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玉:心灯一盏 执着创新路
2021-02-22耿倩
耿倩
杨晓玉检查焊件
2020年12月23日上午10时,天津市劳动模范和模范集体表彰大会在天津礼堂隆重召开。天津市委、市人大、市政府,以及市政协主要领导出席并参加了会议。在一批批受表彰的名单里,太重滨海公司杨晓玉的名字也位列其中,他荣获的是“天津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人生的风景,说到最后,是心灵的风景。杨晓玉自2008年进入太重集团以来,一直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工作,勤于学习、善于总结,在生产组织、制造等各个环节不断摸索,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极大提高了管理和工作技能。
有人说,杨晓玉天生就是“玩手艺”的。几年前,车间有台马鞍切割机因机内参数所限,不能有效切割锥体斜孔,给企业生产带来不便。如果再添置一台锥体斜孔切割设备,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因为供货时间不及时耽误生产。針对这一问题,杨晓玉开始了“茶不思饭不想”的琢磨。作为一名普通工人,他没有高深的专业理论基础,制图、计算、数控对他来说都是“硬骨头”,但是他却有着比较丰富的实操经验。经过认真思考、潜心研究,在一次又一次失败中,提炼、归纳、总结,最终创新了开孔工艺、增设开孔参数,圆满解决了锥体精准开孔难题。此项成果荣获天津市创新成果优秀奖及太重集团创新成果一等奖。
随着太重集团天津滨海分公司建设的快速推进,杨晓玉凭借自己的手艺,带领装配小组,承担了分公司所有自制产品的装配工作。他和他的团队先后完成了中煤图克一二期气化炉、龙煤天泰BGL炉体、宁夏宝丰变换炉、上海哲马克干燥机、浙石化Ф8200吸收塔、湖北三宁DMO反应器、俄罗斯硝酸吸收塔等项目300余台套产品的生产任务,均获得客户好评。
“BGL气化炉一直是公司的主打产品,由于焊接变形的特性,该项目对生产过程中的装配尺寸、焊接收缩量、焊接变形度的控制提出极大的挑战。当时许多技术人员都认为要求太严,靠焊接是不可能做到的。”杨晓玉对记者说,“但是,我们做到了。”
杨晓玉带领团队认真研究图纸,加强与检查站、工艺科的同事沟通,一起制定方案。从筒体的加工到坡口的大小、对接的间隙、焊接过程电流电压以及预热、后热的控制入手,用多种方法全程确保装配精度,最终达到了检验时整体同心度±8mm、上下法兰平行度±1mm的效果,给客户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俗话说,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但是杨晓玉入职12年,却从未“打过盹”。工期紧张时,他冲锋在前、以身作则,带领装配组全体成员优化生产顺序、创新生产工具和方式,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工期不忙时,他潜心专研,精心思考,改进着一切他认为能改进的工艺、调整着一切可日臻完美的参数。2019年,在湖北三宁DMO反应器的生产过程中,原工艺方案为换热管束卧式整体穿入外壳,需花费约15万元制作工装,以保证外壳统一度。然而,该工装制作周期约为20天,与交货期严重冲突。面对压力和困难,杨晓玉和同事们迎难而上,创新提出筒体竖起管束立式穿入的方法,不仅节约了工装制作资金,而且加快了产品交付速度,最终圆满完成生产任务,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一个人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能看见世界的明亮,通过镜子能看见自身的问题。然而于我,重要的不是窗子或镜子,而是内心。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对得起自己的选择,坚守初心,定会春暖花开。”杨晓玉说得斩钉截铁,说得义无反顾。而那两枚“五一劳动奖章”就如两个闪烁的光环,熠熠生辉,光彩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