锅炉控制器的设计
某矿山企业蓄热式电锅炉蓄热方式比选
储热技术研究进展
德国:电价上涨的背后逻辑
探索电价改革
电锅炉负荷波动分析与稳定控制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的收支平衡分析
争议光伏标杆上网电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