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差异化教学的开展策略
2021-02-23杨林
文 / 杨林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初中教育教学理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课程设计也出现变革。在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健康,而不是强迫学生被动参加教学中的一系列活动[1]。其次,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足够重视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激发学生对于各类体育运动的需求,从而能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的开展相应内容,真正做到把体育课堂交还给学生,而不是像传统模式下的由教师主导的被动式教学[2]。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由此可见,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体育课堂主体应是学生,教学活动的开展其引领的主体也是学生,学生能够在体育的课堂中根据兴趣、爱好、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体育运动项目,教师通过实施差异化教学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
1 初中体育的核心素养分析
在初中阶段,体育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相较于其他学科有着一定的区别。对于其他文化学科而言,更加强调的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能够尽快构建学科思维,而体育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本体的培育,期望通过教学帮助学生建立对体育的主观情感,并能够使其养成正确、科学、合理的体育运动行为习惯[3]。目前,体育核心素质可分为三个模块,即运动情感与性格、运动习惯与能力、健康知识与行为。其中,运动情感与性格主要对学生情感方面的培育,要求学生能够真挚的热爱体育运动,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各项体育训练。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应当通过练习磨炼自身的坚韧性格,尊重体育运动的各项规则,并能够较好地与队友合作。例如,在篮球、足球等注重团队参与的项目中,学生在运动场上需要统一服从团队的各项战术安排,并对自身所担任的位置角色负起相应的责任,并懂得如何与场上团队的成员相互合作,而并非仅知道莽撞。其次,运动习惯与能力主要对学生所需掌握的各种体育运动技巧、能力、行为等作出了明确规定,不仅包括了基本的运动要领,还包括运动的规范性与规律性[4]。在这之中,运动能力还主要包括了基本的体育能力和特殊的体育运动能力,前者主要有走、跑、跳、投,而后者又可以分为运动能力、竞技能力;运动习惯主要是指学生在每天所完成一定量体育运动的习惯。一般会采取“每天锻炼一小时”,或者具体描述为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开展锻炼。最后,健康知识和行为主要是指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应当已拥有良好的安全意识、掌握足够的运动安全知识,能够实现安全健身,并对潜在发生的危险状况形成预测与规避。例如,当学生参加高强度训练之前,可以首先进行热身,避免运动损伤,这也是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构建的有力证明。
2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体育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差异化教学就是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和能力,然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基本信息进行归纳和分类,从而制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任务。一般来说,应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为其设定个性化的教学培养路径与学习任务目标。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不同的,如男生和女生,身体强壮的学生和身体相对瘦弱的学生。如果给这些学生同样的学习任务,一些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能很容易完成这个任务,所以他们觉得体育课程的学习可能相对枯燥;而对于那些身体素质相对一般的学生可能很难完成这项任务,所以他们会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这无疑严重影响了教师的体育教学工作[5]。因此,为每个学生设定不同的目标,实施差异化教学是必要的,因为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觉、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任务,所以在体育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来说,一是有助于实现学生全面成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身体素质,对不同的运动有自己的兴趣。例如,男同学中存在大量热爱篮球、足球等运动的现象,而在女同学中有大量的喜欢羽毛球、排球现象。与此同时,每一位学生在某项体育运动方面都有着优秀的天赋。因此,在初中阶段的体育教育中,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既是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也是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尊重。差异化教学能够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兴趣、特长等采取科学、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并为其量身定制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优势项目,在提升身体素养的同时,还将能够加强初中学生学习体育、参与运动的兴趣,促进其全面、综合发展。二是有助于实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现阶段,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同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程度不一样,但是对于人才专业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却是所有行业的共性特征。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根据人才发展的趋势对学生进行专业化的教育。由此可见,传统、单一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内在要求,只有通过差异化教学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个性化特征,促使其个性化发展才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其综合素养,进而能够为社会提供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
3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体育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探究
3.1 在教学中重视学生个体特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
众所周知,不同的初中学生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时常表现出不同的天赋特征,同时学生个体之间的身体素质也存在差异。因此,初中体育教师更应该因材施教,进而能够弥补学生在力量、柔韧、速度等方面的差异。例如,男生通常比女生更强壮和速度更快,而女孩通常比男孩更灵活。如果教师未能根据男生、女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而是以传统教学模式开展,将会导致男生、女生的个体优势不能被利用,也不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甚至在一些课程内容中如果强迫要求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对于那些体质较弱的学生很容易受伤。同时,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知识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有着一定的天赋优势,学得更快,而另一些则不然。同样,对于身体素质较弱的学生,相同的教学方法,难度过大的运动不仅不能使他们锻炼身体,还可能会使其增加心理负担;对于身体素质良好的学生,过于简单的体育运动练习也将会使其感觉太过轻松而粗心,而不用心上好体育课,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类学生能够将会选择逃避体育课,通过请假或逃课来逃避上课。面对此类问题,体育教师应当坚持因材施教,对于学生的个体综合素养充分重视,特别是在身体素质方面,引导学生参与到擅长、热爱的体育项目中,让他们好好锻炼,发挥体育的作用。
3.2 尊重学生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匹配的体育课程内容
兴趣作为学生最好的老师,这不仅仅适用于学生对文化课程知识的学习,同时也适用于体育教学。在初中体育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在体育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能够根据自身的爱好选择合理的体育运动。以球类课程教学为例,对于喜欢篮球的的学生,教师应正确引导,让他们在身体素质范围内进行一些有难度的运动,从而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对于那些并不喜欢篮球,而是对乒乓球、足球等感兴趣的学生,教师也需要充分尊重兴趣爱好,可以带领其开展足球、乒乓球运动,或对于一些常规训练予以更多的支持。同时,也可引导擅长篮球的学生主动加入乒乓球、足球的学生活动中,并鼓励热爱足球、乒乓球的学生也积极的参与篮球活动,在增强沟通能力、交际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体育综合素养培育的体会。再如,在耐力跑中,体育教师就需要充分考虑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一般认知男学生对于耐力跑并不排斥,而女学生相对较为排斥,同时身体较胖的学生也较为排斥跑步,这主要是由于男学生的耐力要显著优于女学生,身体体重较瘦的学生耐力也要比身体较胖的学生耐力高,因此体育教学需要灵活教学,而并非要求所有学生均完成同样的课程训练内容,从而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3.3 采取分层教学,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分层教学作为差异化教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也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良好运用。对于同样的体育教学内容,学生之间的差异特征将会导致接受课程知识内容的速率不一样。此种状况下,体育教师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在每一个阶段目标的设定中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完成。当学生实现了本阶段的教学目标后,即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此种教学方法能够将相对复杂的课程内容分解为难度均衡、阶梯学习的学习路径,从而促使学生在心理上更便于掌握。同时,此种分层教学模式下,体育基础良好或相对较弱的学生均能够根据自身实际状况完成相应的学习内容,体育教师在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同时能够有效设定教学目标,促使学生能够快速学习,提升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具体来说,在差异化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将会根据小组的实际水平、能力等因素制定相应的体育学习、训练计划,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也并不能采取传统的“一刀切”的标准来评价,而是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实质进步而判断其学习状况。需要强调的是,在实施差异化教学初期,教师还应当细化各类要求,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良好的明确学习的方向,同时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建立核心素养提升的意识。
3.4 创新考核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考评模型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对于学生体育学习成果的评价通常是以期末考试的成绩为依据的,但是这并不能良好的反映出学生在整个学期中的整体表现。例如对于那些体育素养良好的学生而言,其身体素质相对优秀,因而可能在体育课堂中并不需要过多的学习与锻炼,最终也能够取得良好的成绩;但是对于那些身体综合素质相对较弱,其可能在体育课堂中认真学习,但最终取得的成绩却并不优异。因此,体育教师应当从实际出发,突破传统的教学固化思维与理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教师可以采用横向、纵向评估表格,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学生的自评,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科学的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如果体育期末考试集中在“200米跑、三级跳、实心球”这三个项目上,教师可以先以横向水平评价的形式获得每个学生的平均成绩。然后,以垂直评价的形式,分析学生在“200米跑”各阶段的成绩,看看整个学期该学生是否有进步,对于其他两个项目也采用相同的形式。只有通过纵向、横向的评价才能够最终客观的获取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在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入学生对于自身学习的实际评价结果,从而能够更加客观的获得最终的学习成绩。初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要增强学生个体的综合体质,掌握一定程度的体育课程知识内容,还需要帮助其提升体育运动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其核心素养。因此,之所以需要在期末考试的成绩中加入学生的评价环节,也是希望能够通过此环节帮助学生更好的注重对思想品德修养的树立,进而更加充分的养成核心素养。
4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能够良好地激发其各方面的身体潜能,同时对于思想道德、核心素养等有着实质性的提升。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差异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的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与价值,并能够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促使其对体育运动产生更多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需要持续不断探索差异化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既能学习体育知识,又能体悟体育精神,从而树立健全的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