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重才品节 学贵安钻迷

2021-02-22孙媛媛

科学导报 2021年10期
关键词:观测站孔径天文学

孙媛媛

1958年,王绶琯从上海调到北京,开始筹建北京天文台的射电天文学部分。这样,王绶琯彻底转到了射电天文学研究领域。

那时,初建的北京天文台正在“白手起家”,一无所有。王绶琯和同事们在昌平的沙河镇驻扎下来,搭个草棚,在里面讲课、生活、讨论问题,射电天文望远镜就放在露天观测。重重困难、简陋的条件、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这些都没有难倒王绶琯和同事们,反而更激发了他们的斗志。在综合分析之后,王绶琯着重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办训练班,二是着手射电天文学研究所需“硬件”的基本建设。在培养射电天文学人才的同時,他主持了北京天文台射电天文学的建站选址工作,并最终确定在密云建立射电天文观测站,这就是密云不老屯观测站的射电望远镜综合孔径天线阵。

从零开始,以天文学科为突破口,就这样,凭着“穷则变,变则通”的信念,王绶琯开始了我国射电天文学的基础建设工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1968年,王绶琯和同事们成功地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射电天文望远镜:16面射电干涉仪。后来,又相继制成了分米波复合射电干涉仪、米波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系统等重要射电天文观测设备,并在相应的观测研究中取得多项创见性成果,为我国射电天文学达到世界同步发展水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猜你喜欢

观测站孔径天文学
四川省甘孜州:航拍四川稻城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荷兰 哈林维利特水闸 “TIJ”蛋形鸟类观测站
激光预打孔接装纸透气度与孔面积数学模型的建立
民用飞机孔径偏离修理方法简介
制备工艺对活性炭中孔分布的影响
太原观象台站址迁移对气温变化的影响分析
孔径天线和阵列基础从理论到设计,制造和测试
我天文学会退出国际天文学协会
松滋核电气象站与国家观测站观测资料对比分析评估报告
天文学,地球科学