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路转变

2021-02-23刘丽娜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1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癌症生物

刘丽娜

摘要:在新的教学理念中,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角,更像是一个引领者,教师应转变课堂的主体,让师生之间更加的平等,这是转换教学模式的基础,这种观念的转变我们老师首先得接受。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我们老师只是一味的去讲解理论知识,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考个好成绩而教学,忽视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建立。

关键词:生物教学改革;生物科学素养

很多年前在中学,生物学科的地位一直以来都不象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而广受重视,不象政治、历史而被人熟知。那么中学教育特别是高考的改革,是否提高了生物科学在中学课程中的地位呢?新课程标准能否提高中学生普遍的生物科学素养呢?能否引起高中老师和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观念转变呢?这对于生物,对于生物教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传统生物教学中,我们老师只是一味的去讲解理论知识,为了教学而教学,为了考个好成绩而教学,忽视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建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我们老师只是被动地讲授理论知识,而不去激发学生们对生物这一神秘学科的兴趣,那么生物教学就是一个失败的教学。所以我们生物老师,应该让学生大胆的思考起来,说出来。让学生们变成会思考敢发言的求知欲强的学生,从而建立一个高效和谐创新的生物课堂。

怎样可以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呢?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一部分学校中,忽视了生物学科的地位,认为可有可无。老师没有积极地去转变教学思想,从而更加恶化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心理。因此,需要正视生物的地位,我在这几年工作实践中提出了“让学生爱生物,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为主题的课题研究,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最终目的,把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在课堂中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与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及时沟通。在课下,我会让学生写一些小纸条,把自己的一些反思和想法写上去,然后交给我,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方便,更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实例式教学情景

传统的教学,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实验、观察、参观和实习都是很好的实例式教学情景方法。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实验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多观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生命现象,把观察到的生命现象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从事于生命科学的热情。

三、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加快,需要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点。生物是一门能够拓展思维的课程,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完全按照课本去按部就班地给学生灌输理论,这样只会禁锢学生的思想。作为理科学生,我们需要的是拓展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将自己的能力去毫无限制地释放出来。在如今的考试中,试题越来越开放,许多都不是课本上的死知识,而是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就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尝试发现新的结论。我经常在课下给他们布置一些小实验,比如,让学生们分组去记录几种种子的胚芽形成过程,然后对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们在课下都为自己的实验做了相应的记录,并且自己提出疑问,自己寻找答案,都做了详细的记录,这对于他们的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是一个良好的锻炼过程,创新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升。

四、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习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作为生物教师,这确实要引起重视。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普遍都能融入情境。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義,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不断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操。

总之,提高生物教学,将传统课堂转变成为一个学生为主的高效自主的课堂,是我们生物老师的目标。我们需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要让学生产生对生物的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学习好生物,为我们国家生物学科的发展打好基础。只有坚持不断调整教学思路这个目标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聂和新.浅析人教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意义[J].理科考试研究,2014(1),86.

[2]石理察.在生物学教学中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生物学教学,2002,(4).6-8.

[3]陈启潭.生物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吉林教育,2008,(29).64.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癌症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12话 完美生物
生物趣多多
放疗
中国癌症分布图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
预防癌症的一般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