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以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

2021-02-23邹蒙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1期
关键词:指数函数图象驱动

邹蒙

摘要: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驱动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本文主要阐述了驱动问题的创设来源与实施要求,希望能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驱动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就是要摆脱说教式和灌输式教学。问题驱动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它是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通过一系列的驱动问题链,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通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 数据分析等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形成终身化的学习能力。

(一)核心素养下驱动问题的来源

1、從课本中挖掘驱动问题

从课本中挖掘驱动问题是最基础的问题来源,因为课本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需要从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课本上的问题,通过层次化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例如《对数函数》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已学习了指数与对数的运算及其相互关系、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教师就可以从教材内容出发,把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作为起点,利用指数与对数的运算及其相互关系设计以下问题:

问题1:你能根据已经学习的指数函数的定义类比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吗?思考为什么要规定且?

问题2:你能根据已经学习的指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类比出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吗?

问题3:用描点法画出对数函数的图象,你能根据对数函数的图象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吗?比较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图象,你能发现有什么规律?你能根据对数函数的图象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吗?

通过以上渐进式的问题驱动,使学生完成对数函数图象与性质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2、从实际情境或实验中创设驱动问题

除了教材中挖掘的驱动问题,教师从实际问题或实验出发,设计驱动问题,让学生观察、推理、分析、验证、解决问题。这类问题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正弦定理》的学习中,设计以下问题链:

问题1: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全国开展了紧急救援行动。因灾区地处高原,救援物资运送出现困难。已知物资集散地A处距离可直达的受灾B乡429km,而受灾很严重的C乡在只了解其方位,的情况下,无法直接测量它与A,B两地的距离。为了使救援物资提早送抵灾区,我们需尽快计算出AC与BC两个距离,为制定快速救援方案提供保证。

以上是哪类数学问题?用已学过的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是否可顺利解决该问题?

问题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如何找出边与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问题3:对于任意的三角形是否同样存在这个性质呢?

问题4:正弦定理揭示的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可解决三角形的哪类问题?

问题5:如何解决本节课开始提出的问题?

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创设循序渐进的问题链,在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既能够复习原有的知识,又能够探索新的知识,这是一个闭环形的学习过程,学生在一个个任务完成之后最终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教学目标。

3、在例题或习题中创设驱动问题

问题链的构成是把已经获得的成果作为起点,通过对一系列的驱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给予完善,从而寻找解决一类问题的解题方法。在例题或习题教学中,从条件或结论的变化,从具体数字到含参数问题,创设一系列的问题串,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及解题方法,更容易掌握通式通法。如在复习基本不等式时,有这样一道例题:当时,求的最小值为多少?为了进一步完善这种函数结构的最值问题,可设置以下问题链:

问题1:如果不是,而是,会有什么样的结论?

问题2:如果或,

如何求的最小值?

问题3:给出函数的定义域是

(),如何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如果是函数呢

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学生厘清了利用基本求不等式求最值所需要的条件,掌握了求对勾函数最值的通法。

4、指导学生自己创设驱动问题

高中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一方面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另一方面应该指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从一道常见的题目出发,让学生通过改变条件或结论等方式,指导学生设计问题。如在不等式复习中,设置以下情境:我们已掌握了解不等式的方法,如果在这个不等式上增加一个参数,你能设置一个新的题目并解决它吗?这个问题学生不难完成,可能会得到如下结果:

(1)解关于的不等式:;

(2)解关于的不等式:;

(3)已知不等式的解集是,求实数的值;

(4)已知不等式对所有实数都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5)已知不等式对时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学生利用所学知道创建不同题目,体现了学生熟练应用知识的能力。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通过这种开放性地学习,学生的数学水平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核心素养下问题驱动式教学的实施要求

利用问题驱动法组织进行课堂教学,首先教师需要提出具体的任务和要求,并且针对如何完成任务给出意见和建议,初步带动学生展开学习,教师可以结合启发性的提问和引导,帮助学生快速切入学习的主题,调动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学习的积极性;其次重视学生的具体操作情况,教师启发性的引导之后要求学生进行操作,让学生大胆尝试完成任务,在学习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集体示范和个别问题辅导的方式,让学生既复习又探索。在教师检查任务完成的过程中,针对学生问题学习完成情况适当鼓励或者降低问题的难度;第三,进行经验总结和讨论,教师组织学生针对自己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经验进行总结,大家相互评价任务完成的情况,全面总结任务知识点。

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是高中数学新课标和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中生的学习必须要从被动转为主动,要在问题的探究中学习。基于问题导向化的高中数学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不失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在问题驱动下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凌春,卢家宽,周志东.问题驱动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J].教育观察,2021,10(35):95-97+111.

[2]赵延俊.问题驱动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尝试[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17):65-66.

猜你喜欢

指数函数图象驱动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图象解法
《一次函数》拓展精练
点击图象问题突破图象瓶颈
直线运动中的几个“另类”图象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考点面面观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
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指数函数与其运算性质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